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万和专利>正文

一种便捷式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67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具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插秧机。一种便捷式插秧机,包括滑板、牵引带、秧箱架、秧箱、插秧装置,所述滑板前端略翘起,中部至后端的中间开有矩形口,整体呈“门”形,所述秧箱倾斜放置在固定于滑板前部的秧箱架上,所述秧箱后端设置有秧斗,所述牵引带设置在秧箱架上,所述插秧装置设置在滑板中部至后端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大部分农户都能承担得起,同时解决了农民长久以来弯腰插秧的劳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型。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插秧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具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插秧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水稻种植领域,大规模种植时,通常采用插秧机械进行插秧来提高效率,但是大型插秧机械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对于小规模种植的农户而言无力承担,而只能进行人工插秧,工作效率低下,非常劳苦,且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插秧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插秧机,包括滑板、牵引带、秧箱架、秧箱、插秧装置,所述滑板前端略翘起,中部至后端的中间开有矩形口,整体呈“门”形,所述秧箱倾斜放置在固定于滑板前部的秧箱架上,所述秧箱后端设置有秧斗,所述牵引带设置在秧箱架前的滑板前端翘起边缘上,所述插秧装置设置在滑板中部至后端处,所述插秧装置包括立柱、传动轮和插秧轮,所述立柱固定设置于滑板“门”形的两条边上,立柱上设置有套筒,所述插秧轮通过转轴穿过立柱上的套筒架设在立柱上,所述传动轮固定在转轴的两端,并通过皮带与秧箱的秧斗相连。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插秧轮包括旋转杆、定植板、伸缩弹簧和加强连接板,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设有挡块,所述加强连接板呈圆周装固定连接于各个旋转杆之间,所述定植板为矩形弯折板,其中心部位开有通孔,定植板通过通孔设置在旋转杆上,并与伸缩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加强连接板上,所述定植板上设置有秧夹和夹钩,所述秧夹和夹钩设置在定植板的四个角上,所述秧夹的活动侧设置有加长杆a,所述夹钩为弹性杆,垂直于加长杆a,夹钩上设置有一楔形块,秧夹打开状态时,加长杆a可被楔形块卡住。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秧箱后端为Y形分叉,两分叉的末端设置有秧斗,所述秧斗内横向设置有出秧弹簧,所述出秧弹簧一端通过轴和固定于侧壁上的轴承座与出秧轮连接,另一端通过秧斗侧壁下方的开口伸出秧斗外,出秧弹簧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在秧斗外侧壁上的出秧挡块,所述秧斗上还设置有解勾棒,所述解勾棒与夹钩发生垂直干涉。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还包括锁勾棒,所述锁勾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底板和秧箱架之间,其与秧夹上的加长杆a发生干涉挤压,使秧夹打开后加长杆a扣在夹钩的楔形块上固定住。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两个锁勾棒之间上端的距离大于下端的距离,两个锁勾棒在俯视角度呈倒“八”字形。当定植板旋转到槽内时秧夹杠杆被挤压到夹钩内。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滑板的总体宽度稍小于三行秧距之和。
[0010]本技术工作时将秧苗摆满秧箱,将秧箱放置于秧箱架,秧夹的加长杆扣在夹钩的楔形块上固定住,秧夹处于打开状态。通过人力拉动牵引带,滑板在人力牵引下开始在水田滑动前行,滑板对水田表面有一定的平整作用,插秧轮的旋转杆此时插入水田内并开始转动,转动时,传动轮也跟着转动,同时通过皮带带动秧斗的出秧轮转动。出秧轮带动出秧弹簧的转动一方面能够将受重力挤压在秧箱底部的秧斗中的秧苗往下带动,另一方面通过出秧弹簧的横向输出力的效果,且秧苗下沉一段距离后,出秧弹簧的横向输出力正好作用在受力效果更好的秧苗的茎部。当秧苗随着出秧弹簧横向输出至秧斗的开口处时,秧夹正好处于打开状态进入开口处,此时,解勾棒与夹钩发生垂直干涉,使楔形块离开秧夹的加长杆,秧夹关闭夹住秧苗往下移动。待秧夹夹住秧苗根部,并将其插入水田时,锁勾棒正好与秧夹的加长杆发生干涉,挤压加长杆,使秧夹打开后加长杆扣在夹钩的楔形块上固定住,秧夹此时便处于打开状态,等待旋转进入下一轮插秧工作。