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84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取目标工区叠后地震资料的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根据目标工区内已钻遇缝洞型储层的瞬时频率特征,确定能够表征缝洞型储层的频率范围;结合所述频率范围至少分别沿主测线方向和联络线方向对所述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进行扫描,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异常地质体;通过在目标工区内的每个异常地质体中任选一点对相应的异常地质体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对目标工区内的零散异常地质体进行剔除,得到目标工区经过筛选后的异常地质体;结合目标工区经过筛选后的异常地质体完成目标工区内缝洞型储层的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识别陆相缝洞型储层,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开发的风险。开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


技术介绍

[0002]缝洞型储层泛指以裂缝及洞穴为油气储集空间的储层。这类储层多为碳酸盐岩,其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多以裂缝及与其连通的溶孔、溶洞为主,该类储层通常属于高渗透储层,主要受原始岩性、构造和岩溶的综合影响。缝洞型储层历经多期构造运动以及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缝洞的规模、形态极不规则且随机分布。
[0003]目前常规的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是通过在叠后地震剖面上识别具有“短轴亮点”的短反射来识别缝洞型储层,但该方法在地下缝洞复杂的情况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达不到开展精细寻找缝洞型储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用以解决常规方法通过在叠后地震剖面上识别具有“短轴亮点”的短反射来识别缝洞型储层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获取目标工区的叠后地震资料,并提取所述叠后地震资料的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
[0007]根据目标工区内已钻遇缝洞型储层的瞬时频率特征,确定能够表征缝洞型储层的频率范围;
[0008]结合所述频率范围至少分别沿主测线方向和联络线方向对所述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进行扫描,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异常地质体,所述异常地质体为频率在所述频率范围内且具有连续性和一定规模的瞬时频率数据体;其中,对于频率在所述频率范围内的瞬时频率数据体,具有连续性是指该瞬时频率数据体内的任意两个相邻异常点之间的间隔小于目标工区地震数据的采集密度,具有一定规模是指该瞬时频率数据体面积最大的平面的最小投影面积不小于设定值且该瞬时频率数据体的纵向最大高度不小于λ为波长;
[0009]通过在目标工区内的每个异常地质体中任选一点对相应的异常地质体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对目标工区内的零散异常地质体进行剔除,得到目标工区经过筛选后的异常地质体;其中,当异常地质体面积最大的平面的最小投影面积小于设定值且异常地质体的纵向最大高度小于时,该异常地质体为零散异常地质体;
[0010]结合目标工区经过筛选后的异常地质体完成目标工区内缝洞型储层的识别。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根据目标工区内已钻遇缝洞型储层的瞬时频率特征,确定能够表征缝洞型储层的频率范围;然后结合频率范围对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进行扫描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异常地质体,从而得到目标工区可能发育缝洞型储层的区域;接着,通过在目标工区内的每个异常地质体中任选一点对相应的异常地质体进行360度全方位扫
描,对目标工区内的零散异常地质体进行剔除,得到目标工区经过筛选后的异常地质体,从而完成目标工区内缝洞型储层的识别。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识别陆相缝洞型储层,使得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了勘探开发的风险,降低勘探开发成本,为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收益提供了技术保障。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中,所述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异常地质体的步骤包括:
[0013]将所述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中频率在所述频率范围内的瞬时频率数据体作为频率异常数据体,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频率异常数据体;
[0014]至少分别沿主测线方向和联络线方向对目标工区内的每个频率异常数据体进行扫描,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异常地质体。
[0015]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缝洞型储层的识别准确率,在上述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扫描时按照设定间隔步长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对扫描得到的异常地质体的数量进行判断,若扫描得到的异常地质体的数量与实钻缝洞型储层的符合率没有达到设定符合率,则调整间隔步长再次进行扫描,直至扫描得到的异常地质体的数量与实钻缝洞型储层的符合率达到设定符合率,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异常地质体。
[0016]进一步地,在上述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中,所述设定间隔步长大于或等于5个地震道。
[0017]进一步地,在上述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中,所述设定符合率为80%。
[0018]进一步地,在上述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中,进行扫描时还穿插任意线方向。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的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流程图;
[0020]图2-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G6井缝洞型储层主测线频率特征示意图;
[0021]图2-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G6井缝洞型储层联络线频率特征示意图;
[0022]图2-3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G6井缝洞型储层的频率范围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全区缝洞型储层可能发育的区域示意图;
[0024]图4-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利用多边形勾画频率异常数据体的示意图;
[0025]图4-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分别沿主测线方向和联络线方向对频率异常数据体进行扫描的示意图;
[0026]图4-3a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单个缝洞型储层的4个剖面方向的示意图;
[0027]图4-3b是剖面方向为

时图4-3a所示缝洞型储层的剖面图;
[0028]图4-3c是剖面方向为

时图4-3a所示缝洞型储层的剖面图;
[0029]图4-3d是剖面方向为

时图4-3a所示缝洞型储层的剖面图;
[0030]图4-3e是剖面方向为

时图4-3a所示缝洞型储层的剖面图;
[0031]图4-4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全区可能发育缝洞型储层的空间分布;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中缝洞型储层平面展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方法实施例:
[0035]本实施例按照“由大到小、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描述全区缝洞型储层可能发育区域,再逐步精细雕刻缝洞型储层的空间分布和平面展布。
[00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步骤1、获取目标工区的叠后地震资料,并提取目标工区叠后地震资料的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
[0038]其中,瞬时频率表示单分量地震信号在任意时刻都只有一个频率,从叠后地震资料中提取瞬时频率数据体的方法是现有技术,例如从叠后地震振幅数据体中提取瞬时频率数据体,此处不做过多说明。
[0039]步骤2、根据目标工区内已钻遇缝洞型储层的瞬时频率特征,确定能够表征缝洞型储层的频率范围;
[0040]步骤3、将目标工区叠后地震资料的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中频率在步骤2中确定的频率范围内的瞬时频率数据体作为频率异常数据体,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频率异常数据体;
[0041]步骤4、分别沿主测线方向和联络线方向对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洞型储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工区的叠后地震资料,并提取所述叠后地震资料的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根据目标工区内已钻遇缝洞型储层的瞬时频率特征,确定能够表征缝洞型储层的频率范围;结合所述频率范围至少分别沿主测线方向和联络线方向对所述三维瞬时频率数据体进行扫描,得到目标工区内的所有异常地质体,所述异常地质体为频率在所述频率范围内且具有连续性和一定规模的瞬时频率数据体;其中,对于频率在所述频率范围内的瞬时频率数据体,具有连续性是指该瞬时频率数据体内的任意两个相邻异常点之间的间隔小于目标工区地震数据的采集密度,具有一定规模是指该瞬时频率数据体面积最大的平面的最小投影面积不小于设定值且该瞬时频率数据体的纵向最大高度不小于λ为波长;通过在目标工区内的每个异常地质体中任选一点对相应的异常地质体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对目标工区内的零散异常地质体进行剔除,得到目标工区经过筛选后的异常地质体;其中,当异常地质体面积最大的平面的最小投影面积小于设定值且异常地质体的纵向最大高度小于时,该异常地质体为零散异常地质体;结合目标工区经过筛选后的异常地质体完成目标工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均樊振现卓色强王德波张玉体彭国桃李凤娇梅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