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42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其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成:20~50份石墨微粉,20~50份热固性树脂,0.1~3份偶联剂,0.01~15份固化剂,5~20份玻璃纤维,还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面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20~50份的石墨微粉、20~50份的热固性树脂、0.1~3份的偶联剂、0.01~15份的固化剂、5~20份的玻璃纤维混合搅拌;S2、将得到的混合料放入模腔内;S3、施加合模压力使得混合料固化成型,得到面盖毛坯件;S4、对面盖毛坯件进行处理,得到面盖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石墨微粉作为导热填充材料来改性热固性树脂,得到一种具备有导热功能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其不仅能满足面盖的散热要求,而且产能供应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视频捕捉和语音捕捉作为万物互联绕不开的终端技术,智慧城市需要更多节点获取图像信息,随着视频捕捉及数字处理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摄像装置能够以更高的像素捕捉图像,并能够实时的处理图像信息后再传递到服务器。
[0003]摄像装置的面盖部分都装配有LED灯珠,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被有效传导出去,将会影响视频处理芯片的工作效率和精度。摄像装置面盖产生的热量并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但采用铝合金面盖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塑胶材料的导热率太低,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无法运用,也没有其它中间材料可以选择,所以绝大多数面盖只能选择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面盖有很高导热率,可以将摄像装置工作时的热量导出散发出去。
[0004]由于传统摄像装置的面盖几乎都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而每年有8~10 亿只的摄像头被生产出来,因此摄像头每年消耗的铝合金重达17万吨,生产这些铝合金所产生二氧化碳高达220多万吨。然而铝合金的采用随着国家碳排双控和环保要求,其产能供应周期越来越长,使用铝合金生产摄像装置面盖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0005]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成:
[0009]20~50份石墨微粉,20~50份热固性树脂,0.1~3份偶联剂,0.01~15 份固化剂,5~20份玻璃纤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石墨微粉的粒径小于20u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固性树脂为酚醛树脂或不饱和树脂或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采用KH550型偶联剂或KH560型偶联剂或KH570 型偶联剂或KH792型偶联剂或DL602型偶联剂或DL171型偶联剂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一种摄像装置面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取20~50份的石墨微粉、20~50份的热固性树脂、0.1~3份的偶联剂、0.01~15份的固化剂、5~20份的玻璃纤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
[0016]S2、将得到的混合料放入面盖成型模具的模腔内;
[0017]S3、将面盖成型模具置于140℃~200℃的温度下施加合模压力,使得混合料固化成型,得到面盖毛坯件;
[0018]S4、对面盖毛坯件进行处理,得到面盖成品。
[0019]进一步地,步骤S1中,石墨微粉的粒径小于20um;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料预制成颗粒后放入模腔内;步骤S3中,面盖成型模具置于140℃~200℃的温度下持续施加0.5min~8min的合模压力,固化成型得到的面盖毛坯件具有多个安装孔。
[0020]进一步地,步骤S4包括:
[0021]S41、对面盖毛坯件进行毛边修整后,往面盖毛坯件的安装孔中注入胶水,将金属螺母嵌件放入安装孔中,再将面盖毛坯件置于40℃~160℃的温度下进行固胶。
[0022]进一步地,步骤S4包括:
[0023]S42、对面盖毛坯件的表面喷塑粉,面盖毛坯件吸附塑粉后,置于 160℃~200℃温度下进行表面塑粉固化。
[0024]进一步地,步骤S42中,在面盖毛坯件进行表面喷塑粉前,将其在150℃~ 180℃的温度下放置30min~90min。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6]1、本专利技术采用石墨微粉作为导热填充材料来改性热固性树脂,得到一种具备有导热功能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其不仅能够满足摄像装置面盖的散热要求,而且符合碳排双控和环保的要求,产能供应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0027]2、本专利技术在应用原有热固性材料成型方法的基础上,为适应具体面盖产品对结构装配、表观以及顾客对产能效率的要求,开发出一整套生产流程,包括了面盖的模压成型、点胶粘接螺母、表面喷塑等工艺流程,制得的面盖产品具有导热性能优良、成本低、结构稳定、外表美观。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成: 20~50份石墨微粉,20~50份热固性树脂,0.1~3份偶联剂,0.01~15份固化剂,5~20份玻璃纤维。
[0031]所述石墨微粉的粒径小于20um;所述热固性树脂为酚醛树脂或不饱和树脂或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偶联剂采用KH550型偶联剂或KH560型偶联剂或KH570型偶联剂或KH792型偶联剂或DL602型偶联剂或DL171型偶联剂中的一种,偶联剂可以降低热固性树脂的粘度,改善热固性树脂的分散度,进而使制品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导热等性能;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固化剂可以增加石墨微粉、热固性树脂、玻璃纤维的粘合度;所述玻璃纤维的加入,可以提高所制得面盖产品的机械强度。
[0032]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面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取20~50份的石墨微粉、20~50份的热固性树脂、0.1~3份的偶联剂、0.01~15份的固化剂、5~20份的玻璃纤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其中,石墨微粉的粒径小于20um。
[0034]S2、将得到的混合料预制成颗粒后放入面盖成型模具的模腔内,混合料预制成颗粒后,可以使混合料成分的分散状态固化,不会随着倒料等过程而发生不同密度材料的分层而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
[0035]S3、将面盖成型模具置于140℃~200℃的温度下持续施加0.5min~8min 的合模压力,使得混合料固化成型,得到面盖毛坯件,固化成型得到的面盖毛坯件具有多个安装孔。
[0036]S4、对面盖毛坯件进行处理,得到面盖成品。
[0037]具体地,步骤S4包括:
[0038]S41、对面盖毛坯件进行毛边修整后,往面盖毛坯件的安装孔中注入胶水,将金属螺母嵌件放入安装孔中,再将面盖毛坯件置于40℃~160℃的温度下进行固胶。目前,很多现有的面盖产品,都是直接在面盖上加工出螺纹孔,通过穿设于螺纹孔的螺丝将面盖进行固定,由于面盖产品的壁厚大多较薄,导致其加工不易,加工时面盖容易裂开,导致产品报废,产品结构的稳定性较差。通过点胶粘接螺母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成:20~50份石墨微粉,20~50份热固性树脂,0.1~3份偶联剂,0.01~15份固化剂,5~20份玻璃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微粉的粒径小于20u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为酚醛树脂或不饱和树脂或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采用KH550型偶联剂或KH560型偶联剂或KH570型偶联剂或KH792型偶联剂或DL602型偶联剂或DL171型偶联剂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的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摄像装置面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20~50份的石墨微粉、20~50份的热固性树脂、0.1~3份的偶联剂、0.01~15份的固化剂、5~20份的玻璃纤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S2、将得到的混合料放入面盖成型模具的模腔内;S3、将面盖成型模具置于1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秋洋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泰启力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