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棘韧带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59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骶棘韧带缝合器,包括:第一钳臂,其远端内侧设有立柱;第二钳臂,其与第一钳臂交叉并铰接,第二钳臂的远端设有与立柱相匹配的通孔,且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闭合状态下,立柱穿过通孔;以及锥形头,锥形头可拆卸连接在立柱的自由端,锥形头呈底部具有开口的壳状,锥形头的内壁设有用于连接缝合线的系线圈,锥形头的尖部对着通孔,锥形头具有弹性变形能力,使锥形头在穿过通孔时受到通孔的壁挤压而弹性收缩并在锥形头穿过通孔后恢复原状。该缝合器可伸入到盆腔深部的骶棘韧带,不仅能够缝合到位,而且非常便于医生操作。而且非常便于医生操作。而且非常便于医生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骶棘韧带缝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盆底手术用器械,特别涉及骶棘韧带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盆腔脏器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有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目前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是纠正中盆腔缺陷的重要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效果肯定的优点。由于骶棘韧带位置较深,暴露困难,使得缝合技术难度大,在进行骶棘韧带固定手术的操作中,如何简便、安全有效的缝合骶棘韧带是手术的关键点,手术器械对于方便手术操作至关重要。骶棘韧带固定术需要将阴道或宫颈与骶棘韧带之间进行缝合固定,但是骶棘韧带位于盆腔深部暴露不易,常规的缝针难以缝合到位,而且在进针后取针更加困难,因而给术者的手术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骶棘韧带缝合器,包括:
[0004]第一钳臂,其远端内侧设有立柱;
[0005]第二钳臂,其与第一钳臂交叉并铰接,第二钳臂的远端设有与立柱相匹配的通孔,且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闭合状态下,立柱穿过通孔;以及
[0006]锥形头,锥形头可拆卸连接在立柱的自由端,锥形头呈底部具有开口的壳状,锥形头的内壁设有用于连接缝合线的系线圈,锥形头的尖部对着通孔,锥形头具有弹性变形能力,使锥形头在穿过通孔时受到通孔的壁挤压而弹性收缩并在锥形头穿过通孔后恢复原状。
[0007]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缝合线穿过系线圈或者线头系扣在系线圈上。第一钳臂的远端与第二钳臂的远端配合夹着待缝合的组织。当外力迫使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相对转动时,锥形头会带着缝合线一起穿透待缝合的组织。在穿越通孔的过程中,锥形面受孔壁的挤压而弹性收缩,穿过通孔后锥形头扩张而恢复原状,锥形头无法反向穿过通孔,然后张开钳口,立柱与锥形头分离,取出缝合器带出缝合线。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为锥形孔,其横截面自第二钳臂的内侧向着外侧方向递减。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的位于第二钳臂外侧处的孔口内径小于锥形头在未变形状态下的最大外径。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头的锥面上设有沿其母线方向延伸的缺口。本实施方式的锥形头更具有弹性变形能力。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头的材质为不锈钢、塑料或记忆金属。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钳臂的近端和第二钳臂的近端分别设有用于手指操作的指圈。医生可将手指插入指圈,以单手操作缝合器。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头可拆卸地连接在立柱的自由端。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头通过卡接在立柱的自由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骶棘韧带缝合器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骶棘韧带缝合器的锥形头放大图。
