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及其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84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及其过滤装置,涉及到过滤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至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段、中段和下段,上段的中部设有通孔,中段内设有第一容纳腔,通孔贯穿上段与中段内的第一容纳腔连接,中段的四周设有若干第一通槽,每一第一通槽的一段均与第一容纳腔之间相连通,下段设有一安装槽,第二通槽分别与两安装槽相互导通,通孔与第一容纳腔由于若干通孔被分解成直径更小的,因为螺旋管内气流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使涡流容纳腔内的气流进入第一容纳腔后集中分布于腔壁附近,在管壁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层。在使用时,又可两个连接通道之间流通,又可其他个数连接通道之间流通。道之间流通。道之间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及其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过滤设备的
,尤其涉及到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及其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有的过滤装置使用水泵送系统或液态铅泵送系统来产生涡流腔。这些系统中的一些系统中的泵送系统基于浴缸涡流的概念,其中,由于将液体切向地泵送到压缩容器中并且将液体从位于这种容器的底部上的孔排出而形成腔,形成涡流腔
[0003]但是这些手段仍确定存在问题,
[0004]1、当涡流腔延伸经过整个容器并且进入到排出管中的情形,整个容器的界面缺乏平滑度、即高频表面波纹的持续存在,同时在界面附近存在强大的竖向剪切层。
[0005]2.涡流腔延伸经过容器的整个高度,从而在容器的顶部处接触静止壁并且在容器的底部处进入排出孔。当涡流腔延伸到排出孔中时,涡流腔会阻塞排出区域的很大的一部分,这会导致涡流界面附近的竖向速度(和剪切)的明显增大,这又会引起涡流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及其过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包括
[0008]主体,所述主体至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中段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上段与所述中段内的第一容纳腔连接,所述中段的四周设有若干第一通槽,每一所述第一通槽的一段均与第一容纳腔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水平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水平直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通槽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通孔以及若干所述第一通槽之间形成一涡流容纳腔;所述下段内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所述下段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通槽,两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相互导通,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由于若干所述通孔被分解成直径更小的,因为螺旋管内气流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使所述涡流容纳腔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后集中分布于腔壁附近,在管壁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层。
[000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下段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上段的竖直高度。
[00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若干所述第一通槽中部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底部的下方,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一通槽底之间的高度差形成一缓冲区。
[00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
[00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容纳腔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一通槽同心设置。
[00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第一容纳腔至所述第一通槽的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一通槽的宽度均逐渐增大。
[001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其中所述上段和所述中段为圆柱形的,并且其中所述筒的横向横截面为圆形的或六边形的。
[0016]一种过滤装置,包括上述所述任意一项的多边涡流容纳腔,所述过滤水管为筒状结构,所述多边涡流容纳腔安装在所述滤水管的输出端上。
[001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中,有第涡流容纳腔,其第一容纳腔用以存放滤水,而当过滤运行并抽取滤水时,涡流容纳腔可使滤水形成旋涡,从而改善滤水的流动性并减小涡流容纳腔中的冲击性。
[0019](2)本专利技术中,设有缓冲区,可以减少滤水在过滤过程中对于主体的冲击减少水压的冲击消失,延长其主体的使用寿命。
[0020](3)本专利技术中,该用于过滤装置的的多边涡流容纳腔,通过第一容纳腔,从而使得主体上的通槽与通孔连通,并且通过缓冲区控制流量水压大小,通过不同的的通槽连接不同的连接通道,从而使得该多边涡流容纳腔即可三个连接通道均流通,又可两个连接通道之间流通,又可其他个数连接通道之间流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边涡流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边涡流容纳腔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边涡流容纳腔的主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多边涡流容纳腔的俯视图。
[0025]图中:1、主体;2、上段;3、中段;4、下段;5、第一容纳腔;6、第一通槽;7、第一容纳腔;8、安装槽;9、第二通槽;10、缓冲区;11、涡流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9]结合图1

4所示,实施例一: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包括
[0030]主体1,主体1至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段2、中段3和下段4,上段2的中部设有通孔,中段3内设有第一容纳腔5,通孔贯穿上段2与中段3内的第一容纳腔5连接,中段3的四周设有若干第一通槽6,每一第一通槽6的一段均与第一容纳腔5之间相连通,下段4设有一安装槽
8,安装槽8位于第一容纳腔5下方;第一容纳腔5的水平直径大于通孔的水平直径,第一容纳腔5的竖直高度大于第一通槽6的竖直高度,第一容纳腔5与通孔以及若干第一通槽6之间形成一涡流容纳腔11;下段4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通槽9,两第二通槽9分别与安装槽8相互导通,通孔与第一容纳腔5由于若干通孔被分解成直径更小的,因为螺旋管内气流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使涡流容纳腔11内的气流进入第一容纳腔5后集中分布于腔壁附近,在管壁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层。
[0031]其中,上段2、中段3和下段4可以是装设在一起的三个独立元件,或者,周上段2、中段3和下段4可为一体成型。
[0032]其中,所述上段2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
[0033]所述中段3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
[0034]所述下段4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
[0035]中段3的四周设有若干第一通槽6,每一第一通槽6的一段均与第一容纳腔5之间相连通,从而当液体经由第一容纳腔5上的第一通槽6流入或流出时,液体会自动形成旋涡。
[0036]其中,流动系统的其中一管件可连接通孔。
[003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下段4的竖直高度高于上段2的竖直高度。
[0038]其中,下段4的竖直高度为可调节高度,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其下段4的安装高度。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边涡流容纳腔,其特征在于,主体(1),所述主体(1)至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段(2)、中段(3)和下段(4),所述上段(2)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中段(3)内设有第一容纳腔(5),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上段(2)与所述中段(3)内的第一容纳腔(5)连接,所述中段(3)的四周设有若干第一通槽(6),每一所述第一通槽(6)的一段均与第一容纳腔(5)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5)的水平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水平直径,所述第一容纳腔(5)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通槽(6)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一容纳腔(5)与所述通孔以及若干所述第一通槽(6)之间形成一涡流容纳腔(11);所述下段(4)内设有一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5)下方;所述下段(4)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通槽(9),两所述第二通槽(9)分别与所述安装槽(8)相互导通,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5)由于若干所述通孔被分解成直径更小的,因为螺旋管内气流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使所述涡流容纳腔(11)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5)后集中分布于腔壁附近,在管壁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涡流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4)的竖直高度高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爱钟振海林启涨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通浙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