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白蚁链霉菌N-15和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3029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1
一株白蚁链霉菌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白蚁链霉菌N

15和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白蚁链霉菌,尤其涉及一株白蚁链霉菌N

15和用其发酵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来,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精养鱼池放养密度的增加和病害防治措施的缺乏,导致爆发重大疾病,其中细菌性疾病为主要病害,极大地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为止,对于细菌性疾病,常常是选择快速有效且价格低廉的合成抗生素和各类化学药品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这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导致养殖环境被破坏,许多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使得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下降或患病死亡,甚至残留在水产品中的药物可能会转移到人体中去,从而产生传染病,并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为了克服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滥用不断出现的耐药性病原菌,研发抗鱼类细菌性病害的新药物迫在眉睫。
[0003]益生菌可对抗病原体、促进生长和刺激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各类疾病的有效替代品。放线菌是多种结构新颖的活性分子的重要资源库,具有降解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与分泌抑菌活性物质及可以产生耐热性孢子的优点,有望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的病害防治。因此,放线菌具有成为水产养殖益生菌的巨大潜力。
[0004]Li等人从湖南长沙洋湖湿地的泥土中获得的溶藻链霉菌(Streptomyces amritsarensis N1

32)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提高草鱼免疫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保护草鱼免受病原菌的感染(参见“Li Y,Hu S,Gong L,Pan L,Li D,Cao L,Khan T A,Yang Y,Peng Y,Ding X,Yi G,Liu S,Xia L.Isolating a new Streptomyces amritsarensis N1

32 against fish pathogens and determining its effects on disease resistance of grass carp[J].Fish Shellfish Immunol,2020,98(632

640”)。Sunish等人评估了放线菌作为免疫刺激剂饲养凡纳滨对虾,结果表明6种免疫因子(α

2巨球蛋白、对虾素3、转谷氨酰胺酶、丙氨酸、壳蛋白和过氧化物酶)在攻毒后明显上调(参见“Sunish,K.S.,M.Biji,P.Rosamma,N.S.Sudheer,K.Sreedharan,A.Mohandas,I.B.Singh,et al.Marine actinomycetes Nocardiopsis alba MCCB 110has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y in the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J].Fish&shellfish immunology,2020,102:125

132”)。
[0005]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将白蚁链霉菌应用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株对多种鱼类病原菌均具有很好拮抗作用的白蚁链霉菌N

15。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防治鱼类疾病微生态制剂。
[0008]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株白蚁链霉菌N

15(Streptomyces termitum N

15),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726;分类命名为:白蚁链霉菌N

15。
[0010]本专利技术之白蚁链霉菌N

15的16S rR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1所示。
[0011]本专利技术白蚁链霉菌N

15自湖南张家界地区的鱼塘底泥中筛选得到。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726的白蚁链霉菌N

15发酵制成的微生态制剂。
[0013]进一步,菌株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为:查尔霉素(chalcomycin A),相对分子量为701.4。
[0014]进一步,所述微生态制剂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
[0015]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之微生态制剂能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等多种鱼类病原菌的生长,菌株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对高温、强酸强碱及蛋白酶均不敏感。
[0016]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17](1)将白蚁链霉菌N

15接种至培养基上,选取成熟孢子到Am6摇瓶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种子液;
[0018](2)将步骤(1)所得的种子液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得扩大培养的种子液;
[0019](3)将步骤(2)所得的扩大培养的种子液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时实时在线补加消泡剂,得发酵产物;
[0020](4)将步骤(3)所得的发酵产物浓缩,得微生态液体制剂;或者将微生态液体制剂用陶瓷膜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喷雾干燥,得微生态粉剂制剂。
[0021]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体积的1~1.5%;所述扩大培养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0.5~2.0g,CaCO30.2~0.5g,可溶性淀粉1~3g,酵母浸膏0.1~0.5g,细菌学蛋白胨0.2~0.6g。
[0022]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扩大培养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体积的8~10%;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0.5~2.0g,CaCO
3 0.2~0.5g,可溶性淀粉1~3g,酵母浸膏0.1~0.5g,细菌学蛋白胨0.2~0.6g。
[0023]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培养的溶氧量35~55%;所述培养的温度30~40℃;所述培养的时间为48~60h。
[0024]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发酵罐中装有发酵培养基的量占发酵罐总体积的70~75%,发酵罐的体积为500~600L。
[0025]本专利技术对白蚁链霉菌N

15作为鱼类病害防治的特点进行了研究,鉴定和研究方法如下:
[0026](一)白蚁链霉菌N

15的细菌形态学特征观察;
[0027](二)利用16S rRNA基因进行鉴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白蚁链霉菌N

15(Streptomyces termitum N

15),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21726。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21726的白蚁链霉菌N

15发酵制成的微生态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菌株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为:查尔霉素,相对分子量为701.4。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5.一种如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白蚁链霉菌N

15接种至培养基上,选取成熟孢子到摇瓶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种子液;(2)将步骤(1)所得的种子液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得扩大培养的种子液;(3)将步骤(2)所得的扩大培养的种子液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得发酵产物;(4)将步骤(3)所得的发酵产物浓缩,得微生态液体制剂;或者将微生态液体制剂进一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立秋彭雅楠易敢峰丁学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