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涉及工程道路警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板、配重底块和晃动摆正套壳,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配重底块,所述配重底块的顶部设置有晃动摆正套壳,所述配重底块的左右两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搭接块外表面上的耐磨层二与支撑柱的表面进行贴合,当支撑柱在晃动的时候,配合弹力丝对弧形搭接块的摆动进行缓冲,再通过辅助支撑臂对弹力丝的缓冲进行辅助,具备了对指示牌晃动的频率进行缓冲的特点,解决指示牌迎风面会产生晃动,频率加快会导致指示牌倒塌的问题,达到对指示牌晃动的频率进行缓冲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道路警示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政是指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指示牌都是用于一些主要交通道路或者维修道路上,所以就需要将指示牌进行随处调动,传统的一些指示牌在底部浇灌上一块混凝土,混凝土过大则不方便移动,若过小就会导致指示牌容易被风力刮倒的问题;
[0004]2、指示牌的顶部是采用扁平的板块制成,在迎风面上指示牌表面被风吹动,导致晃动随着晃动的频率加快会导致指示牌倒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指示牌的底部添加配重且与指示牌进行分离安装的特点,解决传统的指示牌会在底部浇灌上一块或大或小的混凝土,过大则不方便移动,过小就容易被刮倒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指示牌迎风面会产生晃动,频率加快会导致指示牌倒塌的问题,以达到对指示牌晃动的频率进行缓冲的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包括支撑底板、配重底块和晃动摆正套壳,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配重底块,所述配重底块的顶部设置有晃动摆正套壳。
[0008]所述配重底块的左右两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块,所述弧形限位块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搭接滑块,所述搭接滑块的外表面上滑动搭接有转动滑球,所述转动滑球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接插销柱。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重底块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转动滑球的底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晃动摆正套壳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丝,所述弹力丝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搭接块,所述弧形搭接块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耐磨层二,所述弧形搭接块的底部两侧边缘外表面上设置有辅助支撑臂。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接插销柱的顶端上设置有锥形头,所述对接插销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挤压软层,所述挤压软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一。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耐磨层二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梯形软块,所述梯形软块均匀的分布在贴合板的
外表面上。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移动轮,所述配重底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上活动搭接在晃动摆正套壳的内表面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指示牌。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采用配重底块、配重块、弧形限位块、搭接滑块、转动滑球、限位块和对接插销柱的结合,对接插销柱与支撑柱的底部进行卡接,通过配重块对配重底块的底部进行配重支撑,再通过弧形限位块表面上的搭接滑块对转动滑球的表面产生润滑,增加滑动力的作用,配合限位块在底部进行左右晃动,与弧形限位块的底部侧面进行撞击限位,来限制转动滑球的摆动角度,具备对指示牌的底部添加配重且与指示牌进行分离安装的特点,解决传统的指示牌会在底部浇灌上一块或大或小的混凝土,过大则不方便移动,过小就容易被刮倒的问题,到达了对指示牌的底部添加配重,增加指示牌角度晃动限制且与指示牌进行分离安装的效果。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采用支撑柱、弹力丝、弧形搭接块、耐磨层二和辅助支撑臂的结合,通过弧形搭接块外表面上的耐磨层二与支撑柱的表面进行贴合,当支撑柱在晃动的时候,配合弹力丝对弧形搭接块的摆动进行缓冲,再通过辅助支撑臂对弹力丝的缓冲进行辅助,具备了对指示牌晃动的频率进行缓冲的特点,解决指示牌迎风面会产生晃动,频率加快会导致指示牌倒塌的问题,达到对指示牌晃动的频率进行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配重底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对接插销柱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晃动摆正套壳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底板;2、移动轮;
[0023]3、配重底块;31、配重块;32、连接块;33、弧形限位块;34、搭接滑块;35、转动滑球;36、限位块;37、对接插销柱;371、锥形头;372、挤压软层;373、耐磨层一;
[0024]4、晃动摆正套壳;41、弹力丝;42、弧形搭接块;43、耐磨层二;44、辅助支撑臂;45、贴合板;46、梯形软块;
[0025]5、支撑柱;6、指示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配重底块3和晃动摆正套壳4,支撑底板1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配重底块3,配重底块3的顶部设置有晃动摆正套壳4,支撑底板1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移动轮2,配重底
块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外表面上活动搭接在晃动摆正套壳4的内表面上,支撑柱5的顶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指示牌6。
[00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柱5和指示牌6之间进行安装,将支撑柱5的一端穿过晃动摆正套壳4插进配重底块3的内部去,配合移动轮2对支撑底板1进行移动。
[0030]如图1
‑
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对接插销柱37的顶端上设置有锥形头371,对接插销柱3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挤压软层372,挤压软层37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一373,通过锥形头371插进支撑柱5的底端内表面上,配合挤压软层372增加与支撑柱5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再通过耐磨层一373增加表面耐磨性。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
‑
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配重底块3的左右两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连接块3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块33,弧形限位块3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搭接滑块34,搭接滑块34的外表面上滑动搭接有转动滑球35,转动滑球35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接插销柱37,配重底块3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31,转动滑球35的底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6。
[0033]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插销柱37与支撑柱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配重底块(3)和晃动摆正套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配重底块(3),所述配重底块(3)的顶部设置有晃动摆正套壳(4);所述配重底块(3)的左右两侧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所述连接块(3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块(33),所述弧形限位块(3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搭接滑块(34),所述搭接滑块(34)的外表面上滑动搭接有转动滑球(35),所述转动滑球(35)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接插销柱(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块(3)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31),所述转动滑球(35)的底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摆正套壳(4)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丝(41),所述弹力丝(4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搭接块(42),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明清,胡家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继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