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消能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34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消能端头,涉及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其包括预埋立柱、导轨、端部防护机构、第一支撑立柱、吸能单元以及波形板;导轨安装于预埋立柱的顶部,端部防护机构滑动安装在导轨一端,多个第一支撑立柱滑动安装于导轨上;波形板安装在端部防护机构和第一支撑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受到车辆碰撞时,波形板能够形变吸能,并且由于第一支撑立柱可在导轨上滑动,因此可以利用吸能单元的逐级压缩达到更好的吸能缓冲效果,确保撞击的冲击力的有序有效释放,并且利用导轨对整体侧向提供支撑力,将失控车辆导入正确的形式方向,在提高护栏防护等级的同时,能够对车辆进行引导,避免发生护栏穿入车体等事故的发生。避免发生护栏穿入车体等事故的发生。避免发生护栏穿入车体等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消能端头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防护设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消能端头。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公路路侧护栏起始端,如发生汽车驾驶员疲劳驾驶、分心驾驶、路面积水、车辆爆胎或方向失灵等问题时,由于车速过快,驾驶员对于突发情况无法做出正确反应,车辆撞向护栏起始端。
[0003]而由于现有高速路路侧护栏普遍采用护栏圆包头、护栏外展、护栏预埋入土等简单的形式防护,其缺点是防护能力不足,不能吸收碰撞车辆的能量,而且对于碰撞车辆没有导向,致使车辆阻绊,护栏会有穿入车体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消能端头,以解决现有的高速公路路侧护栏端头防护能力差,无法对车辆进行良好的吸能和导向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消能端头,包括:预埋立柱,所述预埋立柱埋深于路面,多个所述预埋立柱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设;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多个所述预埋立柱的顶部;端部防护机构,所述端部防护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两端中的一端;第一支撑立柱,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间隔安装于所述导轨上,并可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滑动;吸能单元,多个所述吸能单元中的一个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端部防护机构和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其余多个所述吸能单元一一对应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之间;以及波形板,所述波形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相对两侧中的一侧,并分别所述端部防护机构和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
[0006]如此设置,在受到车辆碰撞时,波形板能够形变吸能,并且由于第一支撑立柱可在导轨上滑动,因此可以利用吸能单元的逐级压缩达到更好的吸能缓冲效果,确保撞击的冲击力的有序有效释放,并且利用导轨对整体侧向提供支撑力,将失控车辆导入正确的形式方向,在提高护栏防护等级的同时,能够对车辆进行引导,避免发生护栏穿入车体等事故的发生。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水平导向板、支撑连接板和水平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水平导向板上;所述水平支撑板分别与多个所述预埋立柱顶部固定连接。
[0008]如此设置,将导轨设计成工字钢结构,其上的水平导向板不仅能够提供滑动轨道,而且对第一支撑立柱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轨还包括倾斜导向板,所述倾斜导向板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端部防护机构的一端,并分别与所述水平导向板、所述支撑连接板和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一端相连接。
[0010]如此设置,倾斜导向板能够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对车辆进行引导,使得车辆能够将冲击力施加到端部防护机构上,进而通过吸能单元的形变和第一支撑立柱的滑动来起到缓冲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轨还包括多个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分别与所述水平导向板、所述支撑连接板和所述水平支撑板相连接。
[0012]如此设置,利用加强肋板提高了导轨自身的结构强度和对其上部结构的支撑强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水平导向板滑动连接。
[0014]如此设置,在第一支撑立柱的底部设置滑槽,通过滑槽与水平导向板的滑动配合来实现第一支撑立柱的可滑动,结构简单,易于拆装。
[0015]进一步的,所述端部防护机构包括两第二支撑立柱、至少一个水平支撑杆和一迎撞板;所述第二支撑立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水平支撑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立柱相连接;所述迎撞板安装在靠近所述导轨端部的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上。
[0016]如此设置,利用迎撞板增加端部防护机构与车辆的接触面积,使得车辆能够将撞击力施加到迎撞板上,进而实现后续的缓冲吸能,另外,通过第二支撑立柱和水平支撑杆的连接,使得端部防护机构形成框架式整体,避免端部防护机构形变,而将缓冲吸能的作业由吸能单元来实现。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迎撞板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对两侧均设有折边,所述折边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方向延伸。
[0018]如此设置,利用迎向碰撞车辆方向的折边来增加端部防护机构与碰撞车辆的摩擦力,使车辆正确地沿压缩消能方向撞击。
[0019]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单元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依次连接的吸能筒,所述吸能筒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吸能筒的水平截面形状呈多边形。
[0020]如此设置,多边形的形状由于侧壁较多,侧壁与侧壁之间的连接处为形变薄弱点,因此能够便于吸能单元在受到撞击后的形变吸能。
[0021]进一步的,所述波形板包括至少两个波峰。
[0022]如此设置,多个波峰能够在受到撞击是逐级压缩缓冲,达到可靠的缓冲效果,保护车辆乘员安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连接立柱,多个所述连接立柱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面向所述波形板的一侧,所述波形板安装在所述连接立柱上,所述连接立柱的顶面与所述波形板的顶面持平。
[0024]如此设置,利用与波形板高度持平的连接立柱来对接波形板和第一支撑立柱,既保证连接强度又能保障压缩行程顺滑。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消能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消能端头的正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消能端头的俯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消能端头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消能端头的第一支撑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消能端头的吸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消能端头的波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

预埋立柱;
[0035]200

导轨;210

水平导向板;220

支撑连接板;230

水平支撑板;240

倾斜导向板;250

加强肋板;
[0036]300

端部防护机构;310

第二支撑立柱;320

水平支撑杆;330

迎撞板;331

折边;
[0037]400

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消能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立柱(100),所述预埋立柱(100)埋深于路面,多个所述预埋立柱(100)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设;导轨(200),所述导轨(200)安装于多个所述预埋立柱(100)的顶部;端部防护机构(300),所述端部防护机构(300)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200)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两端中的一端;第一支撑立柱(400),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00)间隔安装于所述导轨(200)上,并可在所述导轨(200)上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滑动;吸能单元(500),多个所述吸能单元(500)中的一个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端部防护机构(300)和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00),其余多个所述吸能单元(500)一一对应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00)之间;以及波形板(600),所述波形板(60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00)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相对两侧中的一侧,并分别所述端部防护机构(300)和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00)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消能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水平导向板(210)、支撑连接板(220)和水平支撑板(230);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00)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水平导向板(210)上;所述水平支撑板(230)分别与多个所述预埋立柱(100)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消能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0)还包括倾斜导向板(240),所述倾斜导向板(240)位于所述导轨(200)靠近所述端部防护机构(300)的一端,并分别与所述水平导向板(210)、所述支撑连接板(220)和所述水平支撑板(230)的一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消能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0)还包括多个沿所述导轨(200)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骏丘淇王铁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路安创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