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个接入点的同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98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0
公开了被布置为提供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接入的第一接入点的方法和接入点。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站将要在未授权频谱中的第一频带在上行链路传输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指定第二接入点以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其中,第二接入点至少覆盖与第一接入点的覆盖区域重叠的区域;确定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其中,下行链路传输被调度用于与来自第一站的上行链路传输至少部分同时传输并至少部分地与第一频带重叠,其中,对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的选择是基于第一站与第二站之间的空间关系;指定用于第一接入点的阵列天线的天线权重以朝向第二站提供下行链路传输的波束成形传输和朝向第二接入点提供零值;以及使用天线权重发送下行链路传输。接入点被布置为执行该方法。点被布置为执行该方法。点被布置为执行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使用多个接入点的同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由用于无线系统的接入点执行的方法以及这样的接入点。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非常高的频谱效率,期望尽可能多地重用可用资源。稍微简化一下,可以尝试通过确保被分配给一个特定区域或小区的带宽被有效地使用再加上相同的带宽可以由另一个区域或小区重用而不要求这两个区域或小区之间的距离必须非常大来实现高频谱效率。在本公开中,主要的兴趣是在前者,即,如何提高区域或小区内的频谱效率。
[0003]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处都使用多个天线是确保高频谱效率的有效手段。多个天线既可用于实现波束成形,这导致在接收机处更高的信噪比(SNR),也可用于空间复用两个或更多个流,这潜在地显著增加总数据速率。波束成形在减少或者甚至消除对其他设备引起的干扰方面也是有效的。
[0004]US 9917682 B2公开了一种用于蜂窝网络中的干扰管理的方法,该蜂窝网络采用空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双工(SDD)。基站指定多个无线电单元以用于发送操作(即下行链路传输)以及多个无线电单元以用于接收操作(即用于上行链路接收)。无线电单元采用空间波束成形以通过它们在公共频带上同时操作来抑制相互干扰。
[0005]已经讨论以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的另一种技术是同时发送和接收(STR),通常也称为全双工(FD)。STR的思想在于,设备可以使用同一信道来同时发送和接收。通过这样做,会在频谱效率方面潜在地获得两倍的收益。通过还考虑对MAC层的改进,可以获得甚至更多的收益,而考虑到通常没有业务可用于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调度,收益可能小得多。无论可以获得什么收益,STR都面临着挑战,即预期用于接收机的期望信号可能比所发送的信号弱100dB以上,因此,要求在设备中进行实质的自干扰(SI)消除。此外,由SI消除引起的复杂性与MIMO很不相称,因为必须针对每个接收的信号消除每个发送的信号。例如,在8x8MIMO系统(这并非不合理)的情况下,将有64个SI消除实例。
[0006]用于提高系统中的频谱效率的又一种技术是利用两个或更多个传输点,例如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AP)。使用多于一个AP从根本上有两个优点。第一个是从AP到站(STA)的可用距离通常将更小。第二个优点是可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其中分集增益适用于快速小尺度衰落,也适用于慢衰落。
[0007]来自STR以及来自多AP传输的潜在收益在实践中实现起来相当复杂。如已经提到的,STR对于SI消除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多AP传输对于所涉及的AP的同步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紧密同步意味着为了实现和维持同步而产生的开销,并且它还可能增加成本,因为开始时的频率稳定性可能必须相当好才能允许以合理的开销实现同步。
[0008]本节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认识到可以通过有效地使用多AP部署并结合多天线技术来实现频谱效率的提高。
[0010]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接入点的方法,该第一接入点被布置为提供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接入。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站将要在未授权频谱中的第一频带在上行链路传输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指定第二接入点以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其中,第二接入点至少覆盖与第一接入点的覆盖区域重叠的区域;确定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其中,下行链路传输被调度用于与来自第一站的上行链路传输至少部分同时传输并至少部分地与第一频带重叠,其中,对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的选择是基于第一站与第二站之间的空间关系;指定用于第一接入点的阵列天线的天线权重以朝向第二站提供下行链路传输的波束成形传输以及朝向第二接入点提供零值(null);以及使用天线权重发送下行链路传输。
[0011]指定第二接入点以用于接收行链路传输可包括:在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进行信令传输。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的信令传输可以经由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有线接口来提供。
[0012]确定所述第一站将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可包括:调度第一站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以及向第一站信令传输关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确定所述第一站将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可以可替代地包括:从相邻接入点接收第一站由相邻接入点调度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信令。
[0013]基于第一站与第二站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可包括:估计第一站与第二站之间的方向差;以及选择使对于第一站具有较大方向差的候选站比对于第一站具有较小方向差的候选站的优先级更高的第二站。
[0014]指定第二接入点可以基于用于第二接入点的候选接入点将以高于阈值的信号功率从第一站接收信号。该方法可包括:在候选接入点中选择将以最高功率从第一站接收信号的候选接入点作为第二接入点。
[0015]该方法可包括: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的传输功率,其中,对上行链路传输功率和下行链路传输功率的分配进行平衡,以使得在第二站处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功率与在第二站处所接收的来自上行链路传输的干扰功率加上第一频带内的噪声之间的比率高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对应于20dB的信干比。平衡的功率的分配可以使得在第二接入点处所接收的来自上行链路传输的信号功率与第一频带内的噪声之间的比率高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对应于20dB的信噪比。平衡的功率可被适配,以使得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相等。
