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及系统,其修复方法包括:接收建筑数据以创建历史建筑模型,并对所述历史建筑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获取历史建筑的监控视频流,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将变化检测中发生改变的目标区域作为纹理对象与历史建筑模型的相应位置进行纹理映射以将所述目标区域可视化展示于历史建筑模型中;将所述目标区域与预设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比对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修复方案并向指定终端发送修复消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历史建筑的微小改变,根据损坏程度自动向指定终端推送对应的修复方法,及时对历史建筑可能存在的损坏风险进行排除,提高历史建筑修复检测的效率。检测的效率。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模型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历史建筑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它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因此,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尤为重要。即使历史建筑在人为保护下依然会因日晒雨淋或其他因素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小变化虽不会立即影响历史建筑的稳定性结构,但小幅度破坏若不及时修复,经过日积月累可能会对历史建筑造成不可逆的损坏,还有可能严重影响历史建筑的内部结构,甚至出现突然坍塌的危险,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目前历史建筑保护都是需要管理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对历史建筑进行巡逻和检查,人为检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效率无法提高;且类似于建筑高处等特殊位置的损坏情况,管理人员无法到场查看使得无法及时且准确地做出检测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可及时发现可能对历史建筑造成损坏的变化情况,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包括:
[0009]接收建筑数据以创建历史建筑模型,并对所述历史建筑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
[0010]获取历史建筑的监控视频流,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将变化检测中发生改变的目标区域作为纹理对象与历史建筑模型的相应位置进行纹理映射以将所述目标区域可视化展示于历史建筑模型中;
[0011]将所述目标区域与预设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比对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修复方案并向指定终端发送修复消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的方法包括:
[0013]根据监控视频流数据的拍摄画面确定拍摄画面所对应的建筑局部区域,将建筑局部区域与历史建筑模型中的相同区域进行比对,若比对发现二者发生改变,则将发生改变的区域标记为目标区域。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的方法还包括:
[0015]获取上报监控视频流的摄像头所对应的摄像头位置以及拍摄角度,根据摄像头位置和拍摄角度对建筑局部区域进行验证以二次确定拍摄画面所对应的建筑局部区域。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变化检测样本预先存储在样本库中,所述变化检测样本包括但不
限于不同程度的裂缝样本、坍塌样本以及附着物样本。
[0017]进一步地,将所述目标区域与预设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为:
[0018]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特征识别以获知所述目标区域所对应的建筑表面是否存在裂缝、坍塌和/或附着物;
[0019]将所述目标区域所对应的建筑表面存在的裂缝、坍塌和/或附着物分别与所述样本库中的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比对,若所述目标区域的裂缝、坍塌和/或附着物与任意一变化检测样本相符,则根据相符的变化检测样本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裂缝开裂程度、坍塌情况以及附着物附着面积。
[0020]进一步地,生成所述修复方案的方法为:
[0021]预先将不同程度的裂缝样本、坍塌样本以及附着物样本所对应的修复方案存储在所述样本库中;
[0022]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裂缝开裂程度、坍塌情况以及附着物附着面积调取所述样本库所对应的修复方案,并将修复方案连同所述目标区域所对应的裂缝开裂程度、坍塌情况以及附着物附着面积一并推送至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0023]进一步地,获取历史建筑的监控视频流的时间节点为:
[0024]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历史建筑的监控视频流,或在指定事件触发后主动获取历史建筑的监控视频流。
[002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6]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系统,执行如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其系统包括:
[0027]模型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建筑数据以创建历史建筑模型,并对所述历史建筑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
[0028]变化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历史建筑的监控视频流,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将变化检测中发生改变的目标区域作为纹理对象与历史建筑模型的相应位置进行纹理映射以将所述目标区域可视化展示于历史建筑模型中;
[0029]修复分析模块,将所述目标区域与预设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比对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修复方案并向指定终端发送修复消息。
[003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3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
[003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3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
[0034]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5]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历史建筑的微小改变,将发生改变的位置与样本库中的样本数据进行比对即可获知历史建筑的损坏情况,根据损坏程度自动向指定终端推送对应的修复方法,可及时对历史建筑可能存在的损坏风险进行排除,提高历史建筑修复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历史建筑的三维融合可视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可视化引擎进行火灾监测的流程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可视化引擎进行变换检测的流程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视化引擎的模块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视化引擎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42]实施例一
[004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融合可视化引擎,预先对历史建筑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三维融合可视化引擎,实现历史建筑的活化,同时通过可视化展示让管理者可更加方便直观地对历史建筑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对于公知来说,也可实现在线上足不出户就可体验参观历史建筑风貌,最大程度保护历史建筑本身。
[004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融合可视化引擎的形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5]步骤S1:获取建筑数据,根据建筑数据生成历史建筑模型并制作所述历史建筑模型所对应的矢量数据,将所述历史建筑模型及其矢量数据存储于数据服务器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建筑数据以创建历史建筑模型,并对所述历史建筑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获取历史建筑的监控视频流,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将变化检测中发生改变的目标区域作为纹理对象与历史建筑模型的相应位置进行纹理映射以将所述目标区域可视化展示于历史建筑模型中;将所述目标区域与预设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比对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修复方案并向指定终端发送修复消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的方法包括:根据监控视频流数据的拍摄画面确定拍摄画面所对应的建筑局部区域,将建筑局部区域与历史建筑模型中的相同区域进行比对,若比对发现二者发生改变,则将发生改变的区域标记为目标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监控视频流数据进行变化检测的方法还包括:获取上报监控视频流的摄像头所对应的摄像头位置以及拍摄角度,根据摄像头位置和拍摄角度对建筑局部区域进行验证以二次确定拍摄画面所对应的建筑局部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检测样本预先存储在样本库中,所述变化检测样本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程度的裂缝样本、坍塌样本以及附着物样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目标区域与预设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为: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特征识别以获知所述目标区域所对应的建筑表面是否存在裂缝、坍塌和/或附着物;将所述目标区域所对应的建筑表面存在的裂缝、坍塌和/或附着物分别与所述样本库中的各变化检测样本进行比对,若所述目标区域的裂缝、坍塌和/或附着物与任意一变化检测样本相符,则根据相符的变化检测样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友谊,张文金,蔡亮红,谢意,卢标,王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