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包括釜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设置于釜体的上表面,所述盖板的右侧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料管,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盖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上端贯穿盖板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下端杆壁对称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往复丝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弹性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投料间歇时间的调整,降低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限性。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是一种用来实现工艺所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的容器。
[0003]现有的用于自动投料的反应釜虽然能够实现自动间歇式投料,但是每次投料间歇时间相同,无法满足用户在加工不同产品时对投料时间的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投料的间歇时间进行调整,一旦在对不同产品进行加工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包括釜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设置于釜体的上表面,所述盖板的右侧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料管,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盖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上端贯穿盖板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下端杆壁对称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往复丝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弹性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封板。
[0007]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固定板、螺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的右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所述螺杆设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且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螺杆的杆壁螺纹连接,且右端与安装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固定板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的右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右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三滑块与固定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三滑块的后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U形板、插杆和第一限位块,所述U形板固定设置于第三滑块的后侧壁,所述U形板的后侧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与插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三滑块的后侧壁开设有插孔,所述固定杆的后侧壁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杆的前端杆壁通过插孔与对应的插槽活动插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插杆的杆壁固定套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端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左端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贯穿下侧的第二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2]优选的,所述插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U形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通过设置有的封板,能够在下料时实现对进料管的下端的间歇式封堵,从而实现间歇式下料,避免一次下料过多影响产品的加工。
[0015]2、该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通过设置有的高度调节机构,能够对封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在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转动的同时改变封板与进料管的接触时间,从而实现对间歇时间的调整。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实现了对投料间歇时间的调整,降低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第三滑块与限位机构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釜体、2盖板、3进料管、4电机、5往复丝杆、6搅拌杆、7第一滑块、8安装板、9弹性伸缩杆、10封板、11第一支撑板、12第一固定板、13螺杆、14第二滑块、15第二支撑板、16第二固定板、17第三滑块、18固定杆、19U形板、20插杆、21第一限位块、22第二限位块、23第一限位杆、24第二限位杆、25旋钮、26弹簧、2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
‑
2,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盖板2,盖板2固定设置于釜体1的上表面,盖板2的右侧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料管3,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4,盖板2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往复丝杆5,往复丝杆5的上端贯穿盖板2并与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往复丝杆5的下端杆壁对称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杆6,往复丝杆5
的杆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的右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上表面通过两个弹性伸缩杆9固定连接有封板10,便于对进料管3的下端管口进行封堵。
[0026]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1、两个第一固定板12、螺杆13和第二滑块14,第一支撑板11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7的右侧壁,两个第一固定板12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的右侧,螺杆13设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板12之间且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板12转动连接,第二滑块14与螺杆13的杆壁螺纹连接,且右端与安装板8的左侧壁固定连接。
[0027]第一滑块7的左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2,第二限位块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限位杆23,第一限位杆23的上端与盖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避免在往复丝杆5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滑块7转动。
[0028]第二滑块14的左端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24,第二限位杆2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板12固定连接,螺杆13的下端贯穿下侧的第二固定板16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5,便于通过旋钮25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固定设置于釜体(1)的上表面,所述盖板(2)的右侧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料管(3),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4),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往复丝杆(5),所述往复丝杆(5)的上端贯穿盖板(2)并与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5)的下端杆壁对称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杆(6),所述往复丝杆(5)的杆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的右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上表面通过两个弹性伸缩杆(9)固定连接有封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1)、两个第一固定板(12)、螺杆(13)和第二滑块(14),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7)的右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2)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的右侧,所述螺杆(13)设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板(12)之间且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板(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4)与螺杆(13)的杆壁螺纹连接,且右端与安装板(8)的左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料可控的自动投料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15)、两个第二固定板(16)和第三滑块(17),所述第二支撑板(15)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7)的右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6)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5)的右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6)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刚,闵建军,顾一飞,蔡建刚,顾玲玲,蒋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清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