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纸塑复合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80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醋酸乙烯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醋酸乙烯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纸塑复合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醋酸乙烯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纸塑复合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纸塑复合是利用胶粘剂将聚丙烯(简称BOPP)、涤纶(PET)或聚氯乙烯(PVC)等塑料薄膜与纸张印刷品复合在一起。复合后的印刷品不仅光亮美观。而且更能耐光、耐热、耐水,且防潮防污染、耐折耐磨,广泛应用于装饰建材、包装材料、精装书籍、产品宣传广告等领域(“乳液型纸塑复合胶粘剂的研制”,梁文庆等,粘接,2010年第11期,第53页左栏第1段第1-5行,公开日2010年12月31日;“纸塑复合胶粘剂的研究现状和动向”,欧国勇等,现代化工,2001年第21卷第5期,第17页左栏第1段第1-6行,公开日2001年6月31日)。
[0003]纸塑复合胶粘剂(简称覆膜胶)是纸张和塑料薄膜复合工艺的关键。非极性的难粘材料如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薄膜与极性的纸张之间的粘接有许多特殊的要求。覆膜胶主要有溶剂型和水基型两种(“纸塑复合胶粘剂的研究现状和动向”,欧国勇等,现代化工,2001年第21卷第5期,第17页左栏第2段第1-6行,公开日2001年6月31日)。
[0004]其中,溶剂型覆膜胶存在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有毒和环境污染等缺点(“纸塑复合胶粘剂的研究现状和动向”,欧国勇等,现代化工,2001年第21卷第5期,第17页右栏第1段第5-7行,公开日2001年6月31日)。
[0005]水基型覆膜胶则具有生产成本低,环保无毒,使用安全等优点,渐渐发展成为覆膜胶的市场主流。
[0006]然而,现阶段,市场上的水基型覆膜胶,粘接强度不高,严重制约纸塑复合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纸塑复合的粘结强度高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
[0008]除特别说明外,本专利技术所述份为质量份。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由包括单体、乳化剂、保护胶体、引发体系和pH调节剂在内的原料制备而得,所述保护胶体包括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烯基改性聚乙烯醇和常规聚乙烯醇。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常规聚乙烯醇是指未经改性处理的聚乙烯醇。
[0012]进一步,所述乳化剂包括非离子乳化剂。
[0013]进一步,所述非离子乳化剂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14]进一步,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烯基改性聚乙烯醇和常规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5-1:1-3:1-3。
[0015]进一步,所述羧基改性聚乙烯醇聚合度为300-1500,醇解度为80mol%-90mol%,羧基含量为0.5mol%-3mol%。
[0016]进一步,所述乙烯基改性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500-2000,醇解度为80mol%-90mol%,乙烯基含量为1mol%-5mol%。
[0017]进一步,所述常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300-800、醇解度为88mol%-92mol%。
[0018]进一步,所述单体包括醋酸乙烯和乙烯。
[0019]进一步,所述引发体系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0020]进一步,所述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0021]进一步,所述还原剂包括异抗坏血酸盐和/或抗坏血酸。
[0022]进一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0.1-0.3:0.1-0.3。
[0023]进一步,所述pH调节剂包括碳酸氢盐或醋酸盐。
[0024]进一步,以质量份计,配比关系为:单体适量、乳化剂0.3-0.7份、保护胶体2.5-4.5份、引发体系0.2-0.6份和pH调节剂0.1-0.2份。
[002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保护所述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A.原料准备
[0027]配制引发体系溶液:在氧化剂槽和还原剂槽中分别配制氧化剂溶液和还原剂溶液;配制保护胶体溶液:在搅拌下,向溶解槽中依次水和保护胶体,随后升温至85-90℃,并保温80-100min,再降温至50-60℃备用;
[0028]B.投料生产
[0029]向反应釜内加入乳化剂、水和占总量60%-70%的保护胶体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占总量30%-60%的醋酸乙烯,并升温并通入乙烯升压;
[0030]当温度升到50-60℃,压力达到2.0-3.0MPa时,开始以0.5-1.5kg/min的速率加入引发体系溶液,当釜内温度达到75-80℃,压力升至4.0-5.0MPa时于60-80min内加入剩余的醋酸乙烯,并控制反应釜温度为78-82℃;
[0031]在最后的10%-25%的醋酸乙烯加料前,升压至5.5-6.5MPa,升温至88-92℃,将引发体系溶液加料速率控制在5-15kg/min,同时滴加剩余的保护胶体溶液;
[0032]剩余的保护胶体溶液和醋酸乙烯均加完后,关闭乙烯,剩余的引发体系溶液加料速率控制在1-3kg/min;
[0033]随后降至常温、常压,加入pH调节剂,过滤、出料。
[003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保护所述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在纸塑复合制品中的应用。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6]本专利技术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胶膜对纸塑复合的粘结强度高。
[0037]本专利技术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稳定性好。
[0038]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仅限
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0]以下聚合度按照《GB/T 12010.9-1989聚乙烯醇树脂平均聚合度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0041]以下醇解度按照《GB/T 12010.5-2010聚乙烯醇树脂残留乙酸跟(或醇解度)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0042]以下羧基改性保护胶体的改性量的检测方法为:称取试样5-10g(称准至0.001g)置于干燥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甲醇,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4-5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C(KOH)=0.1mol/L]滴定至粉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同时以100mL甲醇做空白试验,试样的改性量以mmol/g表示,按下式计算:
[0043][0044]式中:V1——样品消耗KOH-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0045]V0——空白消耗KOH-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0046]C——KOH-乙醇标准溶液浓度,mol/L;
[0047]m——试样的质量,g;
[0048]W——试样的固含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由包括单体、乳化剂、保护胶体、引发体系和pH调节剂在内的原料制备而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胶体包括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烯基改性聚乙烯醇和常规聚乙烯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烯基改性聚乙烯醇和常规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5-1:1-3: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升温聚合度为300-1500,醇解度为80mol%-90mol%,羧基含量为0.5mol%-3mol%。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改性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500-2000,醇解度为80mol%-90mol%,乙烯基含量为1mol%-5mol%。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300-800、醇解度为88mol%-92mol%。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包括醋酸乙烯和乙烯。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体系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配比关系为: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萱曹勇吴江红宁志明李宇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川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