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筒灯,包括:灯座,从灯座的底部往上依次设置有光源、透镜和扩散膜,光源、透镜和扩散膜均与灯座可拆卸连接;压环,其外壁与灯座可拆卸连接,压环的内壁开设有适配槽,压环套设在透镜和扩散膜上使得透镜和扩散膜位于适配槽内;外罩,其与灯座可拆卸连接,外罩的内部与灯座的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光源、透镜、扩散膜和压环均位于容纳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光斑分层问题以及筒灯安装过程中透镜和扩散膜容易发生偏移,无法压合,影响装配效率的问题。影响装配效率的问题。影响装配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灯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筒灯。
技术介绍
[0002]筒灯对比传统的白炽灯具有耗电量低,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市面上,为了解决透镜的光斑分层问题,会在透镜上增加扩散膜,但是扩散膜在透镜表面无法进行固定,在安装过程中,透镜和扩散膜容易发生偏移,无法压合,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筒灯,旨在解决透镜的光斑分层和筒灯安装过程中透镜和扩散膜容易发生偏移,无法压合,影响装配效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筒灯,包括:灯座,从上述灯座的底部往上依次设置有光源、透镜和扩散膜,上述光源、上述透镜和上述扩散膜均与上述灯座可拆卸连接;压环,其外壁与上述灯座可拆卸连接,上述压环的内壁开设有适配槽,上述压环套设在上述透镜和上述扩散膜上使得上述透镜和上述扩散膜位于上述适配槽内;外罩,其与上述灯座可拆卸连接,上述外罩的内部与上述灯座的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上述光源、上述透镜、上述扩散膜和上述压环均位于上述容纳空间内。在透镜上设有扩散膜,解决透镜的光斑分层问题。利用压环上的适配槽对透镜和扩散膜的边沿进行初步的限位,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透镜和扩散膜容易晃动、偏移而导致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0005]优选地,上述压环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连接臂,上述连接臂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上述灯座的外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条形凹槽,且在上述灯座内壁面形成第一条形凸起,上述第一条形凸起上开设有与上述第一固定孔相互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固定件依次穿过上述第一固定孔和上述第二固定孔,使得上述压环与上述灯座可拆卸连接。利用压环上的适配槽对扩散膜和透镜的边沿进行初步的限位,然后再利用固定件进行最终的固定,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透镜和扩散膜容易晃动而导致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0006]优选地,上述压环可转动地套设在上述透镜和上述扩散膜上;上述连接臂的下表面设有定位凸起,上述定位凸起位于上述第一固定孔的一侧,上述第一固定孔正对上述第二固定孔时,上述定位凸起抵于上述第一条形凸起的侧壁。利用压环上的适配槽对扩散膜和透镜的边沿进行初步的限位,然后再利用定位凸起的限位和快速定位作用,能够快速将压环的上的第一固定孔转至与第二固定孔的重合的位置,再利用固定件进行最终的固定,能够快速对位,提高安装效率。
[0007]优选地,上述连接臂上开设有卡槽;还包括用于减少炫光的防眩光罩,上述防眩光罩的外侧壁设有与上述卡槽相互对应的卡扣,上述卡扣扣设在上述卡槽内。设有防眩光罩,减少炫光。防眩光罩与压环采用卡扣和卡槽可拆卸安装,安装便利。
[0008]优选地,上述透镜通过支架与上述灯座固定,上述支架包括圆板、环状凸起和弧形凸块,上述弧形凸块和上述环状凸起设置在上述圆板同一侧,上述透镜的底端插设于上述
环状凸起和上述弧形凸块之间。透镜通过支架与灯座固定,透镜的底端插设于所述环状凸起和所述弧形凸块之间,更加稳定,安装时透镜不易晃动。
[0009]优选地,上述支架开设有第三固定孔;上述灯座开设有与上述第三固定孔相互对应的第四固定孔,固定件依次穿过上述第三固定孔和上述第四固定孔,使得上述支架与上述灯座可拆卸连接。支架与灯座通过固定件、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地,上述外罩的内壁设有与上述第一条形凹槽相互对应的第二条形凸起,上述第二条形凸起开设有第五固定孔,上述外罩的套设在上述灯座上,上述第二条形凸起插设于上述第一条形凹槽内,且上述第五固定孔与上述第二固定孔正对。外罩通过第二条形凸起插入到灯座的第一条形凹槽内,安装更加稳定,牢固。第二条形凸起完全插入到第一条形凹槽后,第二固定孔与第五固定孔正对,省去对孔的过程,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用固定件实现外罩和灯座的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地,上述外罩的两侧设有安装弹簧。安装弹簧利用弹簧的伸展特性将灯具安装到天花板上,方便安装与拆卸。
[0012]优选地,上述灯座为一体式散热灯座。一体式散热灯座兼具散热功能的同时,体积小,便于安装。
[0013]本技术一种筒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在透镜上设有扩散膜,解决透镜的光斑分层问题。还设有压环,压环套设在透镜和扩散膜上,压环对透镜和扩散膜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透镜和扩散膜在灯座内发生晃动、偏移,一旦发生晃动、偏移会严重影响后续零件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灯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灯座的另一角度灯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压环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压环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防眩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防眩光罩与压环安装的示意图;
[0027]图12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本技术支架与光源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本技术透镜与支架安装的示意图;
[0030]图15为本技术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为本技术外罩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1
‑
灯座、11
‑
第一条形凹槽、12
‑
第一条形凸起、121
‑
第二固定孔、13
‑
第四固定孔、2
‑
透镜、3
‑
扩散膜、4
‑
压环、41
‑
适配槽、42
‑
连接臂、421
‑
第一固定孔、422
‑
定位凸起、423
‑
卡槽、5
‑
外罩、51
‑
第二条形凸起、511
‑
第五固定孔、52
‑
安装弹簧、6
‑
防眩光罩、61
‑
卡扣、7
‑
支架、71
‑
圆板、72
‑
环状凸起、73
‑
弧形凸块、74
‑
第三固定孔、8
‑
光源。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从所述灯座(1)的底部往上依次设置有光源(8)、透镜(2)和扩散膜(3),所述光源(8)、所述透镜(2)和所述扩散膜(3)均与所述灯座(1)可拆卸连接;压环(4),其外壁与所述灯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环(4)的内壁开设有适配槽(41),所述压环(4)套设在所述透镜(2)和所述扩散膜(3)上使得所述透镜(2)和所述扩散膜(3)位于所述适配槽(41)内;外罩(5),其与所述灯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罩(5)的内部与所述灯座(1)的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光源(8)、所述透镜(2)、所述扩散膜(3)和所述压环(4)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4)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连接臂(42),所述连接臂(42)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21);所述灯座(1)的外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条形凹槽(11),且在所述灯座(1)内壁面形成第一条形凸起(12),所述第一条形凸起(1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421)相互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21),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42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121),使得所述压环(4)与所述灯座(1)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4)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透镜(2)和所述扩散膜(3)上;所述连接臂(42)的下表面设有定位凸起(422),所述定位凸起(42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421)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孔(421)正对所述第二固定孔(121)时,所述定位凸起(422)抵于所述第一条形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庆,许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