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84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成电路是一种为了使电源电路生成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而切换所述电源电路的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包括: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施加有与所述输出电压相应的反馈电压;信号检测电路,该信号检测电路经由所述第一端子对从基于所述输出电压进行动作的外部电路输出的设定信号进行检测;以及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基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设定信号来驱动所述晶体管。号来驱动所述晶体管。号来驱动所述晶体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集成电路、电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及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存在控制电源电路的晶体管的切换的开关控制电路。(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5009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然而,开关控制电路存在通过利用外部电路和专用端子进行通信,从而控制晶体管的切换来协调动作的电路。
[0005]然而,为了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需要在除通信以外的用途中所使用的端子,难以设置用于协调动作的通信用专用端子。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能将其他用途中所使用的端子用作与外部电路的通信的端子。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7]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集成电路的方式是一种为了使电源电路生成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而切换所述电源电路的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包括: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施加有与所述输出电压相应的反馈电压;信号检测电路,该信号检测电路经由所述第一端子对从基于所述输出电压进行动作的外部电路输出的设定信号进行检测;以及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基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设定信号来驱动所述晶体管。
[000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的方式是一种包括为了使电源电路生成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而切换所述电源电路的晶体管的第一集成电路、以及基于所述输出电压进行动作的第二集成电路的电源装置,所述第二集成电路包含将设定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设定信号输出电路,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包含: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施加有与所述输出电压相应的反馈电压;信号检测电路,该信号检测电路经由所述第一端子检测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输出的所述设定信号;以及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基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设定信号来驱动所述晶体管。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能够将其他用途中所使用的端子用作与外部电路通信的端子。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电源装置10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DC

DC转换器12的一个示例的图。图3是表示控制IC40的一个示例的图。图4是表示AC

DC转换器11的一个示例的图。图5是示出功率因素改善IC75的一个示例的图。图6是表示信号检测电路91的一个示例的图。图7是表示设定信号Sig(信号Vsp)的脉冲宽度与端子FB短路时的信号Vsp的脉冲宽度的一个示例的图。图8是表示设定信号Sig的脉冲宽度与检测电路131内的各节点的逻辑电平的对应关系的图。图9是表示电源装置10启动时的IC的主要波形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0是表示在“连续模式”与“突发模式”之间进行转移时IC主要波形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1是表示成为“短路模式”时IC的主要波形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20年4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特愿2020

072964要求优先权,并援引其内容。
[0012]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事项。
[0013]=====本实施方式=====<<<电源装置10的概述>>>图1是表示电源装置10的一个示例的图。电源装置10有AC

DC转换器11、DC

DC转换器12以及负载13构成。AC

DC转换器11根据施加到节点N1、N2的交流电压Vac生成输出电压Vout1。DC

DC转换器12根据施加到节点N3、N4的输出电压Vout1生成输出电压Vout2。负载13连接到节点N5、N6,并施加有输出电压Vout2。负载13例如是利用直流电压进行动作的电子设备。另外,设定信号Sig从DC

DC转换器12向AC

DC转换器11通信。
[0014]<<<DC

DC转换器12的概述>>>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10中包含的DC

DC转换器12的结构的图。DC

DC转换器12是根据规定的输入电压Vout1在负载13上生成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Vout2的LLC电流谐振型转换器。
[0015]DC

DC转换器12构成为包含电容器20、21、32、NMOS晶体管22、23、变压器24、控制块25、二极管30、31、恒压电路33和发光二极管34。
[0016]电容器20使施加输入电压Vout1的电源线路和接地侧的接地线路之间的电压稳定,并去除噪声等。输入电压Vout1是规定电平的直流电压。
[0017]NMOS晶体管22是高侧的功率晶体管,NMOS晶体管23是低侧的功率晶体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开关元件使用NMOS晶体管22、23,但例如也可以是PMOS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
[0018]变压器24包括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L3和辅助线圈L4,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L3和辅助线圈L4之间绝缘。在变压器24中,根据初级侧的初级线圈L1两端的电压的变
化,在次级侧的次级线圈L2、L3中产生电压,并且根据次级线圈L2、L3的电压的变化,产生初级侧的辅助线圈L4的电压。
[0019]此外,在初级线圈L1中,NMOS晶体管22的源极和NMOS晶体管23的漏极连接到一端,NMOS晶体管23的源极经由电容器21连接到另一端。
[0020]因此,当开始切换NMOS晶体管22、23时,次级线圈L2、L3和辅助线圈L4中各自的电压发生变化。另外,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L3以相同的极性电磁耦合,次级线圈L2、L3和辅助线圈L4也以相同的极性电磁耦合。
[0021]控制块25是用于控制NMOS晶体管22、23的切换的电路块,详细情况在后文中阐述。
[0022]二极管30、31对次级线圈L2、L3的电压进行整流,电容器32对整流后的电压进行滤波。其结果是,在电容器32中生成被平滑后的输出电压Vout2。另外,输出电压Vout2成为目标电平的直流电压。
[0023]恒压电路33是生成恒定的直流电压的电路,例如使用分路调节器来构成。
[0024]发光二极管34是发出与输出电压Vout2和恒压电路33的输出之间的差相应的强度的光的元件,与后述的光电晶体管57一起构成光电耦合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输出电压Vout2的电平变高时,来自发光二极管34的光的强度变强。
[0025]<<<控制块25>>>控制块25包括控制IC40、电容器50~53、电阻器55、55、二极管56和光电晶体管57。
[0026]控制IC40是用于控制NMOS晶体管22、23的切换的集成电路,并且具有端子VCC、GND、STB、FB、IS、HO、LO和VH。
[0027]端子VCC是施加有用于使控制IC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是为了使电源电路生成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而切换所述电源电路的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施加有与所述输出电压相应的反馈电压;信号检测电路,该信号检测电路经由所述第一端子对从基于所述输出电压进行动作的外部电路输出的设定信号进行检测;以及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基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设定信号来驱动所述晶体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信号是根据所述驱动电路动作的模式而具有不同的脉冲宽度的信号,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基于所述设定信号的所述脉冲宽度来检测所述设定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基于第一期间的所述脉冲宽度的所述设定信号,以连续地切换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模式进行动作,基于第二期间的所述脉冲宽度的所述设定信号,以间歇地切换所述晶体管的第二模式进行动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基于第三期间的所述脉冲宽度的所述设定信号,以停止切换所述晶体管的第三模式进行动作。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有基于所述设定信号使所述第一端子的电压在所述脉冲宽度的期间变化的开关,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基于在所述脉冲宽度的期间中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电压变化来检测所述设定信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使所述第一端子的电压发生变化,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子的电压在所述脉冲宽度的期间成为接地电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含:判定电路,该判定电路对所述第一端子的电压是否是所述接地电压进行判定;以及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勇太菅原敬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