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德林专利>正文

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94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属于石油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包括除气装置、测量装置、数据处理传输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除气装置包括多边形输油管路、同步阀门和智能伺服系统,多边形输油管路两端安装法兰盘和流量计,多边形输油管路中部分为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输入端分别设置上同步阀门和下同步阀门,同步阀门安装转盘蜗轮齿轮,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与同一蜗杆配合工作,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位于蜗杆两侧,蜗杆连接智能伺服系统的电机。可对单井站产液量、含油量、含水量、温度等参数进行精细定量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进行优化、上传、保存,对实现油井监控、计量,改进工作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常重要的意义。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石油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陆地及海上油田对有气井站产出原油的计量和含水还没有比较精确可靠的测量方法,特别是含水的测量一直采用定时取样化验的方法,对油田数字化建设形成较大障碍。为了油田数字化建设进而实现油田智能化尽早到来,油田急需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实时、测量、分析和储存的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有气井站产液量、含油量、含水量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进行优化、上传、保存的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包括除气装置、测量装置、数据处理传输装置和供电装置;
[0006]所述除气装置包括多边形输油管路、同步阀门和智能伺服系统,多边形输油管路两端安装法兰盘和流量计,多边形输油管路中部分为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输入端分别设置上同步阀门和下同步阀门,同步阀门安装转盘蜗轮齿轮,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与同一蜗杆配合工作,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位于蜗杆两侧,蜗杆连接智能伺服系统的电机。
[0007]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内管,内管套在所述下分流管内,内管外壁镶嵌若干含水传感器,含水传感器采用非线性链接构成含水传感器组,内管两端分别安装流量传感器;
[0008]所述数据处理传输装置包括防水盒,防水盒内安装包含有计算机接口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输出切换单元,串口输出和无线远传单元的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机、含水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引线连接计算机接口单元;
[0009]供电装置包括通过低压供电电缆与所述防水盒连接的室外配电箱,交流电源线内设置正弦波电源变换器。
[0010]优选的,所述多边形输油管路为四边形结构,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分别包括两段输油管路。
[0011]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低电压大扭矩慢速电动机。
[0012]优选的,所述内管内壁涂有聚四氟防结蜡渗透层。
[0013]优选的,所述内管一端安装电磁和超声波复合液量传感器,内管另一端安装超声波流量计。
[0014]优选的,所述内管外壁镶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引线连接计算机接口单元。
[0015]优选的,所述防水盒为压铸铝合金防水盒。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除气装置可有效除去井液中的气体,能有效排除井液中含气对测量精度的干扰以取得较精确的含水测量结果;测量装置利用介质的介电常数与含水有固定关系的原理设计而成,含水传感器采用“电极结构变化检测法”,能精确测出油井液量及含水值;流量传感器共同组成复合液量传感器来覆盖被测液体含水从0到100%宽范围量程精度;检测数据的采集均取自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夹层中,测量过程不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和电导率变化的影响,测量精度高;测量管道内无阻流件,传感器寿命极长;本专利技术可对有气单井站产液量、含油量、含水量、温度等参数进行精细定量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进行优化、上传、保存,对实现油井监控、计量,改进工作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1法兰盘