[0017]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18]图4为图3的分解图。
[0019]符号说明:
[0020]第一钳臂1、第二钳臂2、立柱3、通孔4、锥形头5、缺口6、系线圈7、指圈8、连接柱9、安装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请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骶棘韧带缝合器包括第一钳臂1和与第一钳臂1交叉并铰接的第二钳臂2。第一钳臂1的远端内侧设有立柱3,第二钳臂2的远端设有与立柱3相匹配的通孔4。立柱3的一端可焊接固定在第一钳臂1的远端内侧。立柱3与通孔4的相对位置和大小被配置为当两钳臂闭合时,立柱3能够穿过通孔4。
[0023]请参考图1和图2,骶棘韧带缝合器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立柱3的自由端的锥形头5。锥形头5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锥形壳体,与底部相对的是与通孔4相对的尖部,该尖部足够尖,以能够穿透骶棘韧带,同时尖部也足够钝,以防止划伤带缝合部位周围的组织。
[0024]锥形头5被配置为具有弹性变形能力,使锥形头5在穿过通孔4时受到通孔4的壁挤压而弹性收缩并在锥形头5穿过通孔4后恢复原状。举例而言,在材质选择上,锥形头5可以选用医用不锈钢、记忆金属或塑料;在结构上,请参考图2

4,锥形头5的锥面上设有沿其母线方向延伸的缺口6,以此使锥形头5在被通孔4的内壁挤压时具有弹性变形能力。
[0025]请参考图3和图4,锥形头5的内壁设有用于连接缝合线的系线圈7。系线圈7呈闭合的环圈状,其可以焊接或一体形成在锥形头5的内壁。在应用本实施例的缝合器时,缝合线可以穿过系线圈7形成双股,也可以系扣在系线圈7上。
[0026]在利用缝合器缝合骶棘韧带时,第一钳臂1的远端与第二钳臂2的远端配合夹着待缝合的组织。施加外力迫使第一钳臂1与第二钳臂2向闭合方向相对转动,锥形头5会带着缝合线一起穿透待缝合的组织。在穿越通孔4的过程中,锥形面受孔壁的挤压而弹性收缩,穿过通孔4后锥形头5扩张而恢复原状。医生张开钳口,使锥形头5与立柱3分离,这时缝合线已经穿过组织了,再取出缝合器并带出缝合线。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通孔4为锥形孔,其横截面自第二钳臂2的内侧向着外侧方向递减。进一步地,通孔4的位于第二钳臂2外侧处的孔口内径小于锥形头5在未变形状态下的最大外径。通孔4被配置为仅在靠近第二钳臂2外侧的孔口的内径小于锥形头5的最大外径,而锥形通孔4的大部分区域的内径大于锥形部分的外径。当锥形头5穿越通孔4时,锥形头5与通孔4的大部分内壁不会产生摩擦,仅仅在外侧孔口处对锥形头5形成挤压,减少了锥形头5穿越通孔4的阻力。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第一钳臂1的近端和第二钳臂2的近端分别设有用
于手指操作的指圈8。医生可将手指插入指圈8,以单手操作缝合器。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头5内设有带安装孔10的连接柱9,安装孔10接收立柱3的自由端,立柱3与连接柱9卡接。具体而言,立柱3的外壁设有凸部(图中未示出)而安装孔10的内壁设有凹部(图中未示出),或者立柱3的外壁设有凹部(图中未示出)而安装孔10的内壁设有凸部(图中未示出),凸部与凹部凹凸配合。在闭合钳口时,锥形头5穿刺要缝合的组织。当穿透组织并穿过通孔4后,用力张开钳口,使第二钳臂2对锥形头5施加推力,导致凸部与凹部分开,进而使立柱3与锥形头5分离。完全张开钳口后,锥形头5依然位于通孔4的外侧,医生在取出缝合器时将缝合线一并带出。
[00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骶棘韧带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臂,其远端内侧设有立柱;第二钳臂,其与所述第一钳臂交叉并铰接,所述第二钳臂的远端设有与所述立柱相匹配的通孔,且所述第一钳臂与所述第二钳臂闭合状态下,所述立柱穿过所述通孔;以及锥形头,所述锥形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立柱的自由端,所述锥形头呈底部具有开口的壳状,所述锥形头的内壁设有用于连接缝合线的系线圈,所述锥形头的尖部对着所述通孔,所述锥形头具有弹性变形能力,使所述锥形头在穿过所述通孔时受到所述通孔的壁挤压而弹性收缩并在所述锥形头穿过所述通孔后恢复原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棘韧带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锥形孔,其横截面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亮生郑丽君朱维培任琼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