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21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应用于大跨度变截面桥梁施工;布设支撑支架、顶推支架和拼装支架,完成变截面钢箱梁制作后于水道两岸按序置于顶推支架和/或拼装支架上,进行拼装并调整钢箱梁与顶推支架的相对位置,向水道中心顶推;钢箱梁到达预设位置后进行姿态调整,锚固、合龙、焊接,落于支撑支架上,完成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钢箱梁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材料利用效率高、承载能力好、无冗余构件的优势,自重小,造价低;桥体满足大跨度变截面的设计要求,符合设计标准,结构可靠性高,施工过程中不影响水道通航;施工成本小,安全系数高,架设效率高,工期短;实现增加桥拱高度的目的,满足更复杂多变的通航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的
,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跨铁路、公路或城市道路的建设中,钢箱梁被广泛利用,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较大的桥梁上。钢箱梁的优点包括:(1)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材料利用效率高,承载能力好,无冗余构件;(2)结构自重小,造价低;(3)结构可靠性高,施工成本小,架设效率高,工期短。
[0003]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钢箱梁在桥梁建设施工方便的应用,通过无支架施工,可以无障碍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交叉口等。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变截面钢箱梁的顶推施工研究甚少,究其原因是由于在钢箱梁为变截面的前提下,特别是为多次抛物线变化的变截面的情况下,利用常规的顶推施工方式无法将拼装完成的钢箱梁正常推出,轻则出现无法顶推的情况,重则造成施工事故;故对于这种结构复杂的桥梁施工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即钢箱梁的优势无法被体现在施工过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确切来说,是一种大跨度变截面桥梁的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大跨度变截面桥梁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水道两岸场地处理,布设支撑支架、顶推支架和拼装支架;完成若干变截面钢箱梁制作;步骤2:钢箱梁运输至水道两岸场地;步骤3:分别按预设规划,于水道两岸按序将变截面钢箱梁置于顶推支架和/或拼装支架上,进行拼装并调整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与顶推支架的相对位置,向水道中心顶推;步骤4:水道两岸的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到达预设位置后,进行姿态调整,锚固;步骤5:水道两岸的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合龙、焊接,落于预设的支撑支架上;步骤6:场地整理,完成施工。
[0007]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道两岸分别设置作为桥梁支撑的至少2个支撑支架,为桥梁永久支架,任一所述支撑支架底部设有承台;2个所述支撑支架间设有若干顶推支架,配合顶推支架设有若干拼装支架。
[0008]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任一所述变截面钢箱梁包括2个箱室,2个所述箱室间设有连接件,2个所述箱室外设有挑檐;所述箱室、连接件、挑檐的顶部配合设有顶板。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若干变截面钢箱梁进行预装配;预装配以对应钢箱梁顶面的顶板为基准,在顶板上设置若干定位件,配合定位件倒装箱室,配合2个箱室的外侧顶板上的定位件倒装挑檐,配合2个箱室间的顶板上的定位件倒装连接件;分别将箱室、连接件、挑檐及对应的顶板、底板进行焊接。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将完成预装的箱室、连接件、挑檐分别运输至水道两岸场地。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于水道两岸将变截面钢箱梁按序排开,依次取至少两段钢箱梁,在对应的顶推支架和/或拼装支架上进行对准、拼装,完成后焊接;步骤3.2:对需要调节顶推支架上的顶推设备的情况进行顶推设备的调节,完成调节后,将已完成焊接的钢箱梁推出预设距离,进行下一步;步骤3.3:钢箱梁按计划安装完毕,则进行步骤3.4,否则,按序将下一钢箱梁置于已完成焊接的钢箱梁后的顶推支架和/或拼装支架上,进行拼装,重复步骤3.2;步骤3.4:水道两岸的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到达预设位置且未合龙。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3.2中,若顶推设备与对应范围内的钢箱梁底部无法贴合,则为需要调节顶推支架上的顶推设备的情况;所述顶推设备为设于顶推支架上的步履式顶推机,配合所述步履式顶推机的分配梁的顶部设有调节块,以调节块的顶面与钢箱梁底面抵触,以调节块的底面与分配梁的顶面抵触。
[0013]优选地,所述调节块为楔形块;楔形块包括一端抵触设置的2块板件,2块板件间设有分隔件;所述楔形块的顶面和底面设有橡胶层。
