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55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使用液氮粉碎机粉碎牡蛎肉;(2)首先使用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处理牡蛎肉与水混合物,然后通过两次离心处理得到牡蛎蛋白;(3)使用电子束辐照辅助牡蛎蛋白酶解,得到牡蛎蛋白酶解液;(4)使用超临界流体微粉化和喷雾干燥装置处理牡蛎蛋白酶解液,得到牡蛎肽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低温液氮粉碎机和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处理牡蛎肉保护原成份不被破坏,提高牡蛎蛋白提取率;使用电子束辐照辅助牡蛎蛋白酶解加速酶促反应进程,使酶促反应进行的更加彻底;最后使用超临界流体微粉化技术提高牡蛎肽得率,制得纳米级的牡蛎肽颗粒。纳米级的牡蛎肽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海域广阔,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牡蛎是我国南北地区乃至世界其他地区优质营养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之一,有“海底牛奶”之称,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牡蛎具有含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味道鲜美的特点。牡蛎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水产养殖物种,在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其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牛磺酸、生物活性肽、EPA、DHA以及维生素、钙等营养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抗肿瘤、保肝利胆等保健功能。因此,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牡蛎中的功能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开发,为牡蛎在保健功能品和医药领域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膳食牡蛎提取物能有效降低机制内总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有效改善卵巢功能障碍,刺激卵泡受体表达,因此,牡蛎在医药领域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
[0004]然而,随着人们在食品方面对营养的意识逐渐增强,包括中国在内,民众对牡蛎肉的需求有所上升。浙江毗邻东海,海域占地面积约为平方公里,有3061座海岛,其中广为人知的舟山群岛拥有舟山第一渔场的称号,有着绝对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目前研究证实,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深加工能力还相对不足,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导致海洋资源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影响着我国海洋资源向高水平、高层次、高利用率发展的趋势。现今牡蛎的蛋白质资源利用方式单一,均以直接食用为主要方式,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高值化利用,一些已经研发出来的高值附加产品也不足以达到经济健康的标准。
[0005]目前制备多肽的方法各种各样,其中包括化学合成法、基因工程法、从一些动植物组织中直接提取法以及酶解法等手段。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又分为多种,主要是盐析法、有机溶剂萃取法、pH调节法和酶水解法,现在研究方案中经常会结合这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进行蛋白质的提取实验。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蛋白质可同时完成样品富集与净化,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能够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试验并且自动化处理,多次操作结果几乎无差异,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够大大节省了溶剂量;不足之处就在于使用的那些固态萃取的小柱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员协助进行方法开发。
[0006]牡蛎肉使用传统的打浆机得到的颗粒偏大,不仅降低了牡蛎蛋白的得率,而且大颗粒的牡蛎蛋白为酶解反应的进行造成了阻碍,降低了小分子牡蛎肽的得率。低温液氮粉碎法使用冷媒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使物料达到脆化状态,脆化以后的物料在粉碎腔中通过粉碎结构进行无数次的撞击、剪切、摩擦,最后形成细小颗粒状,粉碎后的物料精细度可达微米级600

2000目。此项技术目前还没有应用于牡蛎肉的处理。
[0007]超临界流体微粉化制备技术是利用改变压力来调节体系的过饱和度和过饱和速
率,从而使溶质从超临界溶液中结晶或沉积出来。整个过程在准均匀介质中进行,能够准确地控制结晶过程,因此可以获得平均粒径很小的细微粒子,而且还可控制其粒度尺寸的分布(PSD)。超临界流体微粉化制备方法主要有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RESS)技术和超临界流体抗溶剂(SAS)技术。药物微粉化具有颗粒小、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等多个特点,使得微粉化的药物有众多优势,其中以纳米颗粒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纳米脂质体、纳米微球、聚合物胶束等。目前超临界流体微粉化制备技术常用于微粉化药品的制备中,对于小分子肽的提取尚未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用低温液氮粉碎牡蛎肉保护原成份不被破坏,然后用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提取牡蛎蛋白提高蛋白提取率,接着用电子束辐照辅助牡蛎蛋白酶解加速酶促反应进程,使酶促反应进行的更加彻底,最后用超临界流体微粉化技术制备得到牡蛎肽纳米颗粒。
[0009]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液氮粉碎机粉碎牡蛎肉:从新鲜牡蛎中收集牡蛎肉,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切碎后使用液氮粉碎机进行粉碎;
[0012](2)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提取牡蛎蛋白:将步骤(1)处理后的牡蛎肉按照料液比1:3

10与水混合,使牡蛎液的pH为7

12,温度为25

60℃,然后使用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进行处理,随后将涡旋后的牡蛎液进行离心处理,除去沉淀将上清液pH调至3.5

6,静置10

60min后,再次进行离心处理,得到的沉淀即为牡蛎蛋白;
[0013](3)电子束辐照辅助牡蛎蛋白酶解:将步骤(2)得到的牡蛎蛋白按照料液比1:5

15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依次加入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谷氨酰胺酶进行酶解,在酶解过程中使用高能电子加速器进行电子束辐照,得到牡蛎蛋白酶解液;
[0014](4)超临界流体微粉化技术制备牡蛎肽纳米颗粒:将步骤(3)获得的牡蛎蛋白酶解液放入超临界流体微粉化和喷雾干燥装置中制备牡蛎肽纳米颗粒。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液氮粉碎机,粉碎温度为

80℃到

200℃,转速为3000

6000rpm,粉碎时间10

60min。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提取牡蛎蛋白的处理条件为转速1000

3000rpm,处理时间1

10min。
[0017]优选的,步骤(2)中将涡旋后的牡蛎液进行离心处理的转速为5000

10000rpm,离心时间10

60min。
[0018]优选的,步骤(2)中静置10

60min后再次进行离心处理的转速为5000

10000rpm,离心时间10

60min。
[0019]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酶解反应条件为:pH为6

11,温度为35

60℃,每种酶的添加量为0.01

0.5%,酶解时间1

6h。
[0020]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通过电子束为4

20MeV,辐射剂量为5

75kGy,辐照时间10

60min,生产厂家为中国无锡艾邦辐射科技。
[0021]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超临界流体微粉化技术制备牡蛎肽纳米颗粒的条件为:萃取剂为CO2,流量为10

100L/h,压力为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液氮粉碎机粉碎牡蛎肉:从新鲜牡蛎中收集牡蛎肉,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切碎后使用液氮粉碎机进行粉碎;(2)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提取牡蛎蛋白:将步骤(1)处理后的牡蛎肉按照料液比1:3

10与水混合,使牡蛎液的pH为7

12,温度为25

60℃,然后使用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进行处理,随后将涡旋后的牡蛎液进行离心处理,除去沉淀将上清液pH调至3.5

5,静置10

60min后,再次进行离心处理,得到的沉淀即为牡蛎蛋白;(3)电子束辐照辅助牡蛎蛋白酶解:将步骤(2)得到的牡蛎蛋白按照料液比1:5

15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依次加入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谷氨酰胺酶进行酶解,在酶解过程中使用高能电子加速器进行电子束辐照,得到牡蛎蛋白酶解液;(4)超临界流体微粉化技术制备牡蛎肽纳米颗粒:将步骤(3)获得的牡蛎蛋白酶解液放入超临界流体微粉化和喷雾干燥装置中制备牡蛎肽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液氮粉碎机,粉碎温度为

80℃到

200℃,转速为3000

6000rpm,粉碎时间10

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级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红外感应式漩涡混匀器提取牡蛎蛋白的处理条件为转速1000

3000rpm,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跃乐孙雪高倩妮郑晓宇丁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嘉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