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47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壁机器人。该设备包括机架、驱动轮组、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板、磁吸块、防护罩盖,所述安装板设于机架一侧,所述磁吸块固定设于安装板上,所述防护罩盖包括开口,开口内具有一容纳磁吸块放置的空腔,所述防护罩盖扣设于安装板上并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磁吸块由开口置入空腔内,且磁吸块包覆于防护罩盖内。吸附装置通过一易拆卸的防护罩盖将磁吸块包覆,因此在清理吸附装置上的铁锈时只需将防护罩进行拆装即可铁锈除去,过程简单耗时短,提高了维护效率。提高了维护效率。提高了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壁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爬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核能、船舶、风电、化工等行业,广泛存在导磁金属外壁,这些壁面经过长期风水日晒、盐碱侵蚀,表面会出现污垢、脱漆、锈蚀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养护。传统采用人工养护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并附带较高的危险性,因此爬壁机器人的应用逐步兴起。
[0003]现有的爬壁机器人通常采用磁铁吸附的方式定位于壁面外,对于除锈爬壁机器人,其工作壁面上附着较多铁锈,随着爬壁机器人工作的进行,铁锈将会吸附于爬壁机器人的磁铁上,较多的铁锈会造成爬壁机器人移动阻力增加,甚至影响磁铁的有效吸附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理。爬壁机器人的磁铁的磁力较大,铁锈被磁铁牢牢吸附,造成清理困难,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对吸附装置清理维护吸的爬壁机器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爬壁机器人,包括机架、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安装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板、磁吸块、防护罩盖,所述安装板设于机架一侧,所述磁吸块固定设于安装板上,所述防护罩盖包括开口,开口内具有一容纳磁吸块放置的空腔,所述防护罩盖扣设于安装板上并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磁吸块由开口置入空腔内,且磁吸块包覆于防护罩盖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盖的空腔的内壁具有与磁吸块相适配的形状,磁吸块置于空腔内状态下,磁吸块外壁与空腔内壁相贴合,所述防护罩盖为薄壁非导磁材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盖开口外侧设有延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锁孔,螺栓穿过定位孔与锁孔后将防护罩盖可拆卸设于安装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机架间通过可调螺栓连接,可调螺栓用于调整安装板与机架间的间距。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组驱动轮组,每组驱动轮组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轮体,两轮体间设有一吸附装置。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万向轮组,所述万向轮组设于机架上,所述驱动轮设有两组,两组驱动轮的各轮体平行且同轴布置,所述万向轮组与两组驱动轮组呈三角形结构排布。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环,所述防撞环包括环形支架、橡胶环套、第一电流感应线、第二电流感应线,所述环形支架与机架连接并绕设于机架外围,所述橡胶环套套设于环形支架外,橡胶环套内具有一环状空间,所述第一电流感应线设于环形空间靠外一侧,所述第二电流感应线设于环形空间靠内一侧。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除锈装置,所述除锈装置包括盘体、旋转喷头、进水管、出水管,
所述盘体外侧设有向外延伸出的隔水环,所述旋转喷头设于盘体内并处于隔水环内侧,所述进水管连接盘体并与旋转喷头连通,所述出水管连接盘体并连通入隔水环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隔水环由若干密布排列的刷毛组成。
[0014]进一步的,旋转喷头包括旋转接头,若干喷射块,所述喷射块上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倾斜朝外设置,喷射块连接旋转接头,且各喷射块相对旋转接头的旋转轴环形阵列布置。
