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04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防水结构,包括纵向龙骨、吊顶板总成、排水阀和吊顶密封件,通过设置纵向龙骨,依靠吊顶板总成之间相互倾斜设置,且边缘焊接,在焊接处形成引流通道,相比分片搭接的常规吊顶板结构提高了吊顶板的密封性,在天花板滴水、架空空间产生露水等情况下,焊接结构的吊顶板密封架空空间,并将积蓄的露水及渗漏的液体通过焊接缝作为液体引导槽,墙壁上积聚的液滴也通过吊顶密封件引流至吊顶板总成的板面上,通过斜面将液体集中,进而由排水阀排出,实现了在楼板下方施工,利用吊顶结构进行上层房间小规模渗水的阻挡,保证了密封及防水滴漏的效果。了密封及防水滴漏的效果。了密封及防水滴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防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吊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吊顶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居民住进了高层建筑,而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例如毛坯房装修及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在时常有水体存在的阳台、厨房、卫生间等区域,天花板的防水措施尤为重要,需要对上下层之间的防水结构进行处理。
[0003]例如,上层房间为卫生间时,顶板防水做法为上层楼板降板,再在上层楼板铺设防水卷材并回填以实现防水,如卫生间降板防水,先在楼板上铺设防水卷材,再用轻集料混凝土回填。
[0004]然而,受限于建筑物权的问题,大量住户难以在上层进行防水作业,只能做防止上方用水流到本层的措施,而在天花板下方进行简易的防水操作,防水效果差,无法制止向下滴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吊顶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受限于建筑物权的问题,大量住户难以在上层进行防水作业,在天花板下方进行简易的防水操作,防水效果差,无法制止向下滴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吊顶防水结构,包括纵向龙骨、吊顶板总成、排水阀和吊顶密封件;
[0007]所述纵向龙骨的一端与天花板或梁相连接,另一端朝向吊顶板总成方向;
[0008]所述吊顶板总成包括两个以上的吊顶板,所述吊顶板与纵向龙骨的另一端可拆连接,吊顶板倾斜设置且侧边相互连接,吊顶板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液体引导槽;
[0009]所述排水阀设置于液体引导槽上;
[0010]所述吊顶密封件绕吊顶板总成的顶面设置,吊顶密封件的底面与吊顶板总成相连接,侧边与建筑墙体相连接。
[00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天花板装配件,所述天花板装配件包括膨胀螺丝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纵向龙骨相连接,所述膨胀螺丝穿过转接板,并与天花板相连接。通过设置天花板装配件,采用转接板固定连接纵向龙骨,并预留膨胀螺丝用于装配纵向龙骨,方便建筑物进行快速的纵向龙骨装配,避免纵向龙骨需要在建筑制造时进行预埋,以及对已装修的建筑进行改造时,依据造成的装配不便的问题。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纵向龙骨还包括龙骨堵头,所述龙骨堵头设置于纵向龙骨与吊顶板总成的连接处。通过在纵向龙骨与吊顶板总成之间设置龙骨堵头,在纵向龙骨与吊顶板总成相互装配的过程中,避免装配处预留的焊缝、接口等结构造成漏水等问题。
[00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吊顶板总成还包括吊顶板横梁,所述吊顶板横梁连接于纵向龙骨的侧边,且吊顶板横梁与吊顶板总成的顶面相连接。通过设置吊顶板横梁,可以依靠吊顶板横梁配合纵向龙骨,连接吊顶板结构并分散吊顶板连接纵向龙骨的重量,并且得以方便吊顶板横梁的连接方式,对吊顶板的倾斜设置方式进行适配,提高对不定向倾斜的吊顶板进行适配连接。
[00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吊顶板总成的吊顶板选用镀锌钢板,所述吊顶板的侧边通过电焊连接。
[00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吊顶板总成还包括泡沫填充条,所述泡沫填充条抵接于吊顶板总成的侧边与墙体之间。通过设置吊顶板总成与墙体纸件的泡沫填充条,在吊顶密封件的下方提供第二块隔水区域,进一步提高吊顶板总成与墙体之间的隔水性能。
[001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吊顶板之间的液体引导槽呈十字形设置,排水阀设置于液体引导槽十字形结构的中心或一侧边。通过将排水阀设置于液体引导槽十字形结构的中心或一侧边,进一步提高吊顶板顶部液体的汇集效率。
[001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排水阀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排水阀的出水端相连接。通过设置排水管,方便将收集的液体依靠管路向房屋外进行排放。
[001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吊顶板总成还包括集水盒,所述集水盒连接于吊顶板上,所述液体引导槽的端部指向集水盒,排水阀设置于集水盒底部。通过设置集水盒,在吊顶板总成的尺寸较大,需要集中的液体较多时,可依靠集水盒对吊顶板总成汇流的液体进行存放,避免大量液体残留在液体引导槽中,造成焊缝的快速生锈,且提高液体的存储量。
[001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排水阀选用电磁阀。通过使用电磁阀作为排水阀,方便实现排水阀对液体的自动化排放。
[0020]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纵向龙骨,依靠吊顶板总成之间相互倾斜设置,且边缘焊接,在焊接处形成引流通道,相比分片搭接的常规吊顶板结构提高了吊顶板的密封性,在天花板滴水、架空空间产生露水等情况下,焊接结构的吊顶板密封架空空间,并将积蓄的露水及渗漏的液体通过焊接缝作为液体引导槽,墙壁上积聚的液滴也通过吊顶密封件引流至吊顶板总成的板面上,通过斜面将液体集中,进而由排水阀排出,实现了在楼板下方施工,利用吊顶结构进行上层房间小规模渗水的阻挡,保证了密封及防水滴漏的效果。
[0021]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22]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3]在说明书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顶防水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水盒连接处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顶板连接处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水盒与吊顶板连接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顶板与纵向龙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0]10、纵向龙骨;
[0031]11、膨胀螺丝;
ꢀꢀꢀ
12、转接板;
ꢀꢀꢀ
13、龙骨堵头;
[0032]20、吊顶板总成;
[0033]21、吊顶板;
ꢀꢀꢀ
22、液体引导槽;
ꢀꢀꢀ
23、吊顶板横梁;
[0034]24、泡沫填充条;
ꢀꢀꢀ
25、集水盒;
[0035]30、排水阀;
[0036]31、排水管;
[0037]40、吊顶密封件;
[0038]50、天花板;
[0039]6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龙骨、吊顶板总成、排水阀和吊顶密封件;所述纵向龙骨的一端与天花板或梁相连接,另一端朝向吊顶板总成方向;所述吊顶板总成包括两个以上的吊顶板,所述吊顶板与纵向龙骨的另一端可拆连接,吊顶板倾斜设置且侧边相互连接,吊顶板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液体引导槽;所述排水阀设置于液体引导槽上;所述吊顶密封件绕吊顶板总成的顶面设置,吊顶密封件的底面与吊顶板总成相连接,侧边与建筑墙体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花板装配件,所述天花板装配件包括膨胀螺丝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纵向龙骨相连接,所述膨胀螺丝穿过转接板,并与天花板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龙骨还包括龙骨堵头,所述龙骨堵头设置于纵向龙骨与吊顶板总成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总成还包括吊顶板横梁,所述吊顶板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筑轻纺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