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55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涉及岸坡结构技术领域,以解决水库库岸水土易流失的技术问题;该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包括包括石笼网层、植生毯层以及植被层;石笼网层设于库岸的内侧,石笼网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层石笼网,各层的石笼网靠近库岸的内壁,且由下至上的方向,各层的石笼网的宽度渐小;石笼网层填充有填充料;向靠近石笼网层坡面的方向,填充料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层和淤泥层,混合层包括混合于一起的石块和垃圾;植生毯层锚固在石笼网层的坡面上,植被层设于植生毯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成本低,并具有较好的防水土流失效果。并具有较好的防水土流失效果。并具有较好的防水土流失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


[0001]本技术水利工程
,具体的,涉及一种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0003]在江河水体的流动过程中,随着水体以及雨水的冲刷,水体可能会带走江河两边的泥土,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会造成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目前一般是通过在河岸两侧浇筑混凝土,或者铺设混凝土砖的方式来避免水土流失。
[0004]然而,浇筑混凝土或者铺设混凝土砖对于坡度进90
°
的库岸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以对库岸具有较好的防冲刷效果效果。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包括石笼网层、植生毯层以及植被层;
[0008]所述石笼网层设于库岸的内侧,所述石笼网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层石笼网,各层的所述石笼网靠近所述库岸的侧壁,且由下至上的方向,各层所述的石笼网的宽度渐小;
[0009]所述石笼网层内填充有填充料;向靠近所述石笼网层坡面的方向,所述填充料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层和淤泥层,所述混合层包括混合于一起的石块和垃圾;
[0010]所述植生毯层锚固在所述石笼网层的坡面上,所述植被层设于所述植生毯层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库岸的长度方向平行,各所述阻挡件沿所述植生毯层的坡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阻挡件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植生毯层的坡度方向正交,且各所述阻挡件由所述混合层延伸至所述植被层。
[0012]进一步的,各所述阻挡件包括内层网和表层网,以及连接在所述内层网和所述表层网之间的若干连接杆;
[0013]所述内层网由所述混合层的顶面延伸至所述淤泥层的顶面,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植生毯层,所述表层网由所述植生毯层的顶面延伸至所述植被层的表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网和所述表层网分别包括外框,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框的各侧壁之间的隔网。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网的外框的底面上固设有若干插杆,各所述插杆插装固定在所述混合层内;
[0016]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表层网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可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外螺纹上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表层网抵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淤泥层内埋设有若干供水管,各所述供水管沿所述库岸的长度方
向延伸,且各所述供水管上分别开设有若干透水孔;
[0018]各所述供水管的一端均连通设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伸入所述库岸旁的水体内。
[0019]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层包括混合于一起的土壤、肥料和植物种子。
[0020]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层的厚度在30cm以上。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22]本技术提供的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由石笼网层、植生毯层以及植被层组成,其中,石笼网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层石笼网,各层的石笼网靠近库岸的侧壁,且由下至上的方向,各层的石笼网的宽度渐小,也即是可由该石笼网层在库岸内壁形成坡度合适的基础。而且通过在石笼网内填充混合层和淤泥层,其中,混合层包括石块和垃圾,相比于混凝土,石块和垃圾具有较低的成本,而通过在混合层上覆盖淤泥层,一方面淤泥层能够进入石块和垃圾之间的间隙内,另一方面,淤泥还能够为植被提供营养,促进植被生长,使植被能够具有较好的固土效果,再一方面,植被的生长还能美化环境。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层网和表层网结构的接收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挡件的结构示意简图。
[0028]图中:100

石笼网层,110

混合层,120

淤泥层;200

植生毯层,300

植被层,400

阻挡件,410

内层网,420

连接杆,430

表层网,440

外框,450

隔网,460

插杆,470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参考图1所示,该护岸结构包括石笼网层100、植生毯层200以及植被层300;其中,石笼网层100设于库岸的内侧,石笼网层100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层石笼网,各层的石笼网靠近库岸的侧壁,且由下至上的方向,各层的石笼网的宽度渐小;石笼网层100内填充有填充料;向靠近石笼网层100坡面的方向,填充料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层110和淤泥层120,混合层110包括混合于一起的石块和垃圾;植生毯层200锚固在石笼网层100的坡面上,植被层300设于植生毯层200上。
[0031]也即是说,本实施例的护岸结构中,石笼网层100被布置成截面为近似的直角三角形的结构,该石笼网层100的一个直角面与库岸内侧的底面贴合,该石笼网层100的另一个直角面与库岸的壁面贴合,该石笼网层100的坡面朝向上,植生毯层200及植被层300设置在该石笼网层100的斜坡面上。
[0032]其中,向靠近石笼网层100坡面的方向,也即是在三角形的截面中,由两个直角边的交点到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垂线的方向,如图中的A向,需要说明的是,该方向并不绝对
限制于此,只要大致符合该方向即可。
[0033]本实施例的护岸结构,首先,通过由石笼网及填充在石笼网内的石块及垃圾,构成斜坡的基础,相比于通过削坡产生斜坡基础,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减少土地占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相比于由石块及混凝土浇筑出该斜坡,本实施例的方案具有较低的成本,而且,能够处理一部分固体垃圾,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0034]其次,通过在混合层110的表面覆盖淤泥层120,一方面,淤泥能够对石块和垃圾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使石笼网更稳固,另一方面,淤泥还能够为植被提供丰富的营养,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石笼网层(100)、植生毯层(200)以及植被层(300);所述石笼网层(100)设于库岸的内侧,所述石笼网层(100)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层石笼网,各层的所述石笼网靠近所述库岸的侧壁,且由下至上的方向,各层所述的石笼网的宽度渐小;所述石笼网层(100)内填充有填充料;向靠近所述石笼网层(100)坡面的方向,所述填充料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层(110)和淤泥层(120);所述植生毯层(200)锚固在所述石笼网层(100)的坡面上,所述植被层(300)设于所述植生毯层(2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阻挡件(400);所述阻挡件(40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库岸的长度方向平行,各所述阻挡件(400)沿所述植生毯层(200)的坡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阻挡件(400)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植生毯层(200)的坡度方向正交,且各所述阻挡件(400)由所述混合层(110)延伸至所述植被层(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库库岸防水土流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阻挡件(400)包括内层网(410)和表层网(430),以及连接在所述内层网(410)和所述表层网(430)之间的若干连接杆(420);所述内层网(410)由所述混合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占辉董文鹏霍巧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黄壁庄水库事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