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及使用其的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097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包括:中轴管、膨胀体和多组支撑叶片,多组所述支撑叶片沿所述中轴管的轴向均匀布置;其中,每组所述支撑叶片的数量大于两个,且沿所述中轴管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所述支撑叶片通过折叠轴扣分别与所述中轴管、膨胀体转动连接,通过所述支撑叶片的旋转开合控制所述膨胀体的撑开程度;在所述膨胀体撑开后,需植入的骨粒经所述中轴管进入所述椎间融合装置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融合装置可以沿着导丝进入椎间预定位置,不需肉眼下或者扩大通道进行操作,减少了肌肉组织分离,减小创伤、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旋转撑开植骨空间更大,植骨量增大,显著提高椎间融合率。显著提高椎间融合率。显著提高椎间融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及使用其的治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及使用其的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人类生活习惯以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脊柱相关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重要疾病。该疾病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临床医师大多采用椎间盘切除后椎间融合装置植骨融合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且也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0003]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通道或内镜下手术在脊柱外科相关疾病中的逐渐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以及患者倾向于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但微创手术技术又大多采用通道辅助下缩小手术操作空间或者在内窥镜辅助下的方式开展相关手术操作,其有限的通道直径在为患者带来更小创伤的同时,也限制了传统椎间融合装置在该手术方式下的应用,导致了部分患者椎间隙无法完全撑开,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椎间高度支持。因此可撑开或可膨胀等可调高度椎间融合装置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该产品在植入前,其直径较小,可通过通道或内镜的狭小空间并植入椎间隙,并在植入后,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产品在体内环境下进行撑开或膨胀,最终实现椎间隙高度有效恢复并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的目的。
[0004]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产品进行分析后发现,现有的产品设计需要在肉眼下或者大通道下放置,分离背部肌肉组织,失去真正微创的意义,同时也增加了手术时间;大多双面不均匀撑开、植骨空间较小;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椎间孔镜下植骨。
[0005]目前,PELIF,Endo/>‑
LIF等新型脊柱微创技术保留脊柱的后方结构完整,保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用微小的创伤实现椎间盘的切除与减压;但减压后椎间的融合固定,往往需要配合后方经皮椎弓根螺钉,往往需要另开通道增加额外后路创伤、变更体位及其麻醉方式。椎体间固定、融合往往是独立分开的,不能一站式完成。
[0006]此外,专利技术人前期申请的专利CN 111839830 A中公开了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包括驱动撑开结构、融合体、结合体和可固定装置;驱动撑开结构包括驱动螺杆、撑开体和推进组件;融合体的中心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柱状轴槽;驱动撑开结构设置在柱状轴槽中并能够沿着柱状轴槽的轴向滑动;驱动螺杆用于通过推进组件驱动撑开体在柱状轴槽中沿着柱状轴槽的轴向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撑开体由未撑开状态变化为已撑开状态;撑开体在已撑开状态时使椎间融合器向四面撑开且体积变大。但是该融合器装置的撑开结构复杂,植骨空间小,且撑开大小不易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及使用其的治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包括:中
轴管、膨胀体和多组支撑叶片,多组所述支撑叶片沿所述中轴管的轴向均匀布置;其中,每组所述支撑叶片的数量大于两个,且沿所述中轴管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所述支撑叶片通过折叠轴扣分别与所述中轴管、膨胀体转动连接,通过所述支撑叶片的旋转开合控制所述膨胀体的撑开程度;在所述膨胀体撑开后,需植入的骨粒经所述中轴管进入所述椎间融合装置内。
[0009]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轴扣设置有旋转中心,沿所述折叠轴扣的弧形边缘设置有高度逐渐增加的滑台,通过所述滑台行程长度控制所述膨胀体的撑开程度。
[0010]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轴管包括中轴管体部,所述中轴管体部设置有中轴管头端和中轴管尾端,所述中轴管体部的内部为供导丝穿过的中空的自导向通道,所述自导向通道位于所述中轴管尾端处为中空内六角,所述中空内六角与植骨套筒或旋入把持器配合。
[0011]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轴管体部上设置有多个植骨小窗,所述多个植骨小窗沿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叶片的间隙均匀布置,所述骨粒经所述多个植骨小窗进入所述椎间融合装置内。
[0012]可选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支撑叶片的数量为六个,间隔60
°
设置;或,每组所述支撑叶片的数量为八个,间隔45
°
设置。
[0013]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膨胀体为与所述中轴管同心设置的管状结构。
[0014]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折叠轴扣上均设置有一所述滑台,所述滑台的行程长度的8mm、10mm或12mm。
[0015]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膨胀体远离所述中轴管头端的一端对称设置的两旋转门轴,通过两所述旋转门轴分别转动地连接有一固定叶片,每个所述固定叶片上设置有一固定孔。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可以沿着导丝进入椎间预定位置,不需肉眼下或者扩大通道进行操作,减少了肌肉组织分离,减小创伤、同时缩短手术时间。
[0019](2)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中通过多组支撑叶片旋转可四面撑开膨胀体,该撑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最主要的是,在扩大了植骨空间的同时,还增加了骨融合率,此外,还可通过控制支撑叶片的旋转程度控制植骨空间的大小。此外,不同于以往椎间融合装置在放置前就已经植骨完成,融合器导入后,可在镜下直视状态进行植骨操作,可以进行精准植骨,控制植骨量,亦可控制植骨颗粒的分布,减少对神经的继发压迫。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未撑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已撑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撑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未撑开)的尾端俯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已撑开)的尾端俯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的撑开原理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的撑开及植骨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的使用效果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的植骨空间示意图。
[0030]图10为现有技术中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的植骨空间示意图。
[0031]其中,图中附图标记为:1、中轴管;2、膨胀体;3、旋转门轴;4、固定叶片;5、支撑架片;6、折叠轴扣;7、导丝;8、滑台;9、中轴管头端;10、中轴管体部;11、中轴管尾端;12、植骨小窗;13、中空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管(1)、膨胀体(2)和多组支撑叶片(5),多组所述支撑叶片(5)沿所述中轴管(1)的轴向均匀布置;其中,每组所述支撑叶片(5)的数量大于两个,且沿所述中轴管(1)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所述支撑叶片(5)通过折叠轴扣(6)分别与所述中轴管(1)、膨胀体(2)转动连接,通过所述支撑叶片(5)的旋转开合控制所述膨胀体(2)的撑开程度;在所述膨胀体(2)撑开后,需植入的骨粒经所述中轴管(1)进入所述椎间融合装置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轴扣(6)设置有旋转中心(14),沿所述折叠轴扣(6)的弧形边缘设置有高度逐渐增加的滑台(8),通过所述滑台(8)行程长度控制所述膨胀体(2)的撑开程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管(1)包括中轴管体部(10),所述中轴管体部(10)设置有中轴管头端(9)和中轴管尾端(11),所述中轴管体部(10)的内部为供导丝(7)穿过的中空的自导向通道,所述自导向通道位于所述中轴管尾端(11)处为中空内六角(13),所述中空内六角(13)与植骨套筒(15)或旋入把持器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