[0015]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通过一易拆卸的防护罩盖将磁吸块包覆,因此在清理吸附装置上的铁锈时只需将防护罩进行拆装即可铁锈除去,过程简单耗时短,提高维护效率;驱动轮组包括两个轮体,且吸附装置设于两轮体之间,使驱动轮组受力平衡,行走过程中可保持良好的吸附状态;除锈装置通过隔水环形成相对密闭的除锈空间,废水不外泄,并且可实现水循环使用,除锈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爬壁机器人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爬壁机器人仰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防护罩盖拆卸状态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防护罩盖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防撞环未碰撞状态剖面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防撞环碰撞状态剖面示意图。
[0022]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机架、2.驱动轮组、21.轮体、3.万向轮组、31.万向轮、4.吸附装置、41.安装板、411.锁孔、42.磁吸块、43.防护罩盖、431.开口、432.空腔、433.连接板、434.定位孔、44.可调螺栓、5.防撞环、51.环形支架、52.橡胶环套、521.环状空间、53.第一电流感应线、54.第二电流感应线、6.除锈装置、61.盘体、62.旋转喷头、621.旋转接头,622.若干喷射块、623.喷水孔、63.进水管、64.出水管、65.隔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爬壁机器人,包括机架1、驱动轮组2、万向轮组3、吸附装置4、防撞环5、除锈装置6。
[0025]驱动轮组2安装于机架1上,每组驱动轮组2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轮体21,两轮体21间设有一吸附装置4,万向轮组3设于机架1上,万向轮组3包括两个万向轮31,两个万向轮31之间设有一吸附装置4。驱动轮组2设有两组,两组驱动轮组2的各轮体21平行且同轴布置,万向轮组3设有一组,万向轮组3与两组驱动轮组2呈三角形结构排布。
[0026]吸附装置4包括安装板41、磁吸块42、防护罩盖43,所述安装板41设于机架1一侧,安装板41与机架1间通过可调螺栓44连接,可调螺栓44用于调整安装板41与机架1间的间距以适配驱动轮组2或万向轮组3,所述磁吸块42固定设于安装板41上,所述防护罩盖43包括开口431,开口431内具有一容纳磁吸块42放置的空腔432,所述防护罩盖43扣设于安装板41上并与安装板41可拆卸连接,具体为防护罩盖43开口431外侧设有延伸出的连接板433,连
接板433上设有定位孔434,所述安装板41上设有锁孔411,螺栓穿过定位孔434与锁孔411后将防护罩盖43可拆卸设于安装板41上,磁吸块42由开口431置入空腔432内,且磁吸块42包覆于防护罩盖43内,所述防护罩盖43的空腔432的内壁具有与磁吸块42相适配的形状,磁吸块42置于空腔432内状态下,磁吸块42外壁与空腔432内壁相贴合,所述防护罩盖43为薄壁非导磁材料。
[0027]防撞环5包括环形支架51、橡胶环套52、第一电流感应线53、第二电流感应线54,所述环形支架51与机架1连接并绕设于机架1外围,所述橡胶环套52套设于环形支架51外,橡胶环套52内具有一环状空间521,所述第一电流感应线53设于环形空间521靠外一侧,所述第二电流感应线54设于环形空间521靠内一侧。
[0028]除锈装置6包括盘体61、旋转喷头62、进水管63、出水管64,所述盘体61外侧设有向外延伸出的隔水环65,隔水环65由若干密布排列的刷毛组成,所述旋转喷头62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壁机器人,包括机架、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安装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板、磁吸块、防护罩盖,所述安装板设于机架一侧,所述磁吸块固定设于安装板上,所述防护罩盖包括开口,开口内具有一容纳磁吸块放置的空腔,所述防护罩盖扣设于安装板上并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磁吸块由开口置入空腔内,且磁吸块包覆于防护罩盖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盖的空腔的内壁具有与磁吸块相适配的形状,磁吸块置于空腔内状态下,磁吸块外壁与空腔内壁相贴合,所述防护罩盖为薄壁非导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盖开口外侧设有延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锁孔,螺栓穿过定位孔与锁孔后将防护罩盖可拆卸设于安装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机架间通过可调螺栓连接,可调螺栓用于调整安装板与机架间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组驱动轮组,每组驱动轮组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轮体,两轮体间设有一吸附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爬壁机器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章陈钟恭易炳青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