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071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属于火力发电厂轴端漏汽回热设备领域。包括轴端漏气加热器,其一侧通过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电蝶阀、抽气风机、止回阀连接至排气装置,另一侧通过第一支路连接至凝汽器热井疏水口,所述第一支路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截止阀、疏水器、第二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轴端漏汽回热设备疏水与凝汽器内部的真空密封问题,减少了除盐水、原水及热水的排放,减缓了除盐水制水系统的老化速度,提高了整体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备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备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厂轴端漏汽回热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保持机组运行背压稳定,需对汽轮机轴端进行密封以维护内部压力,高温轴端漏汽抽至加热器回热利用,该冷凝水应经多级水封回收至凝汽器热井,因多级水封的设计问题不能实现大气状态的系统与真空

5KPa.a的热井分隔开,会破坏凝汽器真空环境,使机组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冷凝水回水必须一直处于外排状态,该排水量每小时为3.6~4.0t/h,温度40.5℃,排水量较大,每年排掉了约3万吨高品质除盐水,存在较大生产浪费现象;同时,也会导致机组补水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热损失,热耗损约多烧500吨标煤;另外,需要盐水制水系统每年多运行1000余小时,存在多消耗原水与药剂,加快设备老化速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以实现轴端漏汽回热设备疏水与凝汽器内部真空系统的密封。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包括轴端漏气加热器,其一侧通过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电蝶阀、抽气风机、止回阀连接至排气装置,另一侧通过第一支路连接至凝汽器热井疏水口,所述第一支路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截止阀、疏水器、第二截止阀。
[0006]可选的,所述轴端漏气加热器上连接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通过与轴端漏气加热器相连的截止阀连接数设置无压放水母管。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支路对称地设置有两条。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路上海并联有连接至无压放水母管的旁路,所述旁路上设有第三截止阀。
[0009]可选的,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止回阀之间设有连接至无压放水母管的第三支路。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均为DN40截止阀。
[0011]可选的,所述疏水器为DN40疏水器。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三截止阀为DN40截止阀。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在轴端漏汽回热设备系统上,增加一支路引接凝汽器热井上部位置,在该支路上安装自动浮球式疏水器,疏水器腔室内存有积水后浮球浮起,打开出水口开始排水,水位下降后浮球关闭出水口,前、后设置两台真空截止阀,旁路外排设置一台DN40真空截止阀,初期初过旁路外排,正常后通自动浮球式疏水器排至凝汽器热井疏水口。预计每年可节约3万吨除盐水,4.61万吨原水,节约60万元;可以少排3万40.5℃热水,节约500吨标
煤;综上所述,完成该技术创新后,年产生70万元的综合效益。
[001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排气装置1、止回阀2、抽气风机3、入口电蝶阀4、轴端漏气加热器5、第一截止阀6、疏水器7、第二截止阀8、第三截止阀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2]请参阅图1,为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包括轴端漏气加热器5,其一侧通过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5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电蝶阀4、抽气风机3、止回阀2连接至排气装置1,另一侧通过第一支路连接至凝汽器热井疏水口,所述第一支路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5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截止阀6、疏水器7、第二截止阀8。
[0023]可选的,所述轴端漏气加热器5上连接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通过与轴端漏气加热器5相连的截止阀连接数设置无压放水母管;所述第二支路对称地设置有两条;所述第一支路上海并联有连接至无压放水母管的旁路,所述旁路上设有第三截止阀9;所述排气装置1与所述止回阀2之间设有连接至无压放水母管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截止阀6、第二截止阀8均为DN40截止阀;所述疏水器7为DN40疏水器;所述第三截止阀9为DN40截止阀。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端漏气加热器,其一侧通过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电蝶阀、抽气风机、止回阀连接至排气装置,另一侧通过第一支路连接至凝汽器热井疏水口,所述第一支路沿远离该轴端漏气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截止阀、疏水器、第二截止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漏气加热器上连接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通过与轴端漏气加热器相连的截止阀连接数设置无压放水母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端漏汽回热疏水回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对称地设置有两条。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罡北彭宏柯端军张杰刘轶刘卫东孙铭健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涪陵区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