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779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以伞形花内酯为有效成分,通过负载于萤石表面的负载方式获得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所述防控制剂在甘薯播种前施入种植土壤中,利用伞形花内酯对蛴螬的抑制作用,对甘薯种植中地下害虫进行有效的防控,有效保证甘薯的产率和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首次将伞形花内酯用于蛴螬害虫的防控,可有效保证甘薯的安全、高效种植。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甘薯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产品,具有超高产和广泛适应性的优势,甘薯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和潜力最大的能源作物,受到广泛重视。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适度发展甘薯产业符合中央储粮于地、储粮于技和农业转型升级的大政方针,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作为保健食品的先锋作物,甘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食品,鲜食甘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0003]蛴螬是金龟科地下害虫的统称,也是甘薯种植体系中最主要的害虫,具有数量多、危害性大的特点。蛴螬为害甘薯后可造成薯块孔洞,不仅影响甘薯产量,还易引起病菌的侵入,加重田间和储藏期病害的发生,并严重影响鲜食甘薯品质和商品率,对农民的经济收入造成较大的损失。
[0004]目前,生产上多使用神农丹、克百威等高毒高残留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进行防治,但却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部分学者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但大部分农药仍存在持效期短、防效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对于甘薯作物的种植具有积极的意义。
[0005]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又称伞形酮、7

羟香豆素,主要存在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Daucus carota L.var.sativa DC)的根、豆科植物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的种子、芸香科植物芸香(Ruta graveolens L.)全草中。伞形花内酯作为一种具有抗菌、抗癌和降血压应用前景的药物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目前尚未有关于伞形花内酯具有防控甘薯地下害虫,尤其是防治蛴螬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以解决甘薯种植中蛴螬虫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取伞形花内酯溶于乙醇溶液,得到伞形花内酯溶液,备用;
[0010](2)取萤石为载体进行粉碎,并完全浸渍于所述伞形花内酯溶液中,充分浸渍至乙醇挥发完全;
[0011](3)将浸渍处理后的所述萤石进行低温干燥,研磨,即得。
[0012]具体的,所述乙醇溶液为体积浓度50

70v/v%的乙醇溶液。
[0013]具体的,所述伞形花内酯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50wt%。
[0014]具体的,所述萤石与所述伞形花内酯的质量比为100:20

30。
[0015]具体的,所述低温干燥步骤的温度为30

40℃。
[0016]具体的,所述研磨步骤为将所述萤石研磨至粒径小于1mm。
[001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由所述方法制备的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
[001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制剂在甘薯地下害虫防控领域的应用。
[0019]具体的,所述地下害虫包括蛴螬。
[0020]具体的,所述制剂在甘薯种植之前施加于种植土壤中。
[002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伞形花内酯用于制备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用途。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以伞形花内酯为有效成分,通过负载于萤石表面的负载方式获得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所述防控制剂在甘薯播种前施入种植土壤中,利用伞形花内酯对蛴螬的抑制作用,对甘薯种植中地下害虫进行有效的防控,有效保证甘薯的产率和质量。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首次将伞形花内酯用于蛴螬害虫的防控,可有效保证甘薯的安全、高效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所述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1)取伞形花内酯20g溶于体积浓度50%的乙醇溶液,得到质量浓度为30wt%的伞形花内酯溶液,备用;
[0026](2)取粉碎至微米级的萤石100g,并完全浸渍于所述伞形花内酯溶液中,充分混合并浸渍至乙醇挥发完全;
[0027](3)将浸渍处理后的所述萤石于30

40℃进行低温干燥,经研磨至粒径小于1mm,即得。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所述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1)取伞形花内酯25g溶于体积浓度60%的乙醇溶液,得到质量浓度为30wt%的伞形花内酯溶液,备用;
[0031](2)取粉碎至微米级的萤石100g,并完全浸渍于所述伞形花内酯溶液中,充分混合并浸渍至乙醇挥发完全;
[0032](3)将浸渍处理后的所述萤石于30

40℃进行低温干燥,经研磨至粒径小于1mm,即得。
[0033]实施例3
[0034]本实施例所述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1)取伞形花内酯30g溶于体积浓度70%的乙醇溶液,得到质量浓度为30wt%的伞形花内酯溶液,备用;
[0036](2)取粉碎至微米级的萤石100g,并完全浸渍于所述伞形花内酯溶液中,充分混合并浸渍至乙醇挥发完全;
[0037](3)将浸渍处理后的所述萤石于30

40℃进行低温干燥,经研磨至粒径小于1mm,即
得。
[0038]实验例
[0039]本专利技术下述实验例中,以鲁薯7号品种为实验品种,选择山东临沂种植园区,于5月上旬进行种植。甘薯的种植过程参照常规种植手段即可。
[0040]选种:选用种子状态优质的鲁薯7号品种。
[0041]重施底肥:在轻壤或砂壤的田中,开好主沟、围沟和垄沟,做到沟系晓畅、沟底平直、雨停沟干。亩用N

P

K为16
‑8‑
16的高效复合肥25

30公斤均匀撒施后整平起垄。
[0042]高垄密植:选择垄底宽1.2m,垄高40cm,垄面宽70cm,每垄栽3行错窝(走马栽),窝距33cm,亩植5000株,还要留意密度与种类的生长习性相对应。
[0043]穴施药剂:分别选择3块土壤条件基本一致的地块,其中一个地块(实验组)在播种前,以实施例2所述制剂进行穴施,按照15kg/hm2的施用量,加水形成均质悬浮液后进行灌穴;另选一个地块(对照组),以30%辛硫磷微胶囊剂,按照15kg/hm2的施加量,将药剂稀释灌穴;剩余一个地块则作为空白组,无需任何药剂处理。
[0044]长藤盘栽:在晴天下午或阴天,挑选未受旱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伞形花内酯溶于乙醇溶液,得到伞形花内酯溶液,备用;(2)取萤石为载体进行粉碎,并完全浸渍于所述伞形花内酯溶液中,充分浸渍至乙醇挥发完全;(3)将浸渍处理后的所述萤石进行低温干燥,研磨,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为体积浓度50

70v/v%的乙醇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花内酯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50wt%。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有效防控甘薯地下害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解备涛段文学汪宝卿董顺旭张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矬草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