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制动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78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7
一种下肢制动支具,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制动方法患者绝对活动受限,且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开口朝下的控制盒,控制盒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弧口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调节杆,调节杆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调节杆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与滑槽连通的腰形槽,控制盒前侧开设有与腰形槽形状一致的控制盒,控制槽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插柱,插柱左端插入腰形槽内,调节杆下侧设有开口朝左且C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个自由端及弧形板的自由端分别设有弹性带,相邻的两个弹性带的自由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制动部位准确,不使患者活动完全受限,患者更加舒适。舒适。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制动支具


[0001]本技术涉及介入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下肢制动支具。

技术介绍

[0002]IABP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是从下肢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到达主动脉弓,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相对制动,尤其是穿刺侧髋关节绝对制动;目前临床中的制动方法是用下肢约束带约束穿刺侧足踝部,制动穿刺侧肢体,造成病人穿刺侧肢体绝对活动受限,增加下肢血栓发生的几率,病人有时连续制动数日,完全不能活动,降低舒适,增加了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下肢制动支具,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制动方法患者绝对活动受限,且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朝下的控制盒,控制盒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弧口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调节杆,调节杆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调节杆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与滑槽连通的腰形槽,控制盒前侧开设有与腰形槽形状一致的控制盒,控制槽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插柱,插柱左端插入腰形槽内,调节杆下侧设有开口朝左且C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个自由端及弧形板的自由端分别设有弹性带,相邻的两个弹性带的自由端拆卸连接。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制动部位准确,不使患者活动完全受限,制动效果良好,患者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开口朝下的控制盒1,控制盒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板2,两个弧形板2弧口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控制盒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调节杆3,调节杆3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4,调节杆3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与滑槽4连通的腰形槽5,控制盒1前侧开设有与腰形槽5形状一致的控制槽6,控制槽6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插柱7,插柱7左端插入腰形槽5内,调节杆3下侧设有开口朝左且C形的固定板8,固定
板8的两个自由端及弧形板2的自由端分别设有弹性带9,相邻的两个弹性带9的自由端拆卸连接。
[0013]为了使两个弧形板2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的控制盒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轮10,转轮10前后两侧分别同轴设有螺杆11,螺杆11与其对应侧的弧形板2螺纹连接,两个螺杆11旋向相反。
[0014]为了避免弧形板2随转轮10转动,所述的控制盒1上设有前后轴向的止转杆12,止转杆12前后两端贯穿控制盒1且与其对应侧的弧形板2滑动连接。
[0015]为了便于两个插柱7对调节杆3进行限位,所述的两个插柱7之间设有弹簧。
[0016]为了使相邻的两个弹性带9的自由端拆卸连接,所述的相邻的两个弹性带9的自由端经魔术贴13粘合。
[0017]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弧形板2与固定板8左端面上分别设有软垫14。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两个插柱7捏紧时的宽度小于滑槽4的宽度;先将相邻的两个弹性带9的自由端分开,在将弧形板2贴近患者穿刺侧肢体髋关节处,使得上下两侧的肢体分别与患者身体贴合,当两个弧形板2之间的间距较大时,逆时针转动转轮10,转轮10带动螺杆11逆时针转动,因为止转杆12的限制,使得两个弧形板2相对移动,两个弧形板2与患者肢体贴合,同理当两个弧形板2之间的距离较小时,顺时针转动转轮10,两个弧形板2相背移动其之间距离增大,将两个弹性带9分别绕过患者髋部上下两侧,再将两个弹性带9的自由端经魔术贴13粘合,使得弧形板2与患者肢体贴合;
[0019]观察固定板8与患者膝关节之间的关系,当固定板8位于患者膝关节下方的时,按动两个插柱7,使得两个插柱7在控制槽6内相对移动并压缩弹簧,插柱7进入滑槽4内,不再对调节杆3进行限位,向上滑动调节杆3,调节杆3带动固定板8向上移动,直至将弧形板2移动至患者膝关节上侧3~5CM处,松开插柱7,在弹簧作用力下两个插柱7相背移动插入同一个腰形槽5内,插柱7对调节杆3进行限位,使得调节杆3不能上下移动,同理当固定板8位置偏上时,按动两个插柱7,并向下滑动调节杆3,调节固定板8至合适位置,再经相邻的两个弹性带9绕过患者腿部,并经魔术贴13粘合,使得固定板8与患者腿部固定。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了弧形板、固定板及弹性带对患者的穿刺侧肢体进行固定,同时通过转轮带动螺杆转动,使得弧形板与患者髋部贴合,使得制动效果良好,设置了控制盒、调节杆及固定板,使得固定板可根据患者身高进行调节,使固定板位于患者膝关节上侧,不限制患者膝关节以下进行活动,使患者更加舒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制动支具,包括开口朝下的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控制盒(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板(2),两个弧形板(2)弧口相对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控制盒(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调节杆(3),调节杆(3)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4),调节杆(3)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与滑槽(4)连通的腰形槽(5),控制盒(1)前侧开设有与腰形槽(5)形状一致的控制槽(6),控制槽(6)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插柱(7),插柱(7)左端插入腰形槽(5)内,调节杆(3)下侧设有开口朝左且C形的固定板(8),固定板(8)的两个自由端及弧形板(2)的自由端分别设有弹性带(9),相邻的两个弹性带(9)的自由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制动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艳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