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33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包括睡垫,睡垫内部设有供气体填充的空间,睡垫一侧设有供气体进出的进气管,睡垫上端面的一侧设有隔离层,隔离层一侧与睡垫上端面一侧活动连接,隔离层另一侧与睡垫上端面另一侧通过第一气密拉链连接,睡垫上端面一端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隔离层通过第二气密拉链连接,睡垫上端面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隔离层通过第三气密拉链连接,睡垫、隔离层、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构成一个供病人平躺的通道,第一挡板上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呼气管、排气管,解决了现有病人转运过程中容易对转运路线周边的环境与设备造成污染,导致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的问题。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的问题。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确诊或疑似病人作CT和核磁共振(MRI)等大型检查时,要设立从病区运送到检查室的专门路径,检查室要专门使用,或使用后立即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地面、设备和空气,由此给医院增加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需要重新规划专门的运送路线,需要保安人员再沿途值守,CT检查后必须马上进行全面消毒,影响日常的医学检查,极大干扰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病人转运过程中不仅容易对周边环境及设备的污染,而且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程占用大量的时间,导致难以对不同病人进行连续检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确诊或疑似新冠的病人需要进行检查时,转运过程中容易对转运路线周边的环境与设备造成污染,导致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病人转运过程中容易对转运路线周边的环境与设备造成污染,导致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包括睡垫,睡垫内部设有供气体填充的空间,睡垫一侧设有供气体进出的进气管,进气管一端与睡垫内部连通,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密封堵头,睡垫上端面的一侧设有隔离层,隔离层为柔性材质,隔离层一侧与睡垫上端面一侧活动连接,隔离层另一侧与睡垫上端面另一侧通过第一气密拉链连接,睡垫上端面一端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隔离层通过第二气密拉链连接,睡垫上端面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隔离层通过第三气密拉链连接,睡垫、隔离层、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构成一个供病人平躺的通道,第一挡板上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呼气管、排气管,呼气管、排气管一端位于通道内部,呼气管、排气管另一端位于通道外部。
[00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现有确诊或疑似新冠的病人需要进行检查时,转运过程中容易对转运路线周边的环境与设备造成污染,导致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现在设置了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睡垫的内部中空用于存入空气,通过空气使得睡垫进行膨胀,睡垫通过膨胀变得柔软,睡垫膨胀后便于病人躺在上面,睡垫的一侧用于连通进气管,进气管用于将气体输送到睡垫内部的空间,睡垫使用完成后便于将空间内部的气体排出,便于将睡垫进行折叠,进而便于对使用后的睡垫进行消毒处理,便于睡垫再次进行使用,密封堵头用于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睡垫上端面一侧用于连接隔离层,隔离层展开后用于形成一个供病人平躺的倒立U形通道,使得病人位于通道内部进行检查,隔离层为柔性材质便于展开、收缩,第一气密拉链用于密封隔离层另一侧与睡垫上端面另一侧进行气密连接,避免了通过第一气密拉链连接处进行气体交换,第一挡板与
第二挡板用于密封通道的两端,通过第二气密拉链连接第一挡板与隔离层的连接处,通过第三气密拉链连接第二挡板与隔离层的连接处,通过睡垫上端面、隔离层的内壁,第一挡板的内壁、第二挡板的内壁构成一个供病人检查的通道。
[0007]通过拉开第一气密拉链、第二气密拉链、第三气密拉链,便于将病人放置到睡垫上,放置后通过拉上第一气密拉链、第二气密拉链、第三气密拉链,使得病人位于封闭的通道内部,通过呼气管对病人提供呼吸的气体,通过排气管对病人呼吸后的气体排出,通过第一气密拉链、第二气密拉链、第三气密拉链对通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了通道内部的气体与外部进行交换,第一挡板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用于连通呼气管、排气管,呼气管用于向通道内部输送新鲜的空气,优选的,通过向呼气管内部输送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避免了通道内部的空气通过呼气管向外排出,通过排气管将通道内部的气体输出,使得将通道内部的气体进行更换,便于病人在检查时进行呼吸,优选的,通过排气管外部连通空气过滤处理器,便于将病人呼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后进行排放,避免了直接排出的气体携带病毒,通过设置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病人转运过程中容易对转运路线周边的环境与设备造成污染,导致转运后需要对转运路线进行消毒处理的问题。
