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捏型取出钉书针器具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305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1
一种手捏型取出钉书针器具的使用方法,结构上包括:其两端能够捏合的弧异型夹具(P),其特征在于:上述弧异型夹具(P)的上下两端存在着由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并且,该两端的平斜切面处于相互正对着张开的状态;所述的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两者在夹住欲卸下的钉书针(3)时时正好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弧异型夹具(P)的主体由具有弹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可取其厚度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捏型取出钉书针器具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办公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性价比”的手捏型取出钉书针器具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订书机在日常的学习、办公中使用非常广泛,也由此经常发生一些需要对装订好的文档进行拆解或装订错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钉书针进行拆除,这个过程费时费力,且有时候会对指甲或手指造成伤害。
[0003]目前,作为现有技术的大部分钉书针起钉器的结构较为复杂,至少需要经过冲压成型的的金属件5个,再外加由模具成型而不可或缺的二个塑料件在总成时加入,最后经过拼装成整机件后才能够投入使用,显然:
[0004]其“性价比”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目的在于:主要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性价比”很低的问题,而提出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于钉书针的手捏型取针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手捏取针。
[0007]与现有比较的特点:具有结构简单以及高性价比和使用方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到仅仅需要一个部件就能够实现让本专利技术的整机完成从一摞纸张中从新卸下已经钉好在上的钉书针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08]图1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实施例和使用状态。
[0009]图2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实施例。
[0010]1、平斜切面下端;2、平斜切面上端;3、钉书针;4、等待起卸钉书针钉的文档;P、弧异型弹性夹具(含:被取代后的弧异型弹性夹具结构——可以是形成非弧形的弹性夹具);Q:作为紧固件的铆钉或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拟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包括:从其两端能够捏合的弧异型夹具P,其特征在于:
[0013]上述弧异型夹具P的上下两端存在着由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 2,并且,该两端的平斜切面处于相互正对着张开的状态;
[0014]所述的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两者在夹住欲卸下的钉书针3 时正好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
[0015]所述的弧异型夹具P的主体由具有弹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可取其厚度2

3 毫米
左右,宽约2公分。
[0016]利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弧异型夹具P,从一摞纸张中拆卸其中已经上紧了钉书针 3的位置上重新拆卸下来的使用方法如下:
[0017]首先,将单手两个手指捏住本专利技术,让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弧异型夹具P的切口部位对准文档4向上暴露出来的钉书针3的水平方向紧压住文档4的一端的部位部分,缓缓地以水平方向向前嵌入的方式压进(压进期间可略有用手左右晃动的伴随),并最终使得:
[0018]文档4上将欲重新取出的钉书针3中上述已经被切入的平斜切面下前端1,稍许用手力将已经夹紧上述钉书针3一端的部分,向着垂直于文档4表面的方向再稍许用力,即可将该钉书针3先前被两个手指捏住的该一端的局部掰成垂直于该文档4表面的状态。之后:
[0019]又可将处于完全自然状态的弧异型夹具P,对准已经钉入文档4表面中的钉书针3的另一端涉及到被压平部分,还是利用弧异型夹具P将该钉书针3的该另一头紧压的外露针段被压平段部分实施相同于先前的方法将其掰成与文档4表面垂直的状态为止。
[0020]当钉入文档4中的钉书针3的两端原来紧压的部分全部由该弧异型夹具P 予以垂直掰成垂直状态以后,就可利用弧异型夹具P中除了两个端部以外的的平面金属部分,通过抵住该两个均已经成为直角的钉书针3的两端中的针段端顶位置,再向着文当4的方向压进,就可通过让该钉书针3的两个均处于垂直平行状态的针段两侧的顶部全部被压平于文档4的表面。——此时,就可见到:
[0021]从该文档4的背面突出之后的钉书针3中无缝的当中段的部分,再通过手捏住该无缝的当中段时即可将整个的呈U型的书针3从文档4当中全部被拔离,或者,利用其他能够钻进该钉书针3无缝的中段与文档4的表面之间距离的任何用具(例如:螺丝刀杆或大铁钉或铅笔头,等等)将该呈U型的书针3从文档4 上挑落下来。
[0022]——最后再说明一点也可以达到本专利技术结构同样效果的结构替换方案(而使用方法不变):
[0023]所述的弧异型夹具P的上下两臂均能够由非弧异型的两个壁来取代,即在远离该两壁所述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两者端部涉及相衔接的部位上,也能够至少由包括外加的紧固件(例如:铆钉或螺栓),或者,非紧固件(例如:金属胶或通过无两体衔接性质的但能够将一个部分中的两侧“弯折”来替换该铆钉或螺栓衔接的“准衔接”方式即可)予以实施牢固地衔接或准衔接。
[0024]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中涉及关键的结构状态,也是可以简述为:
[0025]弧异型夹具P的上下两端存在着由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并且,该两端的平斜切面处于相互正对着自然张开的状态。
[0026]所述的弧异型夹具P也能够由非弧异型的能够相互衔接的两个壁来取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捏型取出钉书针器具的使用方法,一、在器具结构上包括:其两端能够捏合的弧异型夹具(P),其特征在于:上述弧异型夹具(P)的上下两端存在着由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并且,该两端的平斜切面处于相互正对着自然张开的状态;所述的弧异型夹具(P)由具有弹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两者在夹住欲卸下的钉书针(3)时时正好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所述的弧异型夹具(P)的上下两臂均能够由非弧异型的两个壁来取代,即在远离该两壁所述平斜切面下前端(1)与平斜切面上前端(2)两者端部涉及相衔接的部位上,也能够至少由包括外加的紧固件或非紧固件予以实施牢固地衔接或准衔接。二、使用方法:首先,将单手两个手指捏住本发明,让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弧异型夹具(P)的切口部位对准文档(4)向上暴露出来的钉书针(3)的水平方向紧压住文档(4)的一端的部位部分,缓缓地以水平方向向前嵌入的方式压进,并使得:将已经被切入的平斜切面下前端1,夹紧钉书针(3)一端向着垂直于文档(4)表面的方向用力,即可将该钉书针(3)掰成垂直于该文档(4)表面的状态;之后,又可将处于完全自然状态的弧异型夹具(P),对准已经钉入文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麟谢颐初
申请(专利权)人:中量大黄山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