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23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检查管,检查管的一端呈圆弧形状。该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摄像头、冷光灯珠和操作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摄像头和冷光灯珠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对人体模型内部进行照明摄像检测,并通过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转动,带动检查管和摄像头进行运动调节,通过USB转换器与智能手机进行连接,通过智能手机对摄像头和冷光灯珠提供电能,并对摄像头图像进行进行显示,不仅具有达到与现有电子内窥镜相同的教学检查效果,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市场售价昂贵,导致不利于教学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内窥镜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仪器获得了快速发展。医学内窥镜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能够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组织形态和病变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可以有效地辅助医生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具有对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0003]电子内窥镜是传统内窥镜技术与现代计算机、半导体、微电子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由内窥镜镜头、冷光源、控制器、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组成,它不仅能够把拍摄到的人体体腔或内脏器宫的医学图像通过显示器直观地显示出来,供医生直接观察来进行病情诊断,还能将这些图像进行存储或传输,以便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与其他内窥镜相比,电子内窥镜通过图像处理系统能够大大提高成像质量,医生可以通过电子内窥镜观察到一些不易发现的病变,提高了某些疾病的检出率,因此电子内窥镜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0004]内窥镜在临床医学诊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内窥镜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从传统的光学内窥镜到如今的电子内窥镜,内窥镜经历了硬性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三个阶段的发展。硬性内窥镜和纤维内窥镜属于光学内窥镜。目前,电子内窥镜已经成为微创诊断和治疗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而电子内窥镜本身具有工学和医学交叉特点,但是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市场售价昂贵,一套从十几万到上百万,造成教学成本高,导致不利于教学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市场售价昂贵,导致不利于教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检查管,所述检查管的一端呈圆弧形状,所述检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成电路板,所述检查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电线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7]所述摄像头的一端延伸至检查管的一端表面,所述检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冷光灯珠,四个所述冷光灯珠以检查管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冷光灯珠通过电线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检查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壳体,所述操作手柄壳体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螺纹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牵引环,所述检查管的内
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牵引环。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牵引环和第二固定牵引环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牵引孔和第二牵引孔;
[0010]四个所述第一牵引孔和四个所述第二牵引孔分别以第一固定牵引环和第二固定牵引环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牵引孔和第二牵引孔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牵引钢丝和第二牵引钢丝,两个所述第一牵引钢丝和第二牵引钢丝的一端均与固定盘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固定孔,四个所述固定孔以连接管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牵引钢丝和两个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的表面滑动套接。
[0012]优选地,所述集成电路板的表面电性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牵引环、连接管和第一固定牵引环延伸至操作手柄壳体的内壁,所述操作手柄壳体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导线固定管;
[0013]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导线固定管的表面,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有USB接头,所述USB接头的一端插接有USB转换器。
[0014]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壳体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功能管,所述功能管的内壁和操作手柄壳体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操作手柄壳体的表面。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转轴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轮,所述连接转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调节轮,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轮以第一调节轮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16]两个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的另一端均与第一调节轮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调节轮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功能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旋钮的表面与操作手柄壳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的表面与第一旋钮的表面滑动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功能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动齿圈,所述操作手柄壳体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在固定柱的表面均匀分布,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与主动齿圈的表面啮合;
[0019]所述第一调节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圈,其中另一个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与从动齿圈的表面啮合。
[0020]优选地,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在使用时,首先将USB接头与USB转换器插接,然后通过USB转换器与智能手机插接,并预先在智能手机上安装USB摄像头APP;
[0022]通过智能手机对摄像头进行图像显示,并对集成电路板提供电能;
[0023]步骤二、在将USB转换器与智能手机插接后,打开USB摄像头APP查看摄像头是否正常,并对智能手机位置进行固定;
[0024]步骤三、在进行教学训练时,学员一个手手持操作手柄,一个手手持连接管;
[0025]步骤四、然后学员通过手持连接管将检查管插入人体模型内,然后一手操作第一
旋钮和第二旋钮;
[0026]步骤五、在检查管进入人体模型后,在检查时,通过四个冷光灯珠对人体模型内部检查部位进行照明,通过摄像头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摄像头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根据摄像头照射的方向转动对应的第一旋钮或第二旋钮;
[0027]步骤六、在对摄像头进行调节时,第一旋钮转动带动功能管转动,功能管带动主动齿圈转动,主动齿圈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和固定柱转动,传动齿轮带动从动齿圈转动,从动齿圈带动第一调节轮转动,第一调节轮正转或反转带动第一牵引钢丝拉动固定盘运动,带动检查管和摄像头运动进行方向调节;
[0028]在对摄像头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第二旋钮,第二旋钮带动连接转轴转动,连接转轴带动两个第二调节轮转动,两个第二调节轮正转或反转,带动第二牵引钢丝拉动固定盘运动,带动检查管和摄像头运动进行方向调节。
[0029]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30]1、通过设置摄像头、冷光灯珠和操作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摄像头和冷光灯珠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对人体模型内部进行照明摄像检测,并通过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转动,带动检查管和摄像头进行运动调节,通过USB转换器与智能手机进行连接,通过智能手机对摄像头和冷光灯珠提供电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包括检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管(1)的一端呈圆弧形状,所述检查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所述固定盘(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成电路板(3),所述检查管(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摄像头(4),所述摄像头(4)通过电线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4)的一端延伸至检查管(1)的一端表面,所述检查管(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冷光灯珠(5),四个所述冷光灯珠(5)以检查管(1)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冷光灯珠(5)通过电线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检查管(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连接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壳体(7),所述操作手柄壳体(7)的一端与连接管(6)的一端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壳体(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牵引环(701),所述检查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牵引环(7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牵引环(701)和第二固定牵引环(702)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牵引孔(703)和第二牵引孔(704);四个所述第一牵引孔(703)和四个所述第二牵引孔(704)分别以第一固定牵引环(701)和第二固定牵引环(702)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牵引孔(703)和第二牵引孔(704)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牵引钢丝(705)和第二牵引钢丝(706),两个所述第一牵引钢丝(705)和第二牵引钢丝(706)的一端均与固定盘(2)的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固定孔(707),四个所述固定孔(707)以连接管(6)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所述固定孔(707)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牵引钢丝(705)和两个所述第二牵引钢丝(706)的表面滑动套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3)的表面电性连接有连接导线(708),所述连接导线(708)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牵引环(702)、连接管(6)和第一固定牵引环(701)延伸至操作手柄壳体(7)的内壁,所述操作手柄壳体(7)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导线固定管(7081);所述连接导线(70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导线固定管(7081)的表面,所述连接导线(708)的一端电性连接有USB接头(709),所述USB接头(709)的一端插接有USB转换器(7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壳体(7)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孔(711),所述安装孔(711)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功能管(712),所述功能管(712)的内壁和操作手柄壳体(7)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713),所述连接转轴(7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操作手柄壳体(7)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轴(713)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轮(714),所述连接转轴(71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调节轮(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成谢光辉杨仁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