[0016]该方法可包括:确定第三站将要在第二上行链路传输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其中,下行链路传输被调度用于与来自第三站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至少部分同时传输并至少部分地与第一频带重叠;指定第三接入点以用于接收第二上行链路传输,其中,第三接入点至少覆盖与第一接入点的覆盖区域重叠的区域,并且其中,指定用于第一接入点的阵列天线的天线权重包括朝向第三接入点提供零值。指定第三接入点以用于接收第二上行链路传输可包括在第一接入点与第三接入点之间进行信令传输。在第一接入点与第三接入点之间的信令传输可以经由第一接入点与第三接入点之间的有线接口来提供。确定第三站将要发送
上行链路数据可包括:调度第三站以用于第二上行链路传输,以及向第三站进行信令传输以执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确定第三站将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可以可替代地包括:从相邻接入点接收第三站由相邻接入点调度以用于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信令。选择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可以进一步基于第三站与第二站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且确定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可以进一步基于第三站与第二站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可进一步包括:估计第三站与第二站之间的方向差,以及选择使对第三站具有较大方向差的候选站比对第三站具有较小方向差的候选站的优先级更高的第二站。指定第三接入点可以基于用于第三接入点的候选接入点将以高于阈值的信号功率从第三站接收信号。该方法可包括:在候选接入点中选择将以最高功率从第三站接收信号的候选接入点作为第三接入点。该方法可包括:控制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传输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第一接入点的方法,所述第一接入点被布置为提供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接入,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站将要在未授权频谱中的第一频带在上行链路传输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指定第二接入点以用于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至少覆盖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覆盖区域重叠的区域;确定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第二站,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传输被调度用于与来自所述第一站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至少部分同时传输并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频带重叠,其中,对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所述第二站的选择是基于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二站之间的空间关系;指定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阵列天线的天线权重,以朝向所述第二站提供所述下行链路传输的波束成形传输以及朝向所述第二接入点提供零值;以及使用所述天线权重发送所述下行链路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定所述第二接入点以用于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包括:在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进行信令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有线接口提供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的信令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站将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包括:调度所述第一站以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以及向所述第一站信令传输关于执行所述上行链路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站将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包括:从相邻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由所述相邻接入点调度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信令。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二站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作为下行链路传输的目标的所述第二站包括:估计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二站之间的方向差,以及选择使对于所述第一站具有较大方向差的候选站比对于所述第一站具有较小方向差的候选站的优先级更高的所述第二站。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指定所述第二接入点是基于用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候选接入点将以高于阈值的信号功率从所述第一站接收所述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包括:在候选接入点中选择将以最高功率从所述第一站接收所述信号的候选接入点作为所述第二接入点。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控制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的传输功率,其中,对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功率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功率的分配进行平衡,以使得在所述第二站处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功率与在所述第二站处所接收的来自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干扰功率加上所述第一频带内的噪声之间的比率高于第一阈值。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对应于20dB的信干比。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平衡的功率的分配使得在所述第二接入点处所接收的来自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信号功率与所述第一频带内的噪声之间的比率高于第二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对应于20dB的信噪比。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平衡的功率被适配,以使得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相等。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