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酸-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863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Chlori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中典型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如金属冶炼、农药、医药、涂料等生产过程中。常见的CVOCs污染物有二噁英、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以及氯苯等。CVOCs污染物,一方面不易被分解或生物降解,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和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另一方面,CVOCs污染物还可通过与O3发生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PM 2.5等二次污染物造成复合型大气污染,破坏大气臭氧层,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因此,CVOCs的消除降解已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的焦点问题之一。
[0003]催化燃烧法以其净化效率高、处理温度低、工艺简单、能耗小等优点,被认为是消除降解CVOCs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催化燃烧法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CVOCs完全燃烧,转化成CO2、H2O以及HCl。目前,用于CVOCs催化燃烧的催化剂主要分为三类: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固体酸型催化剂及过渡金属型催化剂。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虽然低温活性高,但容易生成多氯副产物,同时伴随氯中毒、易烧结流失的问题,且由于贵金属本身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使得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固体酸型催化剂虽然热稳定性好,但其反应活性低、副产物多、易积碳失活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过渡金属型催化剂价格低廉,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催化剂,一般具有较好的抗氯中毒的性能,但其低温活性和热稳定较差。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抗氯中毒、成本低、低温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组成包括:固体酸载体Al2O3和负载在所述固体酸载体Al2O3上的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
[0010]优选的,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

15nm。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nm。
[0012]优选的,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量为固体酸载体Al2O3质量的0.1%~10%。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量为固体酸载体Al2O3质量的0.5%~5%。
[0014]优选的,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Pd和Co的摩尔比为10:1~1:10。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Pd和Co的摩尔比为5:1~1:5。
[0016]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Pd和Co的摩尔比为2:1~1:2。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将铝盐、多齿羧酸配体、酸、钯盐、钴盐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置于还原性气氛下进行分步升温的溶剂热反应,得到负载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MOF

253材料;
[0019]2)将负载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MOF

253材料置于氧化性气氛中,进行焙烧,再置于还原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0020]优选的,步骤1)所述多齿羧酸配体包含联吡啶单元。
[0021]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盐的浓度为0.01~0.1mol/L;所述多齿羧酸配体的浓度为0.01~0.1mol/L;所述酸的浓度为0.01~1.5mol/L。
[0022]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盐的浓度为0.01~0.05mol/L;所述多齿羧酸配体的浓度为0.01~0.05mol/L;所述酸的浓度为0.01~1.0mol/L。
[0023]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盐和所述多齿羧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1~1:5。
[0024]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盐和所述多齿羧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1~1:2。
[0025]更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盐和所述多齿羧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1~1:1.2。
[0026]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盐选自氯化铝、硝酸铝、硫酸铝、醋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0027]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铝盐选自氯化铝、硝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0028]优选的,步骤1)所述多齿羧酸配体选自2,2'

联吡啶

5,5'

二羧酸和/或4,4'联苯二甲酸。
[0029]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多齿羧酸配体选用2,2
’‑
联吡啶

5,5
’‑
二羧酸和4,4
’‑
联苯二甲酸;所述2,2'

联吡啶

5,5'

二羧酸与4,4'

联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优选为1:1~1:2。
[0030]优选的,步骤1)所述酸为甲酸、冰醋酸和盐酸中的至少一种。
[0031]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酸为冰醋酸。
[0032]优选的,步骤1)所述溶剂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丙酮和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003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0034]优选的,步骤1)所述钯盐选自氯化钯、硝酸钯、双乙腈氯化钯和乙酰丙酮钯中的至少一种;步骤1)所述钴盐选自氯化钴、硝酸钴、硫酸钴、醋酸钴中的至少一种。
[0035]优选的,步骤1)所述分步升温的溶剂热反应的具体操作为:先升温至60℃~100℃,反应12h~48h,再升温至120℃~150℃,反应1h~5h。
[0036]优选的,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固体酸载体Al2O3和负载在所述固体酸载体Al2O3上的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

15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量为固体酸载体Al2O3质量的0.1%~10%;所述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Pd和Co的摩尔比为10:1~1:10。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盐、多齿羧酸配体、酸、钯盐、钴盐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置于还原性气氛下进行分步升温的溶剂热反应,得到负载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MOF

253材料;2)将负载Pd

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MOF

253材料置于氧化性气氛中,进行焙烧,再置于还原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固体酸

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固体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麦裕良蒋婷婷张俊杰陈佳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