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13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副车架(1),其中第一侧梁(110)的脆弱部(124、144)通过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前方向侧向后方向侧施加的碰撞载荷,以第一侧梁(110)的脆弱部(126、146)的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第二侧梁(150)的脆弱部(164、184)通过碰撞载荷,以第二侧梁(150)的脆弱部(166、186)的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副车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副车架,特别是涉及安装于汽车等车辆并支承内燃机、电动马达这样的驱动源、悬架臂等的车辆用副车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副车架中,安装有悬架臂、稳定器等悬架相关部件、转向齿轮箱等转向相关部件以及驱动源/齿轮机构系统的安装相关部件这样的各种外力施加部件。
[0003]因此,对于该副车架,要求在提高其生产率等的同时,以进一步增大其强度、刚性的方式安装于车辆的车身。
[0004]另外,对于该副车架,在安装有该副车架的车辆的典型的正面碰撞时,为了吸收该碰撞时车辆受到的动能的一部分,要求该副车架以期望的变形模式变形、即发挥所需的碰撞性能。
[0005]在该状况下,日本特开2007

216901号公报涉及车身前部构造,公开了如下结构:其具备设置于副车架20的前端部的作为碰撞吸能盒的轴压缩变形部22、设置于轴压缩变形部22的后方向侧的下臂安装部20A、以及设置于下臂安装部20A的后方向侧且动力单元40的驱动轴50的前方向侧的前安装部24,在车辆正面碰撞时的初期,形成由设置于副车架20的前端部的作为碰撞吸能盒的轴压缩变形部22、下臂安装部20A、前安装部24、驱动轴50以及动力单元40连成的载荷传递路径,作用于动力单元40的向车辆前方的惯性力被传递至副车架20的前端,由此使车辆迅速地减速。
[0006]日本特开2004

9893号公报涉及车身前部构造,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副车架20具备作为碰撞能量吸收机构的通过碰撞载荷的输入而在副车架20诱发变形的凹口21a及21b、以及在碰撞载荷输入到悬架臂30时变形而使前方安装部32脱离的作为引导机构的矩形状的开口部34c,若向副车架20输入碰撞,则通过前方向侧的凹口21a诱发变形部分20a,并且通过后方向侧的凹口21b也诱发变形部分20b,使前方安装部32脱离,由此使前轮Wf一边外转一边后退。
[0007]日本特开2014

4990号公报涉及车身框架结构,公开了如下结构:副车架22具备:前紧固部22m及22m,其紧固于前隔板12;后紧固部22u及22u,其从下方紧固固定于车室I的横梁20;中央弯折点27及27,其在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输入到车辆时,在前紧固部22m及22m与后紧固部22u及22u之间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朝向下方弯折;以及上部安装臂25及25,其设置于中央弯折点27及27的后部侧附近位置,紧固于前侧车架11及11的后部侧下表面,若碰撞载荷输入到副车架22的前部,则副车架22在中央弯折点27向下方弯曲,上部安装臂25被向下方拉拽而向下方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日本特开2007

216901号公报公开了设置于副车架20的前端部的作为碰撞吸能盒的轴压缩变形部(压溃部),日本特开2004

9893号公报公开了通过碰撞载荷的输入而在副车架20上引起变形的凹口21a及21b(弯折变形部),日本特开2014

4990号公报公开了若被输入碰撞载荷则副车架22向下方弯曲的中央弯折点27(弯折变形部),但这些专利文献对于在副车架中如何组合这样的压溃部、弯折变形部才能够维持高强度及刚性并且发挥所需的碰撞性能的具体结构没有任何公开、启示。
[0010]本专利技术是经过以上的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高强度及刚性的同时发挥所需的碰撞性能的车辆用副车架。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安装于车身,具备:第一侧梁,其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配置,设定有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向侧的第一前车身安装部和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向侧的第一后车身安装部,并且具有脆弱部;第二侧梁,其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梁对置配置,设定有所述前方向侧的第二前车身安装部和所述后方向侧的第二后车身安装部,并且具有脆弱部;以及横梁,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配置,并且连结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脆弱部通过在所述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所述前方向侧向所述后方向侧施加的碰撞载荷,而以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脆弱部的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脆弱部通过所述碰撞载荷而以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脆弱部的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在该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侧梁在随着去往所述后方向侧而向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下降并倾斜的倾斜部的所述后方向侧的端部具有所述脆弱部,所述第二侧梁在随着去往所述后方向侧而向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下降并倾斜的倾斜部的所述后方向侧的端部具有所述脆弱部。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在该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还具备:第一车身安装部件,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梁及所述横梁向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向侧突出设置,并设定有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前车身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后车身安装部之间的第一中车身安装部;以及第二车身安装部件,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梁及所述横梁向所述上方向侧突出设置,并设定有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前车身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后车身安装部之间的第二中车身安装部,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脆弱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设定在所述第一前车身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中车身安装部之间,具有:第一前弯折部,其在受到所述碰撞载荷时,向所述上方向侧弯折;以及第一后弯折部,其在受到所述碰撞载荷时,在比所述第一前弯折部靠所述后方向侧的位置,以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向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弯折,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脆弱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设定在所述第二前车身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中车身安装部之间,具有:第二前弯折部,其在受到所述碰撞载荷时,向所述上方向侧弯折;以及第二后弯折部,其在受到所述碰撞载荷时,在比所述第二前弯折部靠所述后方向侧的位置,以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向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弯折。
[001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于,在该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侧梁具有随着去往所述后方向侧而向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下降并倾斜地在所述
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脆弱部具有通过所述碰撞载荷而在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延伸方向上被压溃的压溃部,所述压溃部包括在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梁的上壁部向所述第一侧梁的下壁部侧凹陷设置而成的凹部、以及所述下壁部向所述上壁部侧凹陷设置而成的凹部,所述第二侧梁具有随着去往所述后方向侧而向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下降并倾斜地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脆弱部具有通过所述碰撞载荷而在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延伸方向上被压溃的压溃部,所述压溃部包括在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安装于车身,具备:第一侧梁,其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配置,设定有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向侧的第一前车身安装部和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向侧的第一后车身安装部,并且具有脆弱部;第二侧梁,其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梁对置配置,设定有所述前方向侧的第二前车身安装部和所述后方向侧的第二后车身安装部,并且具有脆弱部;以及横梁,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配置,并且连结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脆弱部通过在所述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所述前方向侧向所述后方向侧施加的碰撞载荷,而以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脆弱部的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脆弱部通过所述碰撞载荷而以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脆弱部的被压溃的部分为起点发生弯折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所述第一侧梁在随着去往所述后方向侧而向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下降并倾斜的倾斜部的所述后方向侧的端部具有所述脆弱部,所述第二侧梁在随着去往所述后方向侧而向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侧下降并倾斜的倾斜部的所述后方向侧的端部具有所述脆弱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所述车辆用副车架具备:第一车身安装部件,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梁及所述横梁向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向侧突出设置,并设定有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前车身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后车身安装部之间的第一中车身安装部;以及第二车身安装部件,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梁及所述横梁向所述上方向侧突出设置,并设定有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前车身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后车身安装部之间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井徹内田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F泰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