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92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基于工作底图进行内业校核,包括: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基于工作底图辅助开展现场勘界,包括:基于工作底图使用定位测量法开展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包括:基于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界限勘界定标,工作效率受到传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制约的技术问题。化产品制约的技术问题。化产品制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界限勘界定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界限勘界定标是指对界限边界进行内业校核、现场勘界,并在重要点位设立界桩和标识牌的工作。目前,界限勘界定标往往以传统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作为工作底图,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勘界定标。
[0003]但是,现有的工作底图因比例尺较为固定、符号化要素较为抽象等特性,制约了内业校核、现场勘界以及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工作效率。近年来,实景三维模型技术因其具有无级缩放、易于判读、定制性强的优点,得以迅速发展。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实景三维模型技术用于勘界定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界限勘界定标工作效率受到传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制约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
[0007]基于工作底图进行内业校核,包括: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
[0008]基于工作底图辅助开展现场勘界,包括:基于工作底图使用定位测量法开展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
[0009]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包括:基于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
[0010]进一步的,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包括基础数据、分析数据;
[0011]基础数据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划定的界限,实景三维模型包括城市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地形级三维模型;划定的界限包含面型矢量和线型矢量;
[0012]分析数据包括地类界线、空间管控界线和权属界线。
[0013]进一步的,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0014]通过判读地物平面、高程坐标和纹理,对界限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
[0015]通过选取不同的地类界线进行捕捉、跟随,对界限边界进行修正。
[0016]进一步的,进行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0017]对界限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区域,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结合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
第一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中,耕地、园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面积在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0018]对界限外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结合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中,林地、草地、水域、湿地等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面积的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入或纳入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0019]进一步的,进行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0020]对界限内涉及不动产或自然资源权属的,标记提取后作为权属界线矛盾图斑;结合工作底图中的权属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权属界线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中,不动产权属或自然资源权属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权属界线矛盾图斑面积在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0021]进一步的,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包括:结合工作底图和实地典型地物或方位物,按照调绘法对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以完成纠正操作,并将纠正后的边界拐点标绘在工作底图上。
[0022]进一步的,基于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包括:将界桩、标识牌存储为点要素,统一进行符号化表达;在工作底图上对界桩、标识牌进行标绘。
[0023]进一步的,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包括:分析界限边界潜在的重点地段、重要拐点的界桩、标识牌预埋设点位,在工作底图上进行模拟展示。
[0024]进一步的,重点地段是指界限边界与地类界线相交的部位;重要拐点是指北坐标最大值、最小值,东坐标最大值、最小值所对应的4个拐点。
[0025]进一步的,界桩、标识牌在内业校核或现场勘界环节进行模拟展示。
[002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27]可以使得界限勘界定标不再受到传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的制约,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流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
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3]实施例
[00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5]S1、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
[0036]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由基础数据和分析数据两部分组成。
[0037]基础数据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和划定的界限。实景三维模型根据界限的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分布特点划分为城市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地形级三维模型,实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实施。划定的界限包含面型矢量和线型矢量两种要素类型。
[0038]分析数据包括地类界线、空间管控界线和权属界线。
[0039]在本实施例中,地类界线通过国土调查数据或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要素表达,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湿地、其他用地。
[0040]空间管控界线包括规划管控界线和行政区划界线:规划管控界线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基于所述工作底图进行内业校核,包括: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基于所述工作底图辅助开展现场勘界,包括:基于所述工作底图使用定位测量法开展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基于所述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包括:基于所述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基于所述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包括基础数据、分析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划定的界限,所述实景三维模型包括城市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地形级三维模型;所述划定的界限包含面型矢量和线型矢量;所述分析数据包括地类界线、空间管控界线和权属界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通过判读地物平面、高程坐标和纹理,对界限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通过选取不同的地类界线进行捕捉、跟随,对界限边界进行修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对界限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区域,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结合所述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中,耕地、园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面积在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对界限外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结合所述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勇陈良超胡开全马红赵斌贺瑜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