ꢀꢀꢀꢀ
2下分流管
ꢀꢀꢀꢀ
3内管
ꢀꢀꢀꢀ
4防水盒
ꢀꢀꢀꢀ
5低压供电电缆
ꢀꢀꢀꢀ
6 高压电缆
ꢀꢀꢀꢀ
7室外配电箱
ꢀꢀꢀꢀ
8含水传感器
ꢀꢀꢀꢀꢀ
9电磁和超声波复合液量传感器
ꢀꢀꢀꢀ
10超声波流量计
ꢀꢀꢀꢀ
11多边形输油管路
ꢀꢀꢀꢀ
12上分流管
ꢀꢀꢀꢀ
13 电机
ꢀꢀꢀꢀ
14上转盘涡轮齿轮
ꢀꢀꢀꢀ
15下转盘涡轮齿轮
ꢀꢀꢀꢀ
16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包括除气装置、测量装置、数据处理传输装置和供电装置。
[0021]所述除气装置包括多边形输油管路11、同步阀门和智能伺服系统,多边形输油管路11两端安装法兰盘1和流量计,所述多边形输油管路11为四边形结构,多边形输油管路11中部分为上分流管12和下分流管2,上分流管12和下分流管2分别包括两段输油管路,上分流管12和下分流管2输入端分别设置上同步阀门和下同步阀门,上同步阀门安装上转盘蜗轮齿轮14,下同步阀门安装下转盘蜗轮齿轮15,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与同一蜗杆16配合工作,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位于蜗杆16两侧,蜗杆16连接智能伺服系统的电机13,所述电机13为低电压大扭矩慢速电动机,电机13通过蜗杆16带动同步阀门同时朝相反方向转动。
[0022]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内管3,所述内管3内壁涂有聚四氟防结蜡渗透层,内管 3套在所述下分流管2内,内管3外壁镶嵌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含水传感器8,含水传感器8采用非线性链接构成含水传感器组,内管3一端安装电磁和超声波复合液量传感器9,内管3另一端安装超声波流量计10。
[0023]所述数据处理传输装置包括防水盒4,所述防水盒4为压铸铝合金防水盒4,防水盒4内安装包含有计算机接口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输出切换单元,串口输出和无线远传单元的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机13、温度传感器、含水传感器8和流量传感器的引线连接计算机接口单元;
[0024]供电装置包括通过低压供电电缆6与所述防水盒4连接的室外配电箱7,交流电源线内设置正弦波电源变换器。
[0025]多边形输油管路11通过法兰盘1与有气井液输入油管的一端焊在一起,井液流入多边形输油管路11后分为上下两个支路,由于井液本身的重力和粘滞性,使得上分流管12
中的井液含气量较高而下分流管2中井液中含气量较低,此时电机13控制蜗杆16旋转,使上同步阀门缓慢开大,下同步阀门缓慢关小,在井液本身的重力和粘滞性作用下,下分流管2中的井液越积越多但气相则越来越少。当同步阀门完全打开,下同步阀门完全关闭后,下分流管2变为一支盲管,在上分流管12和下分流管2汇合处上分流管12中井液的不断驱动下,下分流管2中的井液里残存气体越来越少直至达到需要的被测标准,此时开始测量下分流管2中井液的含水量便可得到精确结果,并将所测数值通过计算机接口输入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数值通过处理通过无线远传单元上传油田控制中心,最后完全打开下同步阀门及关闭下同步阀门,便可利用管中井液将下分流管2中测完的井液冲走,为下次测量做好准备。
[00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气井站油水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气装置、测量装置、数据处理传输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除气装置包括多边形输油管路(11)、同步阀门和智能伺服系统,多边形输油管路(11)两端安装法兰盘(1)和流量计,多边形输油管路(11)中部分为上分流管(12)和下分流管(2),上分流管(12)和下分流管(2)输入端分别设置上同步阀门和下同步阀门,同步阀门安装转盘蜗轮齿轮,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与同一蜗杆(16)配合工作,两个转盘蜗轮齿轮位于蜗杆(16)两侧,蜗杆(16)连接智能伺服系统的电机(13)。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内管(3),内管(3)套在所述下分流管(2)内,内管(3)外壁镶嵌若干含水传感器(8),含水传感器(8)采用非线性链接构成含水传感器(8)组,内管(3)两端分别安装流量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传输装置包括防水盒(4),防水盒(4)内安装包含有计算机接口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输出切换单元,串口输出和无线远传单元的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机(13)、含水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连鹏张毅张雷王江涛杨勇田长友崔容占江俊郴孙智成王昊金伟东方迪张福久刘琦王彦峰刘相男吕新泽吕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吕德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