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218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柄、设置在手柄上的钳杆、转动设置在钳杆内部的刀杆组件、以及设置在手柄与钳杆连接位置处且用于控制刀杆组件转动的旋转组件,刀杆组件端部贯穿钳杆并连接有用于切割和止血的夹钳组件;手柄上分别设置有与手柄活动连接且用于控制夹钳组件开闭的扳机、与外部主机系统通信连接的控制键、以及用于连接外部主机系统的换能器的接入口,接入口设置在手柄上远离钳杆的一端并与刀杆组件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使用方便,提高了手术效率,等离子的产生配合超声振动,能较好的实现组织切割;在电凝功能下,等离子电凝发挥作用,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血管的闭合止血。血管的闭合止血。血管的闭合止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超声刀系统和电凝系统,是腔镜手术中必用的两个设备。由于这是两个独立的设备,两者经常需要配合使用,医生要频繁地更换刀具,操作既不方便,效率也低下。
[0004]现有超声刀系统仅对微小的血管止血效果较好,而对稍粗的血管止血效果较差,往往需要再次采用线扎或者双极电凝止血。现有高频电凝系统,单极电凝能耗需求较大、热损伤范围也较大且有电流通过人体,不能用于血管的凝闭及切割;双极电凝热效应明显,产生高热,热损伤较大,组织易粘连,有焦痂形成,有大量烟雾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以解决现有腔镜手术中,超声刀系统和电凝系统需要频繁更换,从而导致操作不便影响手术效率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包括:手柄、设置在手柄上的钳杆、转动设置在钳杆内部的刀杆组件、以及设置在手柄与钳杆连接位置处且用于控制刀杆组件转动的旋转组件,刀杆组件端部贯穿钳杆并连接有用于切割和止血的夹钳组件;
[0008]手柄上分别设置有与手柄活动连接且用于控制夹钳组件开闭的扳机、与外部主机系统通信连接的控制键、以及用于连接外部主机系统的换能器的接入口,接入口设置在手柄上远离钳杆的一端并与刀杆组件相连。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接入口连接外部主机系统的换能器,采用旋转组件将刀杆组件与换能器旋紧,换能器用于为刀杆组件以及刀杆组件上的夹钳组件提供等离子电能量和超声波能量。旋转组件在手术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旋转调整夹钳组件与刀杆组件的角度,以适用于不同的手术部位。在生理盐水环境下,通过夹钳组件和刀杆组件产生等离子体,通过操作控制键以及扳机,扳机用于控制夹钳组件的开闭,夹钳组件与刀杆组件结合用于对组织进行切割,等离子的产生配合超声振动,能较好的实现组织切割,且不易粘连;在电凝功能下,等离子电凝发挥作用,可在40

70℃范围内实现血管的闭合止血。通过设置旋转组件、夹钳组件、刀杆组件、手柄上的接入口,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根据手术类型及病情选择适合的档位,且简化了操作流程,使用方便,提高了手术效率。
[0010]进一步地,旋转组件包括分别用于控制刀杆组件转动的旋钮和旋转扳手,旋钮套设在钳杆靠近手柄的外壁,且旋钮的端部伸入至手柄内并通过销钉与刀杆组件连接,旋转扳手套设在钳杆的外壁,且旋转扳手的端部与旋钮卡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旋转组件上的旋钮通过销钉与刀杆组件连接,通过旋转旋钮可以带动刀杆组件一起转动,从而用于调整手术过程中的刀杆组件和夹钳组件的角度,以适用于不同的手术部位。通过旋转扳手,旋转扳手可拆卸地套设在钳杆的外壁,其一端与旋钮卡接,通过转动旋转扳手用于将刀杆组件与换能器进行连接,旋转扳手的转矩有限,从而能避免对换能器和接入口造成损坏,刀杆组件与换能器连接后拆卸下旋转扳手。
[0012]进一步地,旋钮靠近旋转扳手的一侧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卡槽,旋转扳手包括套设在钳杆外壁的扳手、以及与扳手连接的限位卡块,限位卡块远离扳手的端部与环形卡槽卡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限位卡块与环形卡槽卡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限位卡块用于限制扳手的转动位置,使其转矩固定,避免由于过度旋转而对接入口和换能器的接口造成损坏。
[0014]进一步地,刀杆组件包括设置在钳杆内且与钳杆相匹配的外刀杆、以及设置在外刀杆内且与外刀杆相匹配的内刀杆,外刀杆的一端伸入至手柄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扳机转动连接,外刀杆的另一端贯穿钳杆并与夹钳组件转动连接,内刀杆的一端伸入至手柄内并与接入口连接,且内刀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外部主机系统的换能器的螺纹孔,内刀杆的另一端伸出至外刀杆外并位于夹钳组件的下方,销钉依次贯穿旋钮、外刀杆和内刀杆。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外刀杆位于钳杆内且与钳杆的杆径相匹配,内刀杆位于外刀杆内且与外刀杆的杆径相匹配,通过转动扳手使内刀杆的螺纹孔与外部的换能器连接,连接稳定后并拆卸掉旋转扳手,夹钳组件与外刀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且位于内刀杆的上方,握紧扳机使夹钳组件与内刀杆结合,操作控制键,用于对组织进行切割、电凝、止血等操作。
[0016]进一步地,外刀杆的杆部外壁、内刀杆的杆部外壁分别套设有绝缘套管。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绝缘套管,用于保证外刀杆与内刀杆之间的绝缘性,便于夹钳组件与内刀杆在咬合位置处能稳定性激发等离子体。
