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0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6
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折叠机构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装置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于壳体装置的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可以折叠或展开。折叠机构包括中壳、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及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用于使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中壳同步转动。折叠机构的结构简单,部件少,尺寸链短,能够有效降低折叠机构发生磨损的风险,提高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柔性显示屏由于其具有轻薄、不易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可折叠设备的壳体装置通常包括两个壳体及折叠机构,折叠机构的两侧部件分别连接两个壳体。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折叠机构需要保持两个壳体的弯折同步性。传统的折叠机构通过同步齿轮结构来实现折叠机构的两侧部件的弯折同步性,但是传统的折叠机构结构复杂,部件多,尺寸链长,同步齿轮结构容易磨损,折叠机构可能产生功能异常,壳体装置的使用寿命明显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折叠机构结构简单,部件少,尺寸链短,能够有效降低折叠机构发生磨损的风险,提高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包括中壳、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及第一传送带;
[0005]第一摆臂的一端形成第一转动部,第一摆臂通过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中壳,第二摆臂的一端形成第二转动部,第二摆臂通过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中壳,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间隔设置,第一传送带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且第一传送带处于张紧状态;
[0006]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缠绕第二转动部,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部松开第一转动部,第一摆臂相对中壳转动的角度与第二摆臂相对中壳转动的角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r/>[0007]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部松开第二转动部,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缠绕第一转动部,第一摆臂相对中壳转动的角度与第二摆臂相对中壳转动的角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000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缠绕第二转动部的意思可以是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部本来就有一部分缠绕于第二转动部,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部进一步缠绕于第二转动部。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部松开第一转动部的意思是,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部本来有部分缠绕于第一转动部,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缠绕于第一转动部的部分变少了。例如,第二端部本来缠绕于第二转动部半圈,第一端部本来缠绕于第一转动部半圈,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二端部的缠绕动作可以是第二端部变为缠绕于第二转动部四分之三圈,第一端部的松开动作可以是第一端部变为缠绕于第一转动部四分之一圈。
[0009]本申请通过第一传送带固定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以使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转动的角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之间的同步转动,也
即同步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由于第一传送带相比于同步齿轮结构,不需要通过同步齿轮结构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配合,避免了同步齿轮结构由于长时间啮合转动产生刚性冲击(如撞齿等),导致部分缺陷或磨损的情况,保证了折叠机构的转动效果,能有效降低磨损的情况,提高折叠机构的可靠性。且第一传送带结构简单,部件少,相比于齿轮啮合同步结构要求更低,尺寸链更短,尺寸便于测量,更容易实现尺寸管控。当该折叠机构应用于壳体装置时,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受力均匀,能有效降低折叠机构发生磨损的风险,减小对相关部件的损耗,提高壳体装置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00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缠绕半径相等,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90
°
,另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0
°
,以便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一者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一传送带拉动另一者同步朝与其相反的方向转动。
[00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0
°
,另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
°
,以缓冲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过度转动时,对第一传送带形成的拉伸,提高第一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00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端部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0
°
,第二端部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0
°
;当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第一端部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90
°
,第二端部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
°
,从而使得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转动的角度相同,方向相反,实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同步转动。
[00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弧面,第一弧面的圆心与第一转动部的转动中心重合,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二弧面,第二弧面的圆心与第二转动部的转动中心重合,第一弧面的半径与第二弧面的半径相等;第一端部缠绕于第一弧面,第二端部缠绕于第二弧面。也就是说,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缠绕于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缠绕半径相等,以保证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同步转动。
[00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转动部的外表面为圆柱面,第一弧面形成于第一转动部的外表面;或者,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收容槽,第一收容槽的开口位于第一转动部的外表面,第一收容槽的底壁形成第一弧面,第一端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能在保证第一转动部的强度的基础上,有利于折叠机构的小型化,进而有利于壳体装置的薄型化。同时,第一收容槽还能对第一传送带进行限位,防止第一传送带缠绕的路径发生偏斜。
[001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转动部的中部,第一传送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传送带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部的两端,以使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在转动过程中平衡受力。
[00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且第二传送带处于张紧状态,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间隔设置;
[0017]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二传送带的一端松开第二转动部,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第一转动部;
[0018]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二传送带的一端缠绕第二转动部,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松开第一转动部。
[0019]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折叠机构包括两个传送带,当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缠绕第一转动部的时候,第二传送带的第三端部松开第一转动部,当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部松开第二转动部的时候,第二传送带的第四端部缠绕第二转动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成
×
字型,从而使得第一转动部在转动时拉动第二转动部同步转动,第二转动部在转动时拉动第一转动部同步转动,即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的拉力是双向的,有利于实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力的平衡,以使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转动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12)包括中壳(121)、第一摆臂(3)、第二摆臂(4)及第一传送带(5);所述第一摆臂(3)的一端形成第一转动部(32),所述第一摆臂(3)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32)转动连接所述中壳(121),所述第二摆臂(4)的一端形成第二转动部(42),所述第二摆臂(4)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部(42)转动连接所述中壳(121),所述第一转动部(32)与所述第二转动部(4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5)包括第一端部(51)和第二端部(52),所述第一端部(51)和所述第二端部(5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和所述第二转动部(42),且所述第一传送带(5)处于张紧状态;在所述第一摆臂(3)和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5)的所述第二端部(52)缠绕所述第二转动部(42),所述第一传送带(5)的所述第一端部(51)松开所述第一转动部(32),所述第一摆臂(3)相对所述中壳(121)转动的角度与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所述中壳(121)转动的角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一摆臂(3)和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5)的所述第二端部(52)松开所述第二转动部(42),所述第一传送带(5)的所述第一端部(51)缠绕所述第一转动部(32),所述第一摆臂(3)相对所述中壳(121)转动的角度与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所述中壳(121)转动的角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51)和所述第二端部(52)的缠绕半径相等,且所述第一端部(51)和所述第二端部(52)中的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90
°
,另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51)和所述第二端部(52)中的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0
°
,另一者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
°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摆臂(3)和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部(51)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0
°
,所述第二端部(52)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0
°
;当所述第一摆臂(3)和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部(51)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90
°
,所述第二端部(52)的缠绕角度大于或等于10
°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包括第一弧面(321),所述第一弧面(321)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转动部(32)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第二转动部(42)包括第二弧面(421),所述第二弧面(421)的圆心与所述第二转动部(42)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第一弧面(321)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弧面(421)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端部(51)缠绕于所述第一弧面(321),所述第二端部(52)缠绕于所述第二弧面(4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一弧面(321)形成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一转动部(32)包括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底壁形成所述第一弧面(321),所述第一端部(51)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3)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3),所述第一连接部(33)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的中部,所述第一
传送带(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送带(5)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的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12)还包括第二传送带(6),所述第二传送带(6)包括第三端部(61)和第四端部(62),所述第三端部(61)和所述第四端部(6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2)和所述第二转动部(42),且所述第二传送带(6)处于张紧状态,所述第二传送带(6)与所述第一传送带(5)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摆臂(3)和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传送带(6)的一端松开所述第二转动部(42),所述第二传送带(6)的另一端缠绕所述第一转动部(32);在所述第一摆臂(3)和所述第二摆臂(4)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传送带(6)的一端缠绕所述第二转动部(42),所述第二传送带(6)的另一端松开所述第一转动部(32)。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泽坤陈一阳邓恒张兆宇陈育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