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30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1
本申请示出了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包括:前面板、镜头、连接管和主机板模块;镜头位于前面板和主机板模块之间;前面板连接镜头的透镜端,主机板模块连接镜头的尾端,前面板和主机板模块通过单根连接管连接。本申请示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连接管采用单支柱设计并对镜头通光孔采用偏心设计,增大了使用者的手部操作空间;同时,通过在前面板上设置发光器件,便于确定相机位置;设置有切换按钮以能够切换工作模式,便于现场操作;设置有合焦提示灯,以实现现场单人操作;将储能电容放入连接管内,以减薄前面板厚度。减薄前面板厚度。减薄前面板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


[0001]本申请涉及数字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

技术介绍

[0002]人和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数据采集分析是近年来运用机器视觉的重要课题,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技术分析、教学实验研究、理疗康复工程、广电动画制作、虚拟现实、人机工效、机械仿生、工业机器人等等诸多领域。光学动作捕捉是近些年来机器视觉应用的典型代表。动作捕捉是实时地准确测量、记录物体在真实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或姿态,并在虚拟三维空间中的重建每一时刻运动状态的技术。光学运动捕捉是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由多个高速相机从不同角度对目标物体特征点的监视和跟踪,由此来进行动作捕捉的技术。
[0003]现有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通常由在标定过中需要进行现场调试,调试过程中,现有三维运动捕捉相机的多支柱结构设计对阻碍人工操作的操作空间,由于支柱的遮挡,导致用户在对镜头焦距、光圈等参数进行调整时操作体验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能够在用户对镜头焦距、光圈等参数进行调整时提高用户操作体验。
[0005]本申请示出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所述相机包括:前面板、镜头、连接管和主机板模块;所述镜头位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主机板模块之间;所述前面板连接镜头的透镜端,所述主机板模块连接所述镜头的尾端,所述前面板和所述主机板模块通过单根连接管连接。采用本实施方式,通过单根连接管的设计,使镜头的其余三面没有连接管的遮挡,便于用户手部对光圈及对焦环进行操作。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一镜头通孔,所述镜头的透镜端通过所述第一镜头通孔进行摄像。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通孔采用偏心设计。采用本实施方式,使第一镜头通孔与单根连接管形成稳定的结构,在便于用户手部对光圈及对焦环进行操作的同时,能够保证相机结构的稳定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前面板远离所述镜头的边缘一侧。采用本实施方式,连接管的位置设置与偏心设计的第一镜头通孔能够形成稳定的结构,且连接管置于前面板底部位置,对用户手部对光圈及对焦环进行操作的影响较小。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靠近所述镜头一侧边缘高度高于所述主机板模板靠近所述镜头一侧边缘高度。采用本实施方式,前面板、连接管以及主机板模块形成直角梯形结构,能够增加本申请示出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的稳定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为数码管或自发光LED屏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数码管或自发光LED管作为标识,以在多个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同时工作时,提升现场设备的寻找效率。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储能电容;所述发光器件通过所述储能电容与所述主机板模块连接。采用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储能电容设计在连接管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储能电容设置在前面板中导致前面板过厚的问题,能够降低设备的整体重量,有利于设备的固定并提高稳定度。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内还设置有连接线,所述发光器件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主机板模块连接,以使所述发光器件显示标号。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前面板、连接管以及主机板模块形成良好的连接体系,以使发光器件发光,以在多个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同时工作时,提升现场设备的寻找效率。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板模块上设置有切换按钮,所述切换按钮用于切换原点输出工作模式和坐标点输出工作模式。采用本实施方式,方便现场进行调图对比,以提升标定效率。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按钮采用透光设计,所述切换按钮下层还设置有彩色状态灯,用于根据所述彩色状态灯指示所述三维运动捕捉相机的工作状态。采用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彩色状态灯设置成合焦提示灯,实现现场单人操作。
[0015]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对连接管采用单支柱设计并对镜头通光孔采用偏心设计,增大了使用者的手部操作空间;同时,通过在前面板上设置发光器件,便于确定相机位置;设置有切换按钮以能够切换工作模式,便于现场操作;设置有合焦提示灯,以实现现场单人操作;将储能电容放入连接管内,以减薄前面板厚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三维运动捕捉相机正视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基于本申请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0021]应当理解,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
外的顺序实施。
[0022]本申请示出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中的光学运动捕捉。光学运动捕捉是通过对目标上特定的光点的监视和跟踪来完成运动捕捉的任务。对于空间内的任意一点,只要它能同时被两台摄像机所见,则根据同一瞬间两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和相机参数,即可确定这一时刻该点的空间位置,当相机以足够高的速率连续拍摄时,从图像序列中可以得到该点的运动轨迹。
[0023]在进行光学运动捕捉时,常需要对三维运动捕捉相机进行现场调试,通过合适的结构设计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调试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0024]现有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常采用多支柱的中心式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由于多支柱阻挡散热,且影响用户手部操作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散热能力差,操作不便利的问题。
[002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示出了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正视图,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侧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相机包括:前面板1、镜头2、连接管3和主机板模块4;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1包括第一镜头通孔11,所述镜头2的透镜端通过所述第一镜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包括:前面板(1)、镜头(2)、连接管(3)和主机板模块(4);所述镜头(2)位于所述前面板(1)和所述主机板模块(4)之间;所述前面板(1)连接镜头(2)的透镜端,所述主机板模块(4)连接所述镜头(2)的尾端,所述前面板(1)和所述主机板模块(4)通过单根连接管(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包括第一镜头通孔(11),所述镜头(2)的透镜端通过所述第一镜头通孔(11)进行摄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通孔(11)采用偏心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远离所述镜头(2)的边缘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运动捕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靠近所述镜头(2)一侧边缘高度高于所述主机板模板(4)靠近所述镜头(2)一侧边缘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郭慧戚涛张见姚毅杨艺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