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986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6
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左电梯门(1)、右电梯门(2)、轿厢地坎(3)、楼层踏板(4)、缝隙遮挡板(5)、移动凸轮(6)、齿条(7)、齿条左端导轨(8)、齿条右端导轨(9)、不完全齿轮(10)、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后端滚轮(13)、滚轮轴(14)、前端滚轮(15)、齿条左端限位块(16)、齿条右端限位块(17)。左电梯门(1)开关时带动移动凸轮(6)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齿条(7)上下运动,齿条带动不完全齿轮(10)旋转,使得电梯门打开时缝隙遮挡板(5)顺时针旋转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轿厢式电梯轿厢底部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之间因为电梯结构本身的原因存在不可避免的缝隙(大多为30mm),对于微小的物品,例如钥匙、U盘、手机等较容易掉落进缝隙中,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也极易给电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另外,细跟高跟鞋很容易被缝隙卡住,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同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0003]专利CN214298815U提出了一种能够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电梯装置,该装置结构简洁,不用附加电源,减少了电力设备的安装,零部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但该装置存在不足,为了给连接件提供运动路线,需要在轿厢地坎的左右两端凹槽结构处进行较大面积的切割,这样容易造成轿厢地坎的刚度下降,达不到所需的刚度要求。
[0004]专利CN210973497U提出了另一种新型电梯缝隙防掉落装置,该装置使用方便,衔接稳定性较好,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方便拆卸。但该装置需要在每一层的电梯缝隙处进行安装,若楼层较多,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不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把电梯门的直线运动转换成遮挡结构的旋转运动,将人的重量转换到了楼层踏板上,支承强度足够,节约能量。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间缝隙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左电梯门(1)、右电梯门(2)、轿厢地坎(3)、楼层踏板(4)、缝隙遮挡板(5)、移动凸轮(6)、齿条(7)、齿条左端导轨(8)、齿条右端导轨(9)、不完全齿轮(10)、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后端滚轮(13)、滚轮轴(14)、前端滚轮(15)、齿条左端限位块(16)、齿条右端限位块(17),其特征在于:轿厢地坎(3)与电梯轿厢底部固连;左电梯门(1)和右电梯门(2)在轿厢地坎(3)的凹槽结构(31)的导向作用下平移实现开关门的动作;移动凸轮(6)与左电梯门(1)固连;齿条(7)的顶端安装有后端滚轮(13)、滚轮轴(14)以及前端滚轮(15),两个滚轮可以相对齿条(7)转动而不能移动;移动凸轮(6)与后端滚轮(13)和前端滚轮(14)之间的接触关系均为高副接触;齿条(7)通过齿条左端导轨(8)和齿条右端导轨(9)导向做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左电梯门(1)完成开门和关门动作时,分别带动齿条(7)向上和向下运动;齿条(7)与不完全齿轮(10)保持常啮合,齿条(7)带动不完全齿轮(10)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不完全齿轮(10)与缝隙遮挡板(5)为固定连接关系,两者同步运动;缝隙遮挡板(5)由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支承,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固定安装在轿厢地坎(3)上,缝隙遮挡板(5)可相对轿厢地坎(3)转动而不能移动。
[0007]进一步的,轿厢地坎(3)与电梯轿厢底部固连,轿厢地坎(3)包含引导电梯门运动的凹槽结构(31)、用于固定齿条限位块的凸棱结构(32),轿厢地坎(3)与齿条左端导轨(8)、齿条右端导轨(9)、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固连。
[0008]进一步的,缝隙遮挡板(5)包含挡板前端伸出结构(51),缝隙遮挡板(5)由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支承,缝隙遮挡板(5)可相对轿厢地坎(3)转动而不能移动。
[0009]进一步的,缝隙遮挡板(5)旋转至遮挡住缝隙时,挡板前端伸出结构(51)可与楼层踏板(4)的阶梯结构(41)处配合限位,并将承重传递给楼层踏板(4)。
