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33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90~100份的桑枝、90~100份的牧草、1~3份的桑黄菌丝体、30~40份的桑果渣、10~18份的虾壳粉、20~30份的麸皮、3~8份的蚕蛹粉和6~12份的茶渣。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桑黄菌丝体与桑枝、牧草等喂养料进行混合制得,合理调控饲料配方,提高桑黄菌丝体和桑枝的利用率,对于提高家禽的肉质品质具有很好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饲料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桑黄是珍稀药用真菌,其子实体可入药。其主要功能为抗癌,抗纤维化,抗氧化,其治疗癌症的有效率达90%以上。桑黄在生物抗癌领域被国际公认为最具抗癌功效的真菌,其在抗癌领域中有效率排名第一,是国际医药界与保健品行业抗癌产品生产原料。这味古老的中药,名气远不如冬虫夏草,可是它的功效却不比冬虫夏草差。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桑黄多糖是从桑黄的菌丝体、子实体中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类物质。研究证实,桑黄多糖具有明显免疫调节、抗癌抗肿瘤、抗氧化、降低血糖、保护肝脏等作用。由于桑黄野生资源日益匮乏,再加上桑黄对环境敏感,生长期长,人工栽培难度较大。目前,人工培养桑黄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通过生物深层发酵技术生产出桑黄菌丝体。研究表明,桑黄菌丝体的有效成分和子实体一样,但其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及稳定等特点。
[0003]目前,已有将桑黄菌丝体应用于鸡鸭养殖的技术,其主要是用发酵培养好的成品桑黄菌丝体为饲料添加剂直接投喂,再根据肉鸡和肉鸭的生长阶段来调整投喂蚯蚓、蝇蛆及新鲜蔬菜和草料达到提高肉鸡和肉鸭的口感及品质的目的,桑黄菌丝体与其他喂养料是单独投喂,每次都需要计算投喂比例,且桑黄菌丝体与其他喂养料的协调作用较差。
[0004]目前桑黄菌丝体发酵培养的培养基所用的原料主要为粮食精料,如玉米粉、黄豆粉等,在此原料基础上添加些无机盐元素为碳、氮源,继而培养出优质价廉的桑黄菌丝体。现有的桑黄菌丝体的培养基营养成分单一,桑黄菌丝体产量较低,且所得桑黄菌丝体的生物活性物质成分含量偏低,限制了桑黄菌丝体在鸡鸭养殖技术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由桑黄菌丝体与桑枝、牧草等喂养料进行混合制得,合理调控饲料配方,提高桑黄菌丝体和桑枝的利用率,对于提高家禽的肉质品质具有很好的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的加工方法,其将桑枝、牧草等喂养料进行混合,在发酵菌和液体桑黄菌丝体的作用下,进行发酵,随后将发酵物料进行干燥后与桑黄菌丝体混合,然后制粒,最终得到全价颗粒饲料,本专利技术将桑黄菌丝体与其他喂养料进行结合制作家禽的颗粒饲料,加工方法简单,饲料易保存,实现了桑黄菌丝体与其他喂养料的同时喂养,提高桑黄菌丝体与其他喂养料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家禽饲料的营养价值,最终达到提高家禽肉质品质的有益效果。
[0008]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90~100份的桑枝、90~100份的牧草、1~3份的桑黄菌
丝体、30~40份的桑果渣、10~18份的虾壳粉、20~30份的麸皮、3~8份的蚕蛹粉和6~12份的茶渣。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中,所述桑黄菌丝体的培养方法为:
[0010]步骤一、将小球藻与玉米粉按重量比为2:8进行混合,得混合料,将混合料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水溶液中,持续浸泡7h~8h后捞出沥干水分,得活化培养基;
[0011]步骤二、将桑黄菌种接种至步骤一得到的活化培养基上,于28℃下进行活化培养8d,得桑黄菌块;
[0012]步骤三、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进行配置液体培养基:10~20份的小球藻糖浆、5~11份酵母粉、0.5~1份的牛肉膏、0.2~0.6份的柠檬酸三铵、0.001~0.005份的维生素B,其余为水;
[0013]步骤四、按体积百分比为10%~15%的接种量取步骤二中得到的桑黄菌块边缘的桑黄菌块接种至步骤三得到的液体培养基中,于温度28℃~35℃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7d,得发酵混合液;
[0014]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发酵混合液进行压滤,将所得滤饼于70℃~8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即得所述桑黄菌丝体;将压滤所得滤液通过真空浓缩得液体桑黄菌丝体,液体桑黄菌丝体的含水量为滤液含水量的15%。
[0015]优选的是,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步骤一中,持续浸泡期间,每个1h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10min。