[0008]优选的,对于重症病人,通过在通道内预先放置氧气袋,病人通过吸氧管额外获取充分氧气供应,检查完后,通过将病人移出通道后,将睡垫上的密封堵头打开,将睡垫空间内部的气体排出,优选的,根据睡垫、隔离层、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材质进行选择,使得睡垫、隔离层、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作为一次性使用,便于将睡垫、隔离层、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折叠后装入医用废物垃圾袋,外送医疗废物处理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第一气密拉链、第二气密拉链、第三气密拉链便于关闭、开启通道,第一气密拉链、第二气密拉链、第三气密拉链密封通道内部的密封性,便于通道内形成负压,防止通道内携带病毒的气体直接泄漏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与感染医护人员。
[0009]进一步地,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面连接有呼气筒,呼气筒的内部中空,呼气筒的一端开口,呼气筒的另一端连通有呼气软管,呼气软管的一端与呼气管连通,呼气筒的内壁连接有鼓风机,基座上连接有控制器,鼓风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申请装置还包括基座,基座用于连接呼气筒,呼气筒的内壁用于连接鼓风机,鼓风机将呼气筒一端的空气吸入,通过呼气软管将空气输送到通道内部,通过鼓风机持续工作,便于使得进入呼气管内部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避免了通道内部的气体直接通过呼气管排出。
[0010]进一步地,基座的上端面还连接排气筒,排气筒位于呼气筒的一侧,排气筒的内部中空,排气筒的一端开口,排气筒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气软管,排气软管的一端与排气管连通,排气筒的内壁连接有排风机,排气软管之间连通有空气过滤器,鼓风机、空气过滤器、排风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基座还用于连接排气筒,排气筒的内壁用于连接排风机,排风机用于将通道内部的气体排出,便于对通道内部的气体进行更换,排气筒通过排气软管便于连通排气管,排气软管用于连通空气过滤器,通过空气过滤器便于将通道内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除去气体内含有的病毒,避免了携带病毒的空气进入通道外部,基座上还用于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调动鼓风机、空气过滤器、排风机进行工作。
[0011]将病人放置到睡垫后通过密封形成通道,通过控制器使得通道内保持正压后,控制器调动排风机增大转速,使得通道内处于排风模式,排出通道内部呼吸后的气体,当通道内的压力下降到负15Pa,排风模式停止,鼓风机匀速送气进入通道内,保持通道内有新鲜空
气进入,以提供氧气,当通道内压力上升到负5Pa时,输气模式转换成排气模式,如此循环往复,保持通道内压力在负5Pa到负15Pa的范围之间,通过输气模式与排气模式的转换,便于排出二氧化碳与输入氧气。
[0012]进一步地,隔离层上连接有若干根支撑柱,相邻的支撑柱之间间距相等,支撑柱内部设有供气体填充的空间,支撑柱的一端与睡垫连通,支撑柱的另一端密封,隔离层上用于连接若干根支撑柱,支撑柱用于加强支撑隔离层,避免了隔离层使用过程中向通道内部凹陷,导致通道内部的空间变小,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睡垫(1),睡垫(1)内部设有供气体填充的空间,睡垫(1)一侧设有供气体进出的进气管(2),进气管(2)一端与睡垫(1)内部连通,进气管(2)另一端连接有密封堵头(3),睡垫(1)上端面的一侧设有隔离层(4),隔离层(4)为柔性材质,隔离层(4)一侧与睡垫(1)上端面一侧活动连接,隔离层(4)另一侧与睡垫(1)上端面另一侧通过第一气密拉链(5)连接,睡垫(1)上端面一端连接有第一挡板(6),第一挡板(6)与隔离层(4)通过第二气密拉链(7)连接,睡垫(1)上端面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与隔离层(4)通过第三气密拉链(9)连接,睡垫(1)、隔离层(4)、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8)构成一个供病人平躺的通道(10),第一挡板(6)上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设有呼气管(12)、排气管(13),呼气管(12)、排气管(13)一端位于通道(10)内部,呼气管(12)、排气管(13)另一端位于通道(10)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4),基座(14)的上端面连接有呼气筒(15),呼气筒(15)的内部中空,呼气筒(15)的一端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杨任瑞奇任章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安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