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92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和气垫板组件;气垫板组件由3块气垫板依次铰接构成;凸模组件固定在压力机上模板上,凹模组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气垫板组件滑动位于凹模组件的凹槽内;凸模组件包括5块凸模,5块凸模依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凹模组件包括10块凹模,10块凹模构成5对凹模,5对凹模依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左右纵梁弯曲成型模具种类多、制造周期长、模具投入费用大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纵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汽车左右纵梁工艺设计中通常采用“左右纵梁各用一套弯曲成型模具”,从而造成纵梁弯曲成型模具种类多、制造周期长、制造成本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解决了汽车左右纵梁弯曲成型模具种类多、制造周期长、模具投入费用大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是:该成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和气垫板组件;气垫板组件由3块气垫板依次铰接构成;凸模组件固定在压力机上模板上,凹模组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气垫板组件滑动位于凹模组件的凹槽内;凸模组件包括5块凸模,5块凸模依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凹模组件包括10块凹模,10块凹模构成5对凹模,5对凹模依次固定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左右纵梁凹模和右纵梁凹模共用凹模,解决模具种类多、模具费用投入大、制造周期长等缺点;生产中无须整套更换模具,只需局部左右纵梁凹模组块翻转对调,提高了模具通用性;本技术提高了模具的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了模具的投入成本,减少了模具种类和优化了现场管理。可推广应用到所有重卡、轻卡车架纵梁以及类似零件弯曲成型模具上。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中凸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中气垫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本技术中左纵梁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为本技术中右纵梁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5为本技术中左纵梁凹模和右纵梁凹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和气垫板组件。气垫板组件由3块气垫板依次铰接构成。
[0013]凸模组件固定在压力机上模板上,凹模组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气垫板组件滑动位于凹模组件的凹槽内,气垫板通过液压缸顶杆驱动上下移动,起到支撑和辅助取件。
[0014]如图1所示,凸模组件包括5块凸模,5块凸模依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15]凹模组件包括10块凹模,10块凹模构成5对凹模,5对凹模依次固定连接,5对凹模的内腔形成被加工纵梁的形状。通过变换5对凹模的相位位置分别形成左纵梁凹模和右纵梁凹模,见表1。
[0016]下表1中,10块凹模的编号分别是



,3块气垫板的编号分别是Ⅰ~Ⅲ。
[0017]表1:左纵梁凹模和右纵梁凹模的组合共用方案
[0018][0019]说明:所有需翻转对调的凹模都需加工圆角R。
[0020]总结:汽车左右纵梁都是结构及外形尺寸一致,只是弯曲方向相反,通过对其进行细致分析,本着模具投入最少尽量共用、效率最高的原则综合考虑进行模具设计,即弯曲凸模共分五块可共用一块;气垫板三块全部共用;凹模十块全部共用,只需翻转对调即可。从而实现了由一套模具代替两套模具可弯曲左右纵梁的创新,减少了模具的投入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左右纵梁共用组合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是:该成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和气垫板组件;气垫板组件由3块气垫板依次铰接构成;凸模组件固定在压力机上模板上,凹模组件固定在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平管海峰高德郭成国刘智良吴新来
申请(专利权)人: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