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45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包括多个托轮组,所述托轮组为延承插口管道轴线垂直方向设置的托轮机构组成,所述托轮机构设置于运输中承插口管道轴向两侧,所述托轮机构为主动托轮机构或从动托轮机构,所述托轮组包括一个主动托轮机构和一个从动托轮机构、或者包括两个主动托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托轮组中托轮自身原地旋转,可调整托轮体的转速和托轮体角度匹配球墨铸管的转速和轴向移动速度,提高了球墨铸管运输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球墨铸在清理和喷涂时的作业时间和作业效率。业效率。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承插口管道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球墨铸管生产中,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喷涂等处理工作,球墨铸管作为一种承插口管道,由于其质量重、体积大,且承口与管壁间具有一定的弧度设计,使得其清洁或喷涂处理过程中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当需要对球墨铸管进行外壁清理时,需要在生产线特定位置设置可离线运输球墨铸管的运输车,运输球墨铸管轴向离线到外壁清理“房间”内进行抛丸外壁清理,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清理作业的不连续性,运输球墨铸管离线到回线的时间比较长,生产效率极低,且占地面积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托轮传动装置运输球墨铸管,由于承口在通过托轮时会产生高度差,使球墨铸管发生颠簸,球墨铸管不仅很容易掉落,不断的颠簸震荡还容易缩短运输装置的使用寿命或造成运输装置工件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传输稳定的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包括多个托轮组,所述托轮组为延承插口管道轴线垂直方向设置的托轮机构组成,所述托轮机构设置于运输中承插口管道轴向两侧,所述托轮机构为主动托轮机构或从动托轮机构,所述托轮组包括一个主动托轮机构和一个从动托轮机构、或者包括两个主动托轮机构;
[0005]所述主动托轮机构包括:主动轮、托轮支撑装置和托轮驱动装置,托轮可转动设置于托轮支撑装置上部,所述托轮驱动装置驱动托轮旋转,所述托轮与运输中的承插口管道接触,驱动承插口管道延管道轴向转动;
[0006]所述从动托轮机构包括:从动轮和托轮支撑装置,所述托轮可旋转设置于托轮支撑装置上部,与运输中的承插口管道接触;
[0007]所述托轮组中过托轮中心点垂直于水平面的立面A与承插口管道轴线设置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大于0
°
小于90
°

[0008]所述托轮组延承插口管道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设置间隔N小于等于1/3 承插口管道定尺长度L。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托轮组中托轮形状为圆饼型或球体,端部为弧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轮端部套设为圆环形弹性材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托轮在过托轮中心与立面A垂直的立面上的投影端部为弓形,所述弓形的高H≥1/2(承口外径D

插口外径d)。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承插口管道工件轴向运输速度V≤1m/s。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托轮宽度大于等于50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α大于80
°
小于90
°

[0015]一种承插口管道外表面处理系统,包括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承插口管道外表面处理装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承插口管道外表面处理装置为外壁清理装置或外壁喷涂装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承插口管道工件轴向运输速度0m/s<V≤0.2m/s。
[0018]本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9]1、实现承插口管道以托轮的形式完成轴向运输;
[0020]2、降低承插口管道承口插口间梯台在轴向运输过程中跳动造成的管道损伤;
[0021]3、提高大型管道工件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装置的影响,提高运输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2]4、实现承插口管道工件在运输过程中绕工件轴心旋转与轴向运输同时运动;
[0023]5、实现承插口管道工件不下线外壁处理。
[0024]本技术托轮组中托轮自身原地旋转,可调整托轮体的转速和托轮体角度匹配球墨铸管的转速和轴向移动速度,提高了球墨铸管运输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球墨铸在清理和喷涂时的作业效率和缩短作业时间。
[0025]球墨铸铁管放置在纵向排列的托轮组上,通过主动托轮和从动托轮的转动实现球墨铸管的转动同时轴向运输,多组托轮转速变频可调,以实现不同规格球墨铸管的轴向移动速度,匹配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本技术通过托轮设计克服了承插口管道运输过程中承口“大头”起伏造成的震动,使承插口管道在运输过程中有起伏无震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主动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主动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时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立面A与管道轴线夹角示意图1;
[0031]图6为本技术立面A与管道轴线夹角示意图2;
[003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0034]其中,1代表主动轮、2代表从动轮、3代表防护罩、4代表托轮、5 代表外壁清理机、6代表承插口管道、7代表托轮支撑装置、8代表托轮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6]如图1

4所示,一种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包括多个托轮组,所述托轮组为延承插口管道6轴线垂直方向设置的托轮机构组成,所述托轮机构设置于运输中承插口管道6轴向两侧,所述托轮机构为主动托轮机构或从动托轮机构,所述托轮组包括一个主动托轮
机构和一个从动托轮机构、或者包括两个主动托轮机构;
[0037]所述主动托轮机构包括:主动轮1、托轮支撑装置7和托轮驱动装置8,主动轮1可转动设置于托轮支撑装置7上部,所述托轮驱动装置8为减速电机,驱动托轮旋转,所述主动轮1与运输中的承插口管道6接触,驱动承插口管道6延管道轴向转动;
[0038]所述从动托轮机构包括:从动轮2和托轮支撑装置7,所述从动轮2 可旋转设置于托轮支撑装置7上部,与运输中的承插口管道6接触;
[0039]所述托轮组中过托轮4中心点垂直于水平面的立面A与承插口管道6 轴线设置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大于0
°
小于90
°

[0040]所述托轮组延承插口管道6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设置间隔N小于等于 1/3承插口管道6定尺长度L。
[0041]所述托轮组中托轮4形状为圆饼型或球体,端部为弧面。所述托轮4 端部套设为圆环形弹性材料。所述托轮4在过托轮中心与立面A垂直的立面上的投影端部为弓形,所述弓形的高H≥1/2(承口外径D

插口外径d)。所述承插口管道6工件轴向运输速度V≤1m/s。所述托轮4宽度大于等于 50mm。所述夹角α大于80
°
小于90
°

[0042]承插口管道6外表面处理装置为外壁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插口管道轴向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托轮组,所述托轮组为延承插口管道轴线垂直方向设置的托轮机构组成,所述托轮机构设置于运输中承插口管道轴向两侧,所述托轮机构为主动托轮机构或从动托轮机构,所述托轮组包括一个主动托轮机构和一个从动托轮机构、或者包括两个主动托轮机构;所述主动托轮机构包括:主动轮、托轮支撑装置和托轮驱动装置,托轮可转动设置于托轮支撑装置上部,所述托轮驱动装置驱动托轮旋转,所述托轮与运输中的承插口管道接触,驱动承插口管道延管道轴向转动运动和旋转;所述从动托轮机构包括:从动轮和托轮支撑装置,所述托轮可旋转设置于托轮支撑装置上部,与运输中的承插口管道接触;所述托轮组中过托轮中心点垂直于水平面的立面A与承插口管道轴线设置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大于0
°
小于90
°
;所述托轮组延承插口管道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设置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增辉蒿润涛唐永祥龚瀚涛郝睿王延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