由于旋转杆此时插入水田泥土内,定植板收到地面的挤压而移动,伸缩弹簧的压力使定植板紧压在地面上,能够很好的将刚栽下秧苗周边的泥土压实,使秧苗更好的固定,同时还能对种植人员在前方行走时踩出的凹坑作进一步的平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大部分农户都能承担得起,同时解决了农民长久以来弯腰插秧的劳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技术。秧箱的倾斜放置和Y形分叉结构,使得秧苗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滑,并自动被分入两个秧斗内,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定植板可以小范围内把水田内的泥浆挤压进秧苗下,从而确保每棵秧苗万无一失的定植成功。而定植板上的伸缩弹簧是可压缩载插后回伸,可使秧夹离开其插下的秧苗,从而前移时不会带倒此棵秧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技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技术插秧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秧斗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秧夹运行至锁勾棒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6为图2中圆圈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图4中圆圈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滑板1、牵引带2、秧箱架3、秧箱4、秧斗41、出秧弹簧411、出秧轮412、出秧挡块413、解勾棒414、插秧装置5、立柱51、传动轮52、插秧轮53、旋转杆531、定植板532、秧夹5321、夹钩5322、伸缩弹簧533、加强连接板534、锁勾棒6、加长杆a。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
[0021]一种便捷式插秧机,包括滑板1、牵引带2、秧箱架3、秧箱4、插秧装置5,所述滑板1前端略翘起,中部至后端的中间开有矩形口,整体呈“门”形,所述秧箱4倾斜放置在固定于滑板1前部的秧箱架3上,所述秧箱4后端设置有秧斗41,所述牵引带2设置在秧箱架3前的滑
板1前端翘起边缘上,所述插秧装置5设置在滑板1中部至后端处,所述插秧装置5包括立柱51、传动轮52和插秧轮53,所述立柱51固定设置于滑板1“门”形的两条边上,立柱51上设置有套筒,所述插秧轮53通过转轴穿过立柱51上的套筒架设在立柱上,所述传动轮52固定在转轴的两端,并通过皮带与秧箱4的秧斗41相连。
[0022]所述插秧轮53包括旋转杆531、定植板532、伸缩弹簧533和加强连接板534,所述旋转杆531的一端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设有挡块,所述加强连接板534呈圆周装固定连接于各个旋转杆531之间,所述定植板532为矩形弯折板,其中心部位开有通孔,定植板532通过通孔设置在旋转杆531上,并与伸缩弹簧533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弹簧533的另一端固定在加强连接板534上,所述定植板532上设置有秧夹5321和夹钩5322,所述秧夹5321和夹钩5322设置在定植板532的四个角上,所述秧夹5321的活动侧设置有加长杆a,所述夹钩5322为弹性杆,垂直于加长杆a,夹钩5322上设置有一楔形块,秧夹5321打开状态时,加长杆a可被楔形块卡住。
[0023]秧箱4后端为Y形分叉,两分叉的末端设置有秧斗41,所述秧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1)、牵引带(2)、秧箱架(3)、秧箱(4)、插秧装置(5),所述滑板(1)前端略翘起,中部至后端的中间开有矩形口,整体呈“门”形,所述秧箱(4)倾斜放置在固定于滑板(1)前部的秧箱架(3)上,所述秧箱(4)后端设置有秧斗(41),所述牵引带(2)设置在秧箱架(3)前的滑板(1)前端翘起边缘上,所述插秧装置(5)设置在滑板(1)中部至后端处,所述插秧装置(5)包括立柱(51)、传动轮(52)和插秧轮(53),所述立柱(51)固定设置于滑板(1)“门”形的两条边上,立柱(51)上设置有套筒,所述插秧轮(53)通过转轴穿过立柱(51)上的套筒架设在立柱上,所述传动轮(52)固定在转轴的两端,并通过皮带与秧箱(4)的秧斗(41)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轮(53)包括旋转杆(531)、定植板(532)、伸缩弹簧(533)和加强连接板(534),所述旋转杆(531)的一端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设有挡块,所述加强连接板(534)呈圆周装固定连接于各个旋转杆(531)之间,所述定植板(532)为矩形弯折板,其中心部位开有通孔,定植板(532)通过通孔设置在旋转杆(531)上,并与伸缩弹簧(533)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弹簧(533)的另一端固定在加强连接板(534)上,所述定植板(532)上设置有秧夹(5321)和夹钩(5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万和
申请(专利权)人:吴万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