[0016]优选的是,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还包括2~4份的扩张蛋白;其中扩张蛋白的制备方法为:将经消毒、催芽后的小麦种子平铺于双层滤纸上,并置于培养皿中培养3d,剪取小麦胚芽鞘;将小麦胚芽鞘经液氮研磨后置于三角瓶中,向三角瓶中加入提取缓冲液,振荡混匀后置于4℃下静置3h,于4℃、15000g下离心处理10min,取上清液,即为所述扩张蛋白;所述提取缓冲液包括0.1mol/L Tris,10mmol/Lβ

巯基乙醇,0.2%SDS。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S1、将90~100份的新鲜桑枝和90~100份的新鲜牧草分别铡断混合后,依次进行粉碎、脱水,充分打散,得第一物料;
[0019]步骤S2、将第一物料与30~40份的桑果渣、10~18份的虾壳粉、20~30份的麸皮、3~8份的蚕蛹粉、6~12份的茶渣、2~4份的扩张蛋白、1~3份的液体桑黄菌丝体和0.1~0.3份的发酵菌,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敞口放置1d,然后再密封发酵5d~6d,得发酵物料;
[0020]步骤S3、将发酵物料置于20℃~30℃下烘干,得第二物料;将第二物料与1~3份的桑黄菌丝体混合,挤压制粒,于20℃~30℃下烘干至水分低于10%,即得所述生态饲料。
[0021]优选的是,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的加工方法,步骤S1中将新鲜桑枝和新鲜牧草的铡断混合物粉碎后过60目筛,然后再脱水。
[0022]优选的是,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的加工方法,步骤S2中发酵菌包括双歧杆菌、醋酸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23]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以桑枝、牧草作为主要原料,引入桑黄菌丝体,搭配桑果渣、虾壳粉、麸皮、蚕蛹粉和茶渣,调控合理配比,得到营养价值均衡的家禽生态饲料,桑黄菌丝体的引入不仅可提高家禽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可促进家禽对桑枝、牧草的消化,实现了充分利
用价格低廉的桑枝、牧草作为喂养料的同时,避免家禽食用过量的桑枝、牧草引起的不消化的亚健康问题;
[0025]2、本专利技术以小球藻和玉米粉作为主料配置桑黄菌种的活化培养基,并以小球藻糖浆作为液体培养基的碳源,小球藻中含有小球藻促进生长因子,其可快速激活桑黄菌种的活性成分,有助于桑黄菌种在发酵培养过程中菌丝的快速繁殖,小球藻中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C、维生素E,均可有助于桑黄菌丝体的生长,且所得桑黄菌丝体中富含多种活性有效成分;
[0026]3、本专利技术将桑枝、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90~100份的桑枝、90~100份的牧草、1~3份的桑黄菌丝体、30~40份的桑果渣、10~18份的虾壳粉、20~30份的麸皮、3~8份的蚕蛹粉和6~12份的茶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桑黄菌丝体的培养方法为:步骤一、将小球藻与玉米粉按重量比为2:8进行混合,得混合料,将混合料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水溶液中,持续浸泡7~8h后捞出沥干水分,得活化培养基;步骤二、将桑黄菌种接种至步骤一得到的活化培养基上,于28℃下进行活化培养8d,得桑黄菌块;步骤三、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进行配置液体培养基:10~20份的小球藻糖浆、5~11份酵母粉、0.5~1份的牛肉膏、0.2~0.6份的柠檬酸三铵、0.001~0.005份的维生素B,其余为水;步骤四、按体积百分比为10%~15%的接种量取步骤二中得到的桑黄菌块边缘的桑黄菌块接种至步骤三得到的液体培养基中,于温度28℃~35℃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7d,得发酵混合液;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发酵混合液进行压滤,将所得滤饼于70℃~8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即得所述桑黄菌丝体;将压滤所得滤液通过真空浓缩得液体桑黄菌丝体,液体桑黄菌丝体的含水量为滤液含水量的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持续浸泡期间,每个1h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10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桑枝家禽生态饲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4份的扩张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霞梁贵秋刘开莉聂良文肖潇韦伟徐雯雯李小群林强轩唐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