[0018]进一步地,夹钳组件包括第一夹臂、以及转动设置在第一夹臂远离外刀杆的端部的第二夹臂,第二夹臂位于第一夹臂的内侧,第一夹臂靠近外刀杆的端部通过销柱与钳杆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一夹臂靠近外刀杆的端部的底侧与外刀杆的侧壁铰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握紧扳机,扳机驱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转动带动外刀杆向手柄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臂分别绕外刀杆、钳杆转动,并随着外刀杆向刀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与内刀杆闭合,并操作控制键用于对组织进行切割,切割后再松开扳机连接件驱使外刀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复位;通过夹钳组件和内刀杆,融合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微创手术中切割功能下,等离子的产生配合超声振动,能较好的实现组织切割,且不易粘连。在电凝功能下,等离子电凝发挥作用,可在40

70℃范围内实现血管的闭合止血,热损伤很小。
[0020]进一步地,第二夹臂的内侧设置有组织垫,且第二夹臂的边缘设置呈齿状结构并与内刀杆咬合。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组织垫用于降低组织切割或血管闭合止血时不必要的热损伤,齿状结构能较好的实现组织切割,且不易粘连。
[0022]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套设在手柄内的外刀杆端部的衔接圈、与衔接圈连接的第一连接臂、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臂远离衔接圈的端部并与手柄的内壁连接的复位弹簧,扳机与第一连接臂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臂。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握紧扳机时,扳机向手柄内移动,从而驱使第二连接臂转动,第二连接臂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臂转动和移动,从而使外刀杆向手柄的方向移动,此时夹钳组件关闭并与内刀杆咬合,松开扳机时,复位弹簧驱使第一连接臂复位,从而驱使第二连接臂和外刀杆复位,此时夹钳组件张开。
[0024]进一步地,手柄上设置有与扳机配合的转动腔,扳机的端部伸入至转动腔内并分别与手柄的内壁和第二连接臂铰接。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扳机的端部分别与手柄内壁和第二连接臂铰接实现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设置在所述手柄(1)上的钳杆(2)、转动设置在所述钳杆(2)内部的刀杆组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1)与所述钳杆(2)连接位置处且用于控制所述刀杆组件(3)转动的旋转组件(4),所述刀杆组件(3)端部贯穿所述钳杆(2)并连接有用于切割和止血的夹钳组件(5);所述手柄(1)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手柄(1)活动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夹钳组件(5)开闭的扳机(6)、与外部主机系统通信连接的控制键(7)、以及用于连接外部主机系统的换能器的接入口(101),所述接入口(101)设置在所述手柄(1)上远离所述钳杆(2)的一端并与所述刀杆组件(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刀杆组件(3)转动的旋钮(41)和旋转扳手(42),所述旋钮(41)套设在所述钳杆(2)靠近所述手柄(1)的外壁,且所述旋钮(41)的端部伸入至所述手柄(1)内并通过销钉(411)与所述刀杆组件(3)连接,所述旋转扳手(42)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钳杆(2)的外壁,且所述旋转扳手(42)的端部与所述旋钮(41)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41)靠近所述旋转扳手(42)的一侧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卡槽(412),所述旋转扳手(42)包括套设在所述钳杆(2)外壁的扳手(421)、以及与所述扳手(421)连接的限位卡块(422),所述限位卡块(422)远离所述扳手(421)的端部与所述环形卡槽(412)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等离子超声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钳杆(2)内且与所述钳杆(2)相匹配的外刀杆(30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刀杆(301)内且与所述外刀杆(301)相匹配的内刀杆(302),所述外刀杆(30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手柄(1)内并通过连接件(8)与所述扳机(6)转动连接,所述外刀杆(30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钳杆(2)并与所述夹钳组件(5)转动连接,所述内刀杆(302)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手柄(1)内并与所述接入口(101)连接,且所述内刀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东岳欣徐培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