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77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2
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包括罐体、导流板、导气管、浮球阀、导流孔及分液管,所述罐体是截面为圆形的筒体,罐体顶部通过弧面过度与入口连为一体,罐体内腔靠近入口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凸起部分朝上设置,导流板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上腔体,另一部分为下腔体,罐体内放置有位于导流板下方的下腔体内的浮球阀,罐体底板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且每个导流孔均与分液管连为一体,罐体筒壁中下部与导气管一端连通,导气管沿罐体筒壁周向设置,导气管另一端与对应的分液管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液器没有截面的收缩造成的阻力,不产生额外的能耗,使得蒸发器和整个系统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统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统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


[0001]本技术属于空调机组蒸发器的分液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

技术介绍

[0002]分液器在空调机组蒸发器上承担着对制冷剂均匀分配的重要任务,如果分配不均,会使部分管路内制冷剂过多导致结霜,造成蒸发不完全,过少则不能充分利用蒸发器换热面积,影响制冷效果。
[0003]制冷剂经过节流阀会形成闪发气体,分液器的任务是将这些汽液混合物分部均匀,现有分液器主要有四种形式:文丘里型、压降型、离心型和分配管型。
[0004]1、分液器的使用要点
[0005]经过分液器后每一管路的压力降要尽可能的相同;2、分液器都有压力损失;3、为了避免重力的影响,分液器要垂直安装;4、节流器出口最好直接连接分液器,之间的连接管尽可能不使用折弯。
[0006]在热力膨胀阀供液的制冷系统中由于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的节流后,压力降低,制冷剂部分蒸发,形成液态和气态混合的两相流体。两相流体中,占据绝大多数重量的液体部分,实际占有的体积却非常小。以氟利昂R22为例,在某蒸发温度下,液体的重量占比和体积占比分别为77%和7%。由于重力对液体的影响比气体部分更大,故造成液体和气体的流速不同,尤其在分液器不是绝对垂直的情况下,通过各毛细管的气体和液体分配更加不均匀,造成制冷不均,影响制冷效果。
[0007]2、现有分液器的原理
[0008]文丘里型、压降型、离心型分液器的原理基本相同,是将经膨胀阀出口进入分液器的汽液两相制冷剂通过内设的节流孔板,由于截面积突然收缩,使制冷剂的动能提高,流速增大,在节流孔板的两侧形成压差。孔板的后方设有混合室,高速的制冷剂在进入混合室后产生涡流,从而将制冷剂汽液两相充分混合,再沿分液管均匀流入各路蒸发管。这种分液器通过节流的方式,引起紊流来混合汽液,所以有较大的压降,同时不能随制冷量自行调节流量,一般只能用在稳定的制冷需求工况下。同时由于这类分液器有较大的压降,系统的运行功率需相应的提高,造成了能耗的增加。
[0009]分配管型分液器是在一根母管上直接连接若干蒸发管,冷媒进入母管后,母管下方一小部分是冷媒液体,上方均为气体状态冷媒,这样下方一小部分蒸发管内流动的是液体冷媒,其他部分均为气体,造成整个蒸发器上下冷量相差巨大,制冷效率下降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可供制冷量范围较大,可以连接多台蒸发器。在连接多台蒸发器时,可以减少每台蒸发器上安装的膨胀阀,减少安装成本。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包括罐体、导流板、导气管、浮球阀、导流孔及分液管,所述罐体是截面为圆形的筒体,罐体顶部通过弧面过度与入口连为一体,罐体内腔靠近入口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凸起部分朝上设置,导流板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上腔体,另一部分为下腔体,罐体内放置有位于导流板下方的下腔体内的浮球阀,罐体底板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且每个导流孔均与分液管连为一体,罐体筒壁中下部与导气管一端连通,导气管沿罐体筒壁周向设置,导气管另一端与对应的分液管连为一体。
[0013]在所述导流板边缘处加工有若干沿周向设置的缺口使其形成齿状结构,导流板为板面凹向一侧的弧度板。
[0014]所述导气管、导流孔及分液管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16]A、这种分液器没有截面的收缩造成的阻力,不产生额外的能耗,使得蒸发器和整个系统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
[0017]B、可供制冷量范围较大,可以连接多台蒸发器。在连接多台蒸发器时,可以减少每台蒸发器上安装的膨胀阀,减少安装成本。
[0018]C、汽液两相制冷剂进入罐体后分层,气体在上方,可产生一定的压力,能改善分液管内冷媒的输送调节,冷媒不依靠重力自然流动,大大改善了分液器的安装条件。
[0019]D、分液器在安装过程中,不可能保证绝对的垂直。在分液器倾斜状态下,液位较高时,浮球阀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液面上,分液孔均在液位以下,在重力和气体的压力下,可以均匀的流入分液管。液位较低时,浮球阀由于重力大于浮力,降落在分液器底部,能部分遮挡低位的分液孔,减少流量,从而保证每个分液孔的流量。同时在低液位时,冷媒形成的液面被浮球阀占用一部分空间,液面上升,也为液体更均匀通过各个分液孔提供了条件。为了保证浮球阀的作用,需根据制冷量的大小选择分液器罐体和浮球阀的直径。浮球阀的引入,大大降低了分液器的施工标准,降低了施工难度。
[0020]E、导气管的上端连接在分液器罐体的上部,下端连接在分液管上。当罐体内气体的压力到达一定值时,会克服下端和罐体内液面之间的液体重力,气体从罐体上部进入分液管。压力降低时,液体流入分液管,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产生连续不断的汽液输送。
[0021]F、新型储液式分液器制造简单,罐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导流板可以模具冲压成型,焊接在罐体上半部内。罐体下半部分上的导气管和分液管均为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0022]图1本技术储液式分液器剖视图;
[0023]图2本技术储液式分液器俯视图;
[0024]图3本技术储液式分液器仰视图;
[0025]图4本技术储液式分液器中的导流板示意图;
[0026]图5本技术储液式分液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7]图6本技术储液式分液器与蒸发器连接示意图,其中图6(a)为传统蒸发器连接示意图;图6(b)为新型储液式分液器与蒸发器连接示意图;
[0028]1‑
罐体,2

导流板,3

导气管,4

浮球阀,5

导流孔,6

分液管,7

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包括罐体1、导流板2、导气管3、浮球阀4、导流孔5及分液管6,所述罐体1是截面为圆形的筒体,根据制冷量的变化可选择不同直径的罐体1,同时由于储液式分液器的储液功能及自适应功能,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制冷量均可使用,这样只需设定几个罐体1直径即可满足大部分的制冷需求,无需设计制造太多的型号,罐体1顶部通过弧面过度与入口7连为一体,罐体1内腔靠近入口7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且导流板2凸起部分朝上设置,导流板2将罐体1内腔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上腔体,另一部分为下腔体,罐体1内放置有位于导流板2下方的下腔体内的浮球阀4,罐体1底板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5,且每个导流孔5均与分液管6连为一体,罐体1筒壁中下部与导气管3一端连通,导气管3沿罐体1筒壁周向设置,导气管3另一端与对应的分液管6连为一体,新型储液式分液器通过分液管6分别与多个蒸发器连接。汽液两相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储液式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导流板、导气管、浮球阀、导流孔及分液管,所述罐体是截面为圆形的筒体,罐体顶部通过弧面过度与入口连为一体,罐体内腔靠近入口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凸起部分朝上设置,导流板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上腔体,另一部分为下腔体,罐体内放置有位于导流板下方的下腔体内的浮球阀,罐体底板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且每个导流孔均与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韶缨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沣知稼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