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36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密封结构,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套箍在轴承内圈的挡边上,并包括:支撑体;外骨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内骨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且所述内骨架的外壁与轴承内圈上的挡边抵接;多个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任意一个所述密封件与轴承内圈的挡边上的环槽嵌设配合;紧固件,紧固在所述支撑体上,并置于所述外骨架和所述内骨架之间,实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环槽的紧密贴合和/或所述密封件与轴承内圈的挡边的紧密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轮毂轴承的三层密封设置,防止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润滑液流出,提升对轮毂轴承的密封性能。升对轮毂轴承的密封性能。升对轮毂轴承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轮毂轴承(hub bearing)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汽车型业等的关键零部件。而集成轮毂轴承中的密结构用于保护内部注脂,同时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作用十分重要。
[0003]目前,轮毂单元在商用车领域应用广泛,呈全面替代传统圆锥轴承的趋势,且不同结构的轮毂单元上,都存在密封圈的设计,用作密封轮毂单元内润滑油的目的;但现有的密封结构轴承应用效果一直不理想,主要出现密封接触不良、过盈不足、打滑松动、压力不稳定、漏脂进杂物等问题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周期和寿命。
[0004]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结构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密封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接触不良、过盈不足、打滑松动、压力不稳定、漏脂进杂物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套箍在轴承内圈的挡边上,并包括:支撑体;外骨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内骨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且所述内骨架的外壁与轴承内圈上的挡边抵接;多个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任意一个所述密封件与轴承内圈的挡边上的环槽嵌设配合;紧固件,紧固在所述支撑体上,并置于所述外骨架和所述内骨架之间,实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环槽的紧密贴合和/或所述密封件与轴承内圈的挡边的紧密贴合。
[000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支撑体上一体成型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密封件分别为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沿轴承内圈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内骨架之间。
[000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环与轴承内圈的挡边过盈配合。
[000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环与轴承内圈的挡边上的环槽嵌设配合。
[00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所述支撑体的周向开设,且所述外骨架置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与所述外骨架的侧壁紧密贴合。
[0011]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上还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支撑体的周向开设,且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2]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环形弹簧。
[0013]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上形成有筋板,所述筋板沿所述支撑体的周向设置,且所述筋板位于所述外骨架和所述内骨架之间,所述筋板与所述外骨架粘接。
[0014]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包括橡胶支撑体。
[0015]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骨架包括金属外骨架,所述内骨架包括金属内骨架。
[0016]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支撑体上的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内骨架实现对轮毂轴承的三层密封设置,防止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润滑液流出,提升对轮毂轴承的密封性能。
[0017]2、通过在支撑体上套箍环形弹簧,以实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内骨架与轴承内圈的第二挡边紧密贴合,提升轴承密封结构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轴承密封结构于一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轴承密封结构于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轴承密封结构于一实施例中与轮毂轴承的装配图;图4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显示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与轴承内圈的装配关系图。
[0019]元件标号说明1、支撑体;11、固定槽;12、安装槽;13、筋板;2、外骨架;3、内骨架;4、密封件;41、第一密封环;42、第二密封环;5、紧固件;6、轮毂轴承;61、轴承外圈;62、轴承内圈;63、滚动体;64、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轮毂轴承6包括轴承外圈61、轴承内圈62、保持架(图中未标示)和滚动体63(如图3所示)。轴承外圈61与轴承内圈62镶嵌配合,且轴承外圈61与轴承内圈62之间留有空隙;滚动体63通过保持架固定在轴承外圈61和轴承内圈62之间,且滚动体63与保持架转动连接。具体的,轴承内圈62的两侧分别成形有第一挡边(图中未标示)和第二挡边(图中未标示),且第一挡边的尺寸小于第二挡边的尺寸;下文所描述的轴承密封结构套
箍在轴承内圈62的第二挡边上,此外,轴承内圈62的第二挡边上还开设有环槽64,环槽64与下文所述的密封件4紧密贴合,实现对轴承外圈61和轴承内圈62之间的润滑油进行密封。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套箍在轴承内圈62的第二挡边上,并包括支撑体1、外骨架2、内骨架3、多个密封件4和紧固件5。其中,外骨架2、内骨架3均与支撑体1连接;多个密封件4均设置在支撑体1上并与支撑体1连接,任意一个密封件4与轴承内圈62上的环槽64嵌合配合;紧固件5紧固在支撑体1上,并置于外骨架2和内骨架3之间,实现密封环4和环槽64的紧密贴合。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1、外骨架2和内骨架3均呈圆环状设置;其中,支撑体1由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且支撑体1可起到连接外骨架2和内骨架3的作用,同时,外骨架2和内骨架3也对支撑体1的结构起到稳固的作用。支撑体1在远离轴承内圈62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11,且固定槽11沿轴承内圈62的轴向开设,外骨架2卡接在固定槽11内,且固定槽11的内壁与外骨架2的侧壁紧密贴合;进一步的,外骨架2和内骨架3均由金属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套箍在轴承内圈的挡边上,并包括:支撑体;外骨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内骨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且所述内骨架的外壁与轴承内圈上的挡边抵接;多个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并与所述支撑体连接,任意一个所述密封件与轴承内圈的挡边上的环槽嵌设配合;紧固件,紧固在所述支撑体上,并置于所述外骨架和所述内骨架之间,实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环槽的紧密贴合和/或所述密封件与轴承内圈的挡边的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在所述支撑体上一体成型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密封件分别为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沿轴承内圈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内骨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与轴承内圈的挡边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元超靳祖孟郭祥飞张阴坡吴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