[0010]进一步的,移动凸轮(6)包含第一水平段(61)、曲线段(62)以及第二水平段(63),移动凸轮(6)与左电梯门(1)固连,移动凸轮(6)与后端滚轮(13)和前端滚轮(14)之间的接触关系均为高副接触,随着移动凸轮(6)的左右移动,滚轮与移动凸轮(6)的第一水平段(61)接触时,齿条(7)处于下极限位置;滚轮与移动凸轮(6)的曲线段(62)接触时,齿条(7)处于向上或向下的运动状态;滚轮与移动凸轮(6)的第二水平段(63)接触时,齿条(7)处于上极限位置。
[0011]进一步的,齿条(7)的顶端安装有后端滚轮(13)、滚轮轴(14)以及前端滚轮(15),两个滚轮可以相对齿条(7)转动而不能移动,齿条(7)通过齿条左端导轨(8)和齿条右端导轨(9)导向做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当左电梯门(1)向右运动至移动凸轮(6)与滚轮分离时,通过齿条左端限位块(16)和齿条右端限位块(17)对齿条(7)进行限位,防止齿条(7)因为重力作用下降,齿条左端限位块(16)和齿条右端限位块(17)与轿厢地坎(3)的凸棱结构(32)固连。
[0012]进一步的,齿条(7)与不完全齿轮(10)保持常啮合,齿条(7)带动不完全齿轮(10)进行角度为90
°
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0013]进一步的,不完全齿轮(10)与缝隙遮挡板(5)为固定连接关系,两者同步运动,齿条(7)的上下运动带动缝隙遮挡板(5)进行角度为90
°
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梯开门时带动缝隙遮挡板(5)遮挡住轿厢地坎(3)与楼层踏板(4)之间的间隙,电梯关门时带动缝隙遮挡板(5)自动复位,有效的防止小物件掉落和鞋跟卡住等事件的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不用附加电源,减少了电力设备的安装,节能环保,传动稳定可靠,成本低。将移动凸轮(6)的直线运动转换成了缝隙遮挡板(5)的旋转运动,且该遮挡装置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齿轮齿条机构处剖面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梯门关闭时左侧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梯门关闭时左前侧方向整体视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轿厢地坎(3)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楼层踏板(4)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缝隙遮挡板(5)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凸轮(6)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左电梯门(1)、右电梯门(2)、轿厢地坎(3)、楼层踏板(4)、缝隙遮挡板(5)、移动凸轮(6)、齿条(7)、齿条左端导轨(8)、齿条右端导轨(9)、不完全齿轮(10)、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后端滚轮(13)、滚轮轴(14)、前端滚轮(15)、齿条左端限位块(16)、齿条右端限位块(17)、凹槽结构(31)、轿厢地坎凸棱结构(32)、楼层踏板阶梯结构(41)、缝隙遮挡板前端伸出结构(51)、移动凸轮第一水平段(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左电梯门(1)、右电梯门(2)、轿厢地坎(3)、楼层踏板(4)、缝隙遮挡板(5)、移动凸轮(6)、齿条(7)、齿条左端导轨(8)、齿条右端导轨(9)、不完全齿轮(10)、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后端滚轮(13)、滚轮轴(14)、前端滚轮(15)、齿条左端限位块(16)、齿条右端限位块(17),其特征在于:轿厢地坎(3)与电梯轿厢底部固连;左电梯门(1)和右电梯门(2)在轿厢地坎(3)的凹槽结构(31)的导向作用下平移实现开关门的动作;移动凸轮(6)与左电梯门(1)固连;齿条(7)的顶端安装有后端滚轮(13)、滚轮轴(14)以及前端滚轮(15),两个滚轮可以相对齿条(7)转动而不能移动;移动凸轮(6)与后端滚轮(13)和前端滚轮(14)之间的接触关系均为高副接触;齿条(7)通过齿条左端导轨(8)和齿条右端导轨(9)导向做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左电梯门(1)完成开门和关门动作时,分别带动齿条(7)向上和向下运动;齿条(7)与不完全齿轮(10)保持常啮合,齿条(7)带动不完全齿轮(10)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不完全齿轮(10)与缝隙遮挡板(5)为固定连接关系,两者同步运动;缝隙遮挡板(5)由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支承,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固定安装在轿厢地坎(3)上,缝隙遮挡板(5)可相对轿厢地坎(3)转动而不能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轿厢地坎(3)与电梯轿厢底部固连,轿厢地坎(3)包含引导电梯门运动的凹槽结构(31)、用于固定齿条限位块的凸棱结构(32),轿厢地坎(3)与齿条左端导轨(8)、齿条右端导轨(9)、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缝隙遮挡板(5)包含挡板前端伸出结构(51),缝隙遮挡板(5)由缝隙遮挡板左端支承座(11)和缝隙遮挡板右端支承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鲁兰星姚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