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泵罐车管路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其占用空间小,提高安全性能,结构科学合理,降低了管道组配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包括罐体、电磁屏蔽泵、顶部进液管路和底部卸液管路,顶部进液管路和底部卸液管路均固定安装于罐体上,底部卸液管路与罐体内部连通,底部卸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一紧急切断阀,顶部进液管路与罐体内部连通,顶部进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和第二紧急切断阀,电磁屏蔽泵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内部连通,电磁屏蔽泵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的连通点位于第一截止阀和第一紧急切断阀之间,电磁屏蔽泵的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内部连通。泵的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内部连通。泵的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内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泵罐车管路系统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二氧化碳带泵罐车仅设计一条底部出液管路,罐车装卸液均从底部出液管路通过。后部管路系统采用的是底部出液管路在电磁屏蔽泵进口处水平布置,泵卸液管路与增压卸液管路形成内外双层管路结构,导致罐车后部阀门箱内空间占用过大,仅底部出液管路可加装紧急切断阀,气相管路受空间限制无法加装紧急切断阀。
[0003]随着国家及行业对压力容器罐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的装卸管口加装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体积比截止阀大很多,水平布置管路不能满足此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提高安全性能,结构科学合理,降低管道组配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电磁屏蔽泵、顶部进液管路和底部卸液管路,所述顶部进液管路和底部卸液管路均固定安装于罐体上,所述底部卸液管路与罐体内部连通,所述底部卸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一紧急切断阀,所述顶部进液管路与罐体内部连通,所述顶部进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和第二紧急切断阀,所述电磁屏蔽泵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屏蔽泵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的连通点位于第一截止阀和第一紧急切断阀之间,所述电磁屏蔽泵的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屏蔽泵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的连通点位于第二截止阀和第二紧急切断阀之间。
[0008]优选的,还包括气相管路,所述气相管路伸入至罐体内顶部,所述气相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和第三紧急切断阀。
[0009]优选的,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0010]优选的,所述顶部进液管路伸入至罐体内顶部,所述顶部进液管路的输出端端部设置有用于介质均匀喷淋的喷淋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气相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二安全阀。
[0012]优选的,所述顶部进液管路、底部卸液管路和气相管路上均设置有快速接头。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此新型管路系统将进、出液管路分开,减少以往单进单出管路对罐体造成的冲击损害。通过管路系统的巧妙布局,实现利用电磁屏蔽泵对罐车进行底部卸液,顶部装液的作业流程;占用空间小,提高安全性能,结构科学合理,此种管路系统设计减少了焊口数量,降低了管道组配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装卸管路流程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1、电磁屏蔽泵;2、顶部进液管路;3、底部卸液管路;4、气相管路;5、溢流管;6、快速接头;V1、第一截止阀;V2、第三截止阀;V3、第二截止阀;V4、第四截止阀;V5、第五截止阀;EV1、第一紧急切断阀;EV2、第三紧急切断阀;EV3、第二紧急切断阀;SV1、第一安全阀;SV2、第二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包括罐体、电磁屏蔽泵1、顶部进液管路2和底部卸液管路3,顶部进液管路2和底部卸液管路3均固定安装于罐体上,底部卸液管路3与罐体内部连通,底部卸液管路3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V1和第一紧急切断阀EV1,顶部进液管路2与罐体内部连通,顶部进液管路2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V3和第二紧急切断阀EV3,电磁屏蔽泵1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3内部连通,电磁屏蔽泵1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3的连通点位于第一截止阀V1和第一紧急切断阀EV1之间,电磁屏蔽泵1的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2内部连通,电磁屏蔽泵1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2的连通点位于第二截止阀V3和第二紧急切断阀EV3之间;在进行泵充装介质时,通过外部金属软管将外部料罐与底部卸液管路3连通,打开底部卸液管路3上的第一截止阀V1,打开顶部进液管路2的第二紧急切断阀EV3,第二截止阀V3和第一紧急切断阀EV1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电磁屏蔽泵1,介质从底部卸液管路3经电磁屏蔽泵1入口进入,出泵出口经过顶部进液管路2进入罐体内部,完成充装;泵卸介质时,通过外部金属软管将外部料罐与底部卸液管路3连通。打开底部卸液管路3第一紧急切断阀EV1,打开顶部进液管路2第二截止阀V3,第一截止阀V1和第二紧急切断阀EV3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电磁屏蔽泵1,罐内介质经底部卸液管路3从电磁屏蔽泵1入口进入,出泵出口经过顶部进液管路2卸出,完成卸液。
[0022]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还包括气相管路4,气相管路4伸入至罐体内顶部,气相管路4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V2和第三紧急切断阀EV2;通过外部金属软管将外部料罐和气相管路4连通,实现罐体与外部料罐的内部气压连通,当采用增压装液方式时,通过外部金属软管将外部料罐和顶部进液管路2连通,将气相管路4上的第
三截止阀V2、第三紧急切断阀EV2和顶部进液管路2系统中的第二截止阀V3、第二紧急切断阀EV3打开即可,介质会在压力下自行充入罐体内;当采用增压卸液方式时,通过外部金属软管将外部料罐和底部卸液管路3连通,将气相管路4上的第三截止阀V2、第三紧急切断阀EV2和底部卸液管路3系统中的第一截止阀V1、第一紧急切断阀EV1打开即可,介质会在压力下自行流出罐外。
[0023]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还包括溢流管5,溢流管5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V4;当罐体内液位过高时,可通过溢流管5实现罐体内介质的排出。
[0024]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顶部进液管路2伸入至罐体内顶部,顶部进液管路2的输出端端部设置有用于介质均匀喷淋的喷淋机构;喷淋机构采用喷淋盘或其他实现喷淋效果的机构,在喷淋机构的作用下,使介质经顶部进液管路2均匀分散的自罐体内喷出,能实现装液时让罐体均匀受冷,避免应力集中对罐体造成破坏。
[0025]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气相管路4上设置有第五截止阀V5,第五截止阀V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电磁屏蔽泵(1)、顶部进液管路(2)和底部卸液管路(3),所述顶部进液管路(2)和底部卸液管路(3)均固定安装于罐体上,所述底部卸液管路(3)与罐体内部连通,所述底部卸液管路(3)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V1)和第一紧急切断阀(EV1),所述顶部进液管路(2)与罐体内部连通,所述顶部进液管路(2)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V3)和第二紧急切断阀(EV3),所述电磁屏蔽泵(1)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3)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屏蔽泵(1)的输入端与底部卸液管路(3)的连通点位于第一截止阀(V1)和第一紧急切断阀(EV1)之间,所述电磁屏蔽泵(1)的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2)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屏蔽泵(1)输出端与顶部进液管路(2)的连通点位于第二截止阀(V3)和第二紧急切断阀(EV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带泵罐车管路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晰,于洪峰,温汝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昌骅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