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47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所述床体内部相对于两个弧形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底端外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自动限位机构;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在进行使用时,实现自动对不同患者头部进行快速自动固定,同时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增加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固定方式繁琐且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固定的问题。助固定的问题。助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影像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以及γ射线CT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影像CT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常常会有着很多种不同的问题。
[0003]比如说,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由于影像CT为了避免患者头部发生晃动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由于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不同,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调节固定,大大的降低了影像CT的拍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 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而经过改进,其现在所具有的有点是:能够对不同患者头部进行自动固定,无需工作人员进行调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所述床体内部相对于两个弧形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底端外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自动限位机构,所述床体上表面嵌入安装有第二空腔杆,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颈托,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收纳机构,所述弧形颈托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海绵垫。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限位板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初步限位,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使得弧形限位板对患者头部进行自动固定,通过设置弧形颈托,可以对患者颈部进行支撑,通过设置调节收纳机构,可以患者颈部进行定位支撑,通过设置海绵垫,可以增加患者颈部的舒适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以对所述弧形限位板的自动调节,具体是,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空腔杆,所述第一空腔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内腔一侧,所述第一空腔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远离所述第一空腔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靠近所述联动板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套块和第一弹簧,所述限位套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空腔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套块和所述联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所述T形杆的外侧,所述联动板的前表
面设置有导向机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使得弧形限位板对患者头部进行自动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的设置用以增加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与所述床体的外侧相贴合,所述床体外侧开设有便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移动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导向杆活动套接于所述联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上设置有辅助拆卸机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增加弧形限位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拆卸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一侧,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环。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拆卸机构,便于将弧形限位板进行辅助拉伸一定安全距离,便于患者起身。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握环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所述二分之一半圆形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握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握环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便于患者或者工作人员进行握持。
[001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收纳机构包括联动套块、第二弹簧和定位套板,所述联动套块固定套接于所述立杆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联动套块和所述定位套板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所述立杆的外侧,所述定位套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板活动套接于所述立杆的外侧,所述联动套块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环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
[0018]进一步地,所述立杆远离所述弧形颈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直径值大于所述立杆的直径值,所述防脱板的设置用以避免所述立杆的脱离,所述防