可对热收缩管进行差别性加热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77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6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包括具有互相面对称的结构的一对热源盒。在各热源盒的内部设置有送风管和加热管,其中多个空气喷出孔在送风管形成为一列,一对加热管以互相平行的形式配置,各加热管以包括放射红外线的热线的状态,横架配置在热源盒中开放的区域,送风管在一对加热管之间以位于更内侧的形式配置,并设置为使得流入管内的加压空气通过空气喷出孔朝向为了加热而放置的热收缩管的两侧中任意一侧喷出。任意一侧喷出。任意一侧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对热收缩管进行差别性加热的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通过对热收缩管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其连接部分密封,热收缩管用于使得电线和电线的导体直接或通过端子互相连接的部分的电接点在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情况下也可以稳定地维持。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业务、休闲活动或医疗行为等使用很多种机器或装置,这些几乎大部分以部件间的电信号交换为基础来执行所想的动作或功能。尤其,大型的装置,例如车辆、通信器材、医疗器械等在很多部件间互相连接很多种电缆,从而实现各部件间的电通信。
[0003]并且,为了将多种电缆与设置于安置(mount)有部件的基板等的连接器容易地连接,将组成电缆的电线的芯线部(去除覆盖体的金属丝)和金属端子(terminal)进行电连接后,将其压缩后安装于壳体(housing),或如图1所示,根据需要将电线和电线的各芯线部1a、1b以互相插入结合用端子2的状态进行压缩,从而使得两电线间电连接。
[0004]并且,如图1所示,使得电线和电线进行连接时,通过用于稳定地维持连接端子和其电接点状态的装置而使用热收缩管10。在该热收缩管10外插于各电线的连接部分的状态下,如果加热,则如图2所示,管10

收缩的同时,涂布于其内周面的热塑性树脂融化并包裹连接的端子,甚至流出至管外。
[0005]在此状态下,如果管冷却,则电线间的连接部分借助收缩的管10

和凝固的树脂10a完全地密封,从而不仅该电接点不会受到振动或冲击等影响,还阻断了外部的流体的流入,因此维持稳定的接点状态。
[0006]如此,对电线间的连接使用热收缩管来进行密封时,通常,以凝固的树脂10a向管外凸出一定间隔10b,例如约1mm的状态作为连接品质的合格标准。这是因为,如果是树脂未凸出的状态,则可能是管内周的树脂层未充分融化的状态,如果是更凸出的状态,则可能因为树脂液的过多流出而在内部生成空隙。
[0007]在如图2所示的通过对热收缩管进行加热使得电线间的连接部分密封的作业中,使用如图3和图4所示构成并运转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0。
[0008]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0大致包括框架110、放置架120以及加热部130。图3中,对加热部130进行部分地切开,以便可了解其内部构成。
[0009]在框架110设置有使得放置架120固定于上部的4对支架111,一对移动轴112以与底面113平行的形式设置,所述移动轴112可供加热部130以滑动方式进行前后往返移动。
[0010]放置架120包括:多个固定件122a、122b,其隔开能够使热收缩管141分别外插于连接部分的一系列电线140以嵌入的状态固定的宽度,并排地排列;一对置物架121,其按照和固定件122a、122b相同的数量,结合固定为2列,沿加热部130的移动方向互相平行地配置并安装。
[0011]加热部130包括一对热源盒131、132,其内外部构成为互相面对称。热源盒131、132
以上下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互相结合,在下部的热源盒132的下端,结合固定有可沿着移动轴112进行往返移动的一对滑动棒133。
[0012]滑动棒133根据马达等的驱动,沿着移动轴112向前后方移动,因此与其结合固定的热源盒131、132也在图3和图4所示的位置间进行往返移动。
[0013]就一对移动轴112而言,在安装有加热部130时,在放置于放置架120并临时固定的各电线140和一对热源盒131、132的上下间隔互相相同的位置的高度,移动轴112固定结合于框架110。因此,借助上部的热源盒131和下部的热源盒132对热收缩管141在上部和下部以相同的形式进行加热。
[0014]在一对热源盒131、132,在中间留有空间的双重壁的盒子形壳体内置有3个加热管13
i
(i=1、2、3),就各加热管13
i
而言,在形成为“U”字形的金属管,沿该管路以螺旋形缠绕的热板13a以插入的状态构成。并且,在双重壁之间14填充有隔热材料。热板13a将供给的电流,即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调节施加的电流的强度,从而指定热板13a发热的温度。热板13a的发热是通过金属板来使得内部袋(pocket)的空气加热。
