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占营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089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包括触点系统、电磁系统和手动操作机构,所述触点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动触头的一端铰接有绝缘横杆,所述电磁系统包括衔铁,所述衔铁与绝缘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横杆靠近衔铁的一端设有销轴,所述衔铁正下方设有铁芯及电磁线圈,所述手动操作机构包括限位件和操作部,形成操作部控制限位件运动并与衔铁相抵触或远离衔铁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驱动装置由远程程序控制的设备在检修维护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使设备上电运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在电路保护装置领域具有良好前景。具有良好前景。具有良好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冶炼、煤炭、化工、电厂、轻工等行业当中,很多工程机械和设备的驱动装置都由电力驱动,而且常常由远程程序控制启动。
[0003]在设备检修和维护过程中,远程集控中心的人员由于不清楚设备的状态,容易发生误操作导致使设备上电运行,此时极大可能会对正在设备上面检修的维护人员造成机械或触电伤害,严重情况下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驱动装置由远程程序控制的设备在检修维护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使设备上电运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
[0005]其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包括触点系统和用于控制触点系统闭合或断开的电磁系统,所述触点系统包括静触头和与静触头配合使用的动触头,形成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连通或分断电路的结构,所述静触头上设有第一接线柱,所述动触头上设有第二接线柱,所述动触头上设有用于复位动触头的弹性件,所述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一端铰接有绝缘横杆;
[0007]所述电磁系统包括衔铁,所述衔铁与绝缘横杆远离动触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横杆靠近衔铁的一端设有销轴,所述销轴固定,所述绝缘横杆与销轴转动连接,所述衔铁正下方设有铁芯及电磁线圈,形成电磁线圈通电后,通过铁芯吸附衔铁下压使绝缘横杆上顶,推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电磁线圈断电后,弹性件的反作用力和绝缘横杆的自重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的结构;
[0008]还包括手动操作机构,所述手动操作机构包括用于阻挡衔铁运动的限位件和用于手动控制限位件的操作部,形成操作部控制限位件运动并与衔铁相抵触或远离衔铁的结构。
[0009]优选的,还包括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若干用于限定并反映限位件与操作部的极限运动位置的第一智能限位传感器组、用于限定并反映衔铁与绝缘横杆的极限运动位置的第二智能限位传感器组,还包括与第一智能限位传感器组和第二智能限位传感器组配合使用的信号接收和发射器,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器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触点系统还包括用于容纳静触头和动触头接触部位的真空灭弧室。
[0011]优选的,所述触点系统和电磁系统一体设置为真空接触器。
[0012]优选的,所述绝缘横杆靠近衔铁的一端设置为绝缘部,所述衔铁固定连接在绝缘
部上,所述销轴与绝缘部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为摇把状结构,所述操作手柄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操作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杆状结构,所述限位件远离衔铁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远离转轴的一端设有弹簧式定位锁,形成当操作手柄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按动弹簧式定位锁锁定操作手柄,再次按动弹簧式定位锁释放操作手柄的结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包括触点系统,接入设备动力驱动装置的供电线路,还包括电磁系统,用于控制触点系统闭合或断开,还包括手动操作机构,与电磁系统联动,通过机械控制部分和电气组合联动来控制设备的驱动装置,防止一些驱动装置由远程程序控制的设备在检修维护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使设备上电运行,造成人员伤亡,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0018]2.本技术通信系统的设置,将本技术的机械控制部分的运动状态远程传输至中央处理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防止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0]图2是本技术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指示灯模组的结构图。
[0022]其中:静触头1、第一接线柱101、动触头2、第二接线柱201、弹性件202、绝缘横杆203、绝缘部204、销轴205、衔铁3、限位件4、操作手柄501、转轴502、转盘503、第一智能限位传感器601、第二智能限位传感器602、第三智能限位传感器603、第四智能限位传感器604、第五智能限位传感器605、第六智能限位传感器606、第七智能限位传感器607、第八智能限位传感器608、第九智能限位传感器609、信号接收和发射器8、弹簧式定位锁9、铁芯10、电磁线圈11、真空灭弧室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安装在设备动力驱动装置的前端,用于设备的电路安全保护。包括触点系统,接入设备动力驱动装置的供电线路,使本技术串联在驱动电机的电路中;还包括电磁系统,用于控制触点系统闭合或断开;还包括手动操作机构,与电磁系统联动,用于现场检修维护人员控制设备供电线路的通断。通过本技术的机械控制部分和电气组合联动来控制设备的驱动装置,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0025]包括带有底座的机壳,所述机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设备驱动装置的外壳上。所述触点系统、电磁系统均设置在机壳内部,机壳上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
[0026]所述触点系统包括静触头1和与静触头1配合使用的动触头2,形成所述静触头1和
所述动触头2连通或分断电路的结构,触头材料一般用铜、锑、锇等合金制成。所述静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线柱101,所述第一接线柱101用于连接设备驱动装置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线,所述动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线柱201,所述第二接线柱21用于连接设备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电源线;所述动触头2上设有用于复位动触头2的弹性件202,所述弹性件202包括但不限于弹片、扭簧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02设置为一弹簧,所述弹簧套在动触头2上,所述弹簧一端与动触头2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机壳相抵触,当所述静触头1和所述动触头2闭合时,弹簧压缩,当所述静触头1和所述动触头2断开时,弹簧带动动触头2使其复位。所述动触头2远离静触头1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绝缘横杆203,用于传递力矩控制动触头2运动。
[0027]所述电磁系统包括衔铁3、铁芯10以及与衔铁3和铁芯10配合使用的电磁线圈11,所述衔铁3与绝缘横杆203远离动触头2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绝缘横杆203靠近衔铁3的一端设有销轴205,所述销轴205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机壳上,所述绝缘横杆203与销轴205转动连接,所述铁芯10及电磁线圈11设置在衔铁3的正下方。
[0028]当电磁线圈11通过控制回路接通控制电压(一般为额定电压)时,电磁线圈11产生电磁力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包括触点系统和用于控制触点系统闭合或断开的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系统包括静触头(1)和与静触头(1)配合使用的动触头(2),形成所述静触头(1)和所述动触头(2)连通或分断电路的结构,所述静触头(1)上设有第一接线柱(101),所述动触头(2)上设有第二接线柱(201),所述动触头(2)上设有用于复位动触头(2)的弹性件(202),所述动触头(2)远离静触头(1)的一端铰接有绝缘横杆(203);所述电磁系统包括衔铁(3),所述衔铁(3)与绝缘横杆(203)远离动触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横杆(203)靠近衔铁(3)的一端设有销轴(205),所述销轴(205)固定,所述绝缘横杆(203)与销轴(205)转动连接,所述衔铁(3)正下方设有铁芯(10)及电磁线圈(11),形成电磁线圈(11)通电后,通过铁芯(10)吸附衔铁(3)下压使绝缘横杆(203)上顶,推动动触头(2)与静触头(1)接触,电磁线圈(11)断电后,弹性件(202)的反作用力和绝缘横杆(203)的自重使动触头(2)与静触头(1)断开的结构;还包括手动操作机构,所述手动操作机构包括用于阻挡衔铁(3)运动的限位件(4)和用于手动控制限位件(4)的操作部,形成操作部控制限位件(4)运动并与衔铁(3)相抵触或远离衔铁(3)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人员伤害事故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若干用于限定并反映限位件(4)与操作部的极限运动位置的第一智能限位传感器组、用于限定并反映衔铁(3)与绝缘横杆(203)的极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营
申请(专利权)人:张占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