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91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TBR),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2#带束层、3#带束层角度15
°±1°
)在TBR轮胎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TBR),70%的载荷是由带束层来承受,尤其中间的工作层帘布。
[0003]带束层(belt ply)指在子午线轮胎的胎面基部下,沿胎面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的材料层。它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外,主要起箍紧胎体和承载负荷的作用,它是由高强力、高模量和小角度排列的帘线作其增强材料,同时覆以高定伸、高硬度胶料复合的帘布组成。
[0004]目前传统带束层结构主要采用4层钢丝覆胶帘布,每层钢丝帘布采用小角度和不同排列方向交叉贴合在一起。
[0005]专利申请CN202110152820.2公开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该新型结构的带束层结构由5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3
±1°
,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7
±1°
,第三层钢丝帘布和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
°
的方式依次周向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第五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四层0度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
±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
[0006]但是,上述专利是用于非公路型全钢载重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OTR),主要用于作业条件比较苛刻的矿山机械载重车辆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强、耐刺扎、抗切割、生热低,目前使用的带束层结构耐刺扎能力不足(爆胎现象),轮胎使用前、后轮廓变形较大(气压大、负荷高),从而生热高,轮胎使用周期短。专利CN202110152820.2专为OTR设计,适用于恶劣路面、高负荷超载环境下,因此,采用的带束层层数多,成型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使用寿命的要求远低于TBR轮胎。
[0007]专利CN201420487699.4公开了一种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部、胎侧部、胎圈部、帘布层、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包括1#带束层、2#带束层、3#带束层、4#带束层,所述带束层采用变角度设计,所述4#带束层宽度窄,使用一层带束层及一层增粘、增强胶片。该技术声称其轮胎使用寿命延长1~3倍,轮胎滚动阻力降低28%(绿色轮胎)节油6%

6.5%,在苛刻的多岩石环境抗刺扎性能大幅提高,在填海工程作业时,冠部抗刺扎性能很好,刺坏、刺爆减少。但是其1#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2
°
,2#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7
°
,3#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20
°
,4#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6
°
,5#带束层的帘线与胎冠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5
°
。但是该产品虽然对带束层帘布角度进行改变,轮胎充气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角度会向胎面中心线0
°
方向趋势改变,从而造成轮胎使用后期因变形、造成生热大出现肩空或冠
空病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使用前后的变形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子午线轮胎用带束层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结构(采用2#、3#带束层角度15
°±1°
结构)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2
±1°
,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
°±1°
,第三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
°±1°
,第四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三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
°±1°

[0010]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同,即第一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52
±1°
,第二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左向右计为15
±1°

[0011]重点的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且角度均为15
°±1°
,主要起承载作用,它是由高强力、高模量和小角度排列的帘线作其增强材料,同时覆以高定伸、高硬度胶料复合的帘布组成。
[0012]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反,即第四层钢丝帘布线与轮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是从右向左计为18
°±1°

[0013]所述的第二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使用3+8*0.33HT高强帘线,密度为50根/100mm,厚度为2.4mm,宽度为200mm。
[0014]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采用超高强3*0.20+6*0.35HT的钢丝帘布线,密度为55根/100mm钢丝。
[0015]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采用3*4*0.22HE的钢丝帘布线,高伸张密度40根/100mm钢丝。
[0016]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外侧设置胎面,第一层钢丝帘布内侧设置胎体。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申请采用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组成,通过第二层、第三层钢丝帘布来承受载荷,第一层钢丝帘布采用大角度起过渡作用,第四层钢丝帘布起保护工作层的作用;新结构产品与传统结构相比:耐久后的轮胎外直径变形率减低50%,耐久时间提升3%,胎面温度减低5%,耐磨性提升10%,承载能力提升10%,抗刺扎能力提升15%以上。
[0019]2.本技术第二层和第三层钢丝帘布采用15
°
方式进行周向排列(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2层,轮胎充气后不再发生角度变化,可以有效缓解轮胎重载状态下长期曲饶变形后造成轮胎的形变,而带来的轮胎生热大产生的肩空和冠空等病象,同时该产品使用在低速、恶劣环境,避免生热高带来的肩空、脱层现象。传统产品虽然对带束层帘布角度进行改变,但轮胎充气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角度会向胎面中心线0
°
方向趋势改变,从而造成轮胎使用后期因变形、造成生热大出现肩空或冠空病象发生。
[0020]3.本技术同时可以有效抵御外部尖锐物对轮胎冠部的损伤,提升轮胎耐刺
扎、降低生热产生脱层的问题,可以极大提高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轮胎的带束层结构由4层钢丝帘布组成,第一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胎体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2
±1°
,第二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一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
°±1°
,第三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二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
°±1°
,第四层钢丝帘布层贴排列在第三层钢丝帘布上,其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层钢丝帘布和第三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方向相同,且与第一层钢丝帘布和第二层钢丝帘布与轮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斌宋喜政安超
申请(专利权)人: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