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三角壁速度场引流重力热管,所述重力热管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绝热部,液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其中第一直线壁与内壁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二直线壁与内壁形成的锐角,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朝向流体流动方向延伸,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的交点位于第一直线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上部,同时位于第二直线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上部。均温板的形状是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以及内壁沿着绝热部轴线旋转形成的形状。通过在绝热部内设置直线均温板,使得流体一部分沿着均温板流动引导至相反的方向,与相反方向进入的流体充分混合,从而实现流体的温度均匀,以实现进一步温度均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三角壁速度场引流重力热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热管,尤其是涉及一种设置均温部件的重力热管。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佛(George Grover)专利技术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0003]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获得满意的换热效果,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目前热管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换热设备,其中包括核电领域,例如核电的余热利用等。一方面,绝热部的流体在向上过程中,一般在绝热部是蒸汽为主的汽液两相流,从而使得绝热部内的流体是汽液混合物,汽液两相流的存在使得影响了绝热部吸热的效率。
[0004]在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吸热端吸热,还是绝热部保温等措施的原因,导致绝热部不同位置流体温度不均匀,例如绝热效果好的位置温度高,绝热效果差的位置温度低,为绝热部内部不同位置的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为温度不同会导致绝热部内的温度不均匀,从而进入放热端后也会导致不同位置的冷凝段散热不同,尤其是涉及多个放热端以及对应的热利用部件时候,因为放热端不同导致的热利用部件吸热不均匀,导致热利用部件出现过热或者过冷情况,对运行造成影响。还有多个吸热端情况下,吸热端热源不同导致热管冷凝部不同位置流体温度不同,导致热利用部件出现过热或者过冷情况,对运行造成影响。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前面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重力热管,从而解决热管内部流体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重力热管,从而解决前面出现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三角壁速度场引流重力热管,所述重力热管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绝热部,液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通过绝热部进入冷凝部放热,然后通过重力回到蒸发部;所述绝热部内设置从绝热部内壁向绝热部中心延伸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其中第一直线壁与内壁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二直线壁与内壁形成的锐角,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朝向流体流动方向延伸,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的交点位于第一直线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上部,同时位于第二直线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上部,均温板的形状是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以及内壁沿着绝热部轴线旋转形成的形状。
[0008]作为优选,绝热部内壁设置孔道。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冷凝部具有多个放热端。
[0010]作为优选,至少两个放热端的冷源是互相独立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重力热管,通过在绝热部内设置直线均温板,使得流体一部分沿着均温板流动引导至相反的方向,与相反方向进入的流体充分混合,从而实现流体的温度均匀,以实现进一步温度均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0012]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均温板各个参数的变化导致的换热规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满足流动阻力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对换热器的均温板结构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优的出口流体均温效果。
[0013]3)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得相邻排的均温板结构错列布置,从而进一步充分混合流体,达到温度均匀。
[0014]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均温板沿着流体流动方向的尺寸和数量角度等参数的分布变化,进一步促进充分混合。
[0015]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均温板的距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设计了最小距离的公式,充分满足均温混合需要,避免混合不均匀以及流动阻力增加问题,以达到最优的出口流体均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重力热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重力热管结构放热端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绝热部设置均温板的轴向切面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绝热部设置均温板的尺寸示意图。
[0020]图5是每层设置1块均温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6是每层设置3块均温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7是每层设置1块均温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8是图7的绝热部一侧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重力热管结构吸热端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设置通连管吸热端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专利技术设置通连管放热端端示意图。
[0027]图中:1、蒸发部,2、冷凝部, 3、绝热部,4、均温板 ,41第一直线壁,42第二直线壁,43交点,吸热端11,放热端21,通连管6,通连管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本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
“×”
、“*”表示乘法。
[0030]图1展示了一种热管。如图1所示,所述重力热管包括蒸发部1、冷凝部2和绝热部3,液体在蒸发部1吸热蒸发,通过绝热部3进入冷凝部2放热,然后通过重力和/或者毛吸力回到蒸发部1。
[0031]当然热管可以不限于重力热管,可以是完全通过毛吸力的毛吸力热管。
[0032]作为优选,绝热部3外部设置保温层。
[0033]作为优选,热管内壁,优选绝热部内壁设置毛细结构。通过设置毛细结构,促进液体尽快进入蒸发部。
[0034]作为优选,液体为氨水、甲醇、丙酮或庚烷。
[0035]作为优选,冷凝部插入箱体内,箱体内设置药剂液体,例如熏洗使用的药液。用于加热熏洗使用的药液。
[0036]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冷凝部具有多个放热端21。
[0037]作为优选至少两个放热端的冷源是互相独立的。进一步优选,每个放热端的冷源不同。
[0038]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蒸发部具有多个吸热端11,至少两个吸热端的热源不同。
[0039]作为优选,每个吸热端的热源不同。
[0040]作为优选,绝热部3是圆形结构。
[0041]作为一个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绝热部3内设置从绝热部内壁51向绝热部中心延伸的均温板4,所述均温板4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直线壁41和第二直线壁42,其中第一直线壁41与内壁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二直线壁42与内壁形成的锐角,第一直线壁41和第二直线壁42朝向流体流动方向延伸,第一直线壁41和第二直线壁42的交点43位于第一直线壁41与内壁51连接处的下游,同时位于第二直线壁42与内壁连接处的下游。均温板4的形状是第一直线壁41和第二直线壁42以及内壁沿着绝热部轴线旋转形成的形状。
[004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通过在绝热部内设置均温板,使得流体一部分沿着均温板流动引导至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三角壁速度场引流重力热管,所述重力热管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绝热部,液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通过绝热部进入冷凝部放热,然后通过重力回到蒸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部内设置从绝热部内壁向绝热部中心延伸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其中第一直线壁与内壁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二直线壁与内壁形成的锐角,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朝向流体流动方向延伸,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的交点位于第一直线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上部,同时位于第二直线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上部,均温板的形状是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以及内壁沿着绝热部轴线旋转形成的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二明,马弢,张权,石宇,丁仕杰,李凯璇,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