[0014]优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上设有永久接触台,远离水道的支撑支架上设有锚点;所述步骤4中,当水道两岸的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到达预设位置后,以背向水道的端部与对应的支撑支架进行锚固;所述步骤5中,完成焊接的钢箱梁的远离水道一端落于对应的支撑支架的永久接触台上。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姿态调整包括在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远离水道一端设置配重机构,待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的合龙端恢复高度后在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上设置扣塔并基于扣塔和所述合龙端间设置张拉索。
[001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化的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应用于大跨度变截面桥梁施工,特别适用于多次抛物线变截面桥梁的施工;在水道两岸进行场地处理后布设支撑支架、顶推支架和拼装支架,完成若干变截面钢箱梁制作后运输至水道两岸场地;分别按预设规划,于水道两岸按序将变截面钢箱梁置于顶推支架和/或拼装支架上,进行拼装并调整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与顶推支架的相对位置,向水道中心顶推;水道两岸的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到达预设位置后进行姿态调整,锚固、合龙、焊接,落于预设的支撑支架上;场地整理,完成施工。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充分利用钢箱梁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材料利用效率高、承载能力好、无冗余构件的优势,自重小,造价低;
(2)桥体满足大跨度变截面的设计要求,符合设计标准,结构可靠性高,施工过程中不影响水道通航;(3)施工成本小,安全系数高,架设效率高,工期短;(4)实现增加桥拱高度的目的,满足更复杂多变的通航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箱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初始状态下支撑支架、顶推支架和拼装支架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顶推过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合龙过程的示意图;图2、图4中,箭头所示均为顶推方向;顶推方向上,下方的曲线为地面,曲线上的直线为水面(水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0]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大跨度变截面桥梁施工,特别适用于多次抛物线变截面桥梁的施工。
[002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桥长252m,其中,主跨为120米的钢箱梁结构斜拉桥,为连续钢结构桥,桥面为双幅设置(双向通车),任一半幅主梁采用变高度(变截面)钢箱梁,支点梁高5.4m,跨中梁高2.7m,采用二次抛物线变化,采用常规顶推工艺施工难度大。
[0022]结合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水道两岸场地处理,布设支撑支架1、顶推支架2和拼装支架3;完成若干变截面钢箱梁4制作;所述步骤1中,水道两岸分别设置作为桥梁支撑的至少2个支撑支架1,为桥梁永久支架,任一所述支撑支架1底部设有承台5;2个所述支撑支架1间设有若干顶推支架2,配合顶推支架2设有若干拼装支架3。
[0023]所述步骤1中,任一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大跨度变截面桥梁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水道两岸场地处理,布设支撑支架、顶推支架和拼装支架;完成若干变截面钢箱梁制作;步骤2:钢箱梁运输至水道两岸场地;步骤3:分别按预设规划,于水道两岸按序将变截面钢箱梁置于顶推支架和/或拼装支架上,进行拼装并调整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与顶推支架的相对位置,向水道中心顶推;步骤4:水道两岸的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到达预设位置后,进行姿态调整,锚固;步骤5:水道两岸的已拼装变截面钢箱梁合龙、焊接,落于预设的支撑支架上;步骤6:场地整理,完成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道两岸分别设置作为桥梁支撑的至少2个支撑支架,为桥梁永久支架,任一所述支撑支架底部设有承台;2个所述支撑支架间设有若干顶推支架,配合顶推支架设有若干拼装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任一所述变截面钢箱梁包括2个箱室,2个所述箱室间设有连接件,2个所述箱室外设有挑檐;所述箱室、连接件、挑檐的顶部配合设有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若干变截面钢箱梁进行预装配;预装配以对应钢箱梁顶面的顶板为基准,在顶板上设置若干定位件,配合定位件倒装箱室,配合2个箱室的外侧顶板上的定位件倒装挑檐,配合2个箱室间的顶板上的定位件倒装连接件;分别将箱室、连接件、挑檐及对应的顶板、底板进行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完成预装的箱室、连接件、挑檐分别运输至水道两岸场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育正刘慧丽姜锡东何斌苑青海金华峰刘德龙郑健李佳佳陈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