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16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包括垫板、第一支撑组、中心轴、第二支撑组、底板、支撑气缸、转动电机及中心转盘;底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两组垫板;垫板与底板之间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交叉点通过中心轴贯穿;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在中心轴的转动下以中心轴为中心做转动运动;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中心轴的轴身传动连接;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转盘;中心转盘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底板的板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心转盘,来带动车辆旋转方向,无需人员爬出车底调转方向检修,操作省时省力。操作省时省力。操作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
[0003]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而汽车小修是指: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
[0004]汽车底盘及附着在底盘上的零部件在维修时,需要使用脚架等工具将整车车身抬起,维修人员才能进入。大多数维修人员会选择平躺在地面上,朝上方直视汽车底盘,在维修检测时,需要检查整个底盘。传统的,需要工作人员多次爬入爬出汽车底部,调转人员的平躺方向,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维修检查、省时省力的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包括垫板、第一支撑组、中心轴、第二支撑组、底板、支撑气缸、转动电机及中心转盘;所述底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两组垫板;所述垫板与底板之间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交叉点通过中心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在中心轴的转动下以中心轴为中心做转动运动;两组垫板下方的第一支撑组之间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中心轴的轴身传动连接;所述底板四角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底板的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顶端输出端仅与底板接触;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转盘;所述中心转盘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底板的板面;所述中心转盘的高度介于支撑气缸的最大伸长量与最小缩进量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部、第一滑轨及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设置为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设置为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垫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滑轨的导向与垫板的板面平行,且与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第一转动部安装在第一滑轨内;且第一转动部沿第一滑轨的导向在第一滑轨内滑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销轴及第一轴盖;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端部贯穿第一销轴;且第一销轴在第一滑轨内沿滑轨导向滑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及第一滑槽;所述滑轨本体两个长度方向得
侧面之间贯通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销轴垂直穿过第一滑槽,且在第一销轴的两个传出端套设有直径大于第一滑槽高度的第一轴盖。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轴座、限位槽、第二销轴及第一锁环;所述轴座固定在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二销轴贯穿第一转动杆的底端与轴座的侧面。
[0012]优选地,所述轴座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安装在限位槽内部;且第一转动杆的底端绕第二销轴在限位槽内的转动范围为5

175度。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与垫板通过螺栓固定。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包括第二转动杆及第三销轴、第二滑轨及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在底板上;且所述第二滑轨的导向与第一滑轨的的导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轨两个长度方向得侧面之间贯通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销轴穿过第二滑槽及第二转动杆的底端。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三转动部包括铰链座、第四销轴、固定板;所述铰链座固定在垫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部通过第四销轴转动连接在铰链座上;所述第四销轴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
[0016]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带动中心轴转动,通过中心轴带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且第一转动杆顶端与第二转动杆底端分别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内沿滑轨导向滑动,此时,第一转动杆顶端与第二转动杆的顶端高度由低处朝高处升起,顶起垫板及垫板上方的车辆,方便进行维修;在检修完车辆底盘前段或后段零部件后,人员脱离底板的区域后,启动支撑气缸,支撑气缸的输出端往回收缩,再启动中心转盘,带动底板及其上方的构件转动,此时将另一段车辆的底盘调换到检修人员的检修区域,无需人员爬出车底,操作省时省力;另外,通过在轴座上开设限位槽,保证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初始有5度的倾斜角度,方便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余第二转动杆快速转动到所需高度,提高工作效率。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三销轴的端部套设有外径大于第二滑槽高度的第二锁环。
[0018]本技术的的特点及优点是:
[0019]A.在检修完车辆底盘前段或后段零部件后,人员脱离底板的区域后,启动支撑气缸,支撑气缸的输出端往回收缩,再启动中心转盘,带动底板及其上方的构件转动,此时将另一段车辆的底盘调换到检修人员的检修区域,无需人员爬出车底,操作省时省力;
[0020]B.通过设置转动电机及中心轴,来带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对转动,提高垫板高度,进而将车辆抬起,操作简单、便捷;另外,通过在轴座上开设限位槽,保证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初始有5度的倾斜角度,方便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余第二转动杆快速转动到所需高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的第一轴侧图;
[0023]图2为本技术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的第二轴侧图;
[0024]图3为本技术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的局部爆炸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第一支撑组的顶端局部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第一支撑组的底端局部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第二支撑组的底端局部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第二支撑组的顶端局部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1、垫板;2、第一支撑组;21、第一转动杆;22、第一转动部;221、第一销轴;222、第一轴盖;23、第一滑轨;231、滑轨本体;232、第一滑槽;24、第二转动部;241、轴座;242、限位槽;243、第二销轴;244、第一锁环;3、中心轴;4、第二支撑组;41、第二转动杆;42、第三销轴;421、第二锁环;43、第二滑轨;44、第三转动部;441、铰链座;442、第四销轴;443、固定板;5、底板;6、支撑气缸;7、转动电机;71、电机座;8、中心转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第一支撑组、中心轴、第二支撑组、底板、支撑气缸、转动电机及中心转盘;所述底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两组垫板;所述垫板与底板之间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交叉点通过中心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在中心轴的转动下以中心轴为中心做转动运动;两组垫板下方的第一支撑组之间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中心轴的轴身传动连接;所述底板四角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底板的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顶端输出端仅与底板接触;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转盘;所述中心转盘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底板的板面;所述中心转盘的高度介于支撑气缸的最大伸长量与最小缩进量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部、第一滑轨及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设置为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设置为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垫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滑轨的导向与垫板的板面平行,且与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第一转动部安装在第一滑轨内;且第一转动部沿第一滑轨的导向在第一滑轨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销轴及第一轴盖;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端部贯穿第一销轴;且第一销轴在第一滑轨内沿滑轨导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维修用功能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包括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江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