[0015]此外,就各热源盒131、132而言,四边形的热风口15在互相相对的面穿孔而成,以便使得加热的空气排出。就热风口15而言,一系列热收缩管在置物架121以外插于各个电线的状态并排地安置,在与热收缩管相对的区域,热风口15以比热收缩管占据的面积的大小稍小的面积穿孔。
[0016]并且,在内置的各加热管13
i
的后方,即盒子的更内侧设置有一对送风管16,在该送风管16,多个空气喷出孔16a沿长度方向并排地形成于外周面,空气喷出孔16a沿与形成热风口15的假想面垂直的方向贯通。
[0017]图5是对于前述的热源盒的构成的各要素更明确地展现互相间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
[0018]送风管16通过贯通形成的槽插入加热部130的壳体的后面,在其终端连接有供给加压空气的管(hose),通过该管供给的加压的空气通过一系列的空气喷出孔16a朝向热风口15垂直向下(及垂直向上)喷出30。这样的加压空气的流动,席卷借助各加热管13
i
加热至高温度的内部袋的空气,并向热风口15侧喷出。
[0019]据此,如果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0为图4例示的运转状态时,则在位于热源盒131、132之间的置物架121并排地放置的各电线140的热收缩管141借助从上部和下部喷出的热风同时加热,如以图2为参照进行的说明所示,树脂层融化的同时又收缩,从而使得电线间的连接部分密封。
[0020]因此,就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0而言,按照通过置物架121的固定件122a、122b可一次性固定的电线的数量一次性插入热收缩管,从而可使得电线的连接部分密封。
[0021]但是,就前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0而言,将借助根据已设定的温度加热的各加热管13
i
(i=1、2、3)而变热的内部空气,通过加压的空气的流动向热风口15侧席卷并喷出,因此热风口15的前方和其周边的空间31借助热风几乎上升至相同温度。
[0022]另外,需要使得电线和电线互相连接的情况,所连接的电线的耐热特性可能互相不同。图6表示在不同的耐热特性的电线间的连接适用热收缩管40的例子,表示具备有耐热性的外皮的电线41和仅包裹没有耐热性或耐热性弱的内皮的电线42互相连接的情况。
[0023]就图6所示的电线间的连接而言,如果欲使其连接部分密封而使用前述的热收缩
管加热装置100,则从热风口15喷出的热风不仅向热收缩管40,还向周边扩展的同时,也向两侧的电线侧部分地流动,因此也对包裹导体的覆盖体产生影响。此时,耐热性的外皮可以承受因这样的热风而上升的温度,但是没有耐热性或耐热性弱的内皮可能会部分材料融化。如果这样,那么未被热收缩管覆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装置,用于对热收缩管进行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架(220),两侧插入有互相连接的电线的热收缩管可并列地配置并放置于放置架(220);框架(210),其支撑放置架(220)并使其固定;加热部(230),其包括一对热源盒(231、232),其具有互相面对称的结构,朝向放置架(220)的面的规定区域(25)分别开放,加热部(230)可沿着设置于框架(210)的轴进行往返移动,在移动至放置架(220)的时候,以使得放置于放置架(220)的热收缩管可位于热源盒之间的空间的形式安装于轴,在一对热源盒的各自内部设置有送风管(22)和加热管(21),其中多个空气喷出孔(22a)在送风管(22)形成为一列,一对加热管(21)以互相平行的形式配置,一对加热管分别以包括放射红外线的热线的状态,横架配置在开放的区域,送风管在一对加热管之间,以位于从开放的区域看时比一对加热管更内侧的形式配置,送风管设置为,使得流入送风管的加压空气通过空气喷出孔,朝向以将开放的区域两分的假想的中央线为基准向任意一侧倾斜的地点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加热管分别包括壳体,热线沿长度方向插入安装于壳体,壳体的至少朝向开放的区域的面由透明的材料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送风管设置为,使得通过空气喷出孔喷出加压空气的方向朝向,当一对加热管中任意一个在开放的区域露出的面沿铅直方向延长时,与放置于放置架的热收缩管相交形成的宽度内的任意地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地点为从放置于放置架的热收缩管的一侧端到相当于该热收缩管的长度的20%~40%的距离的地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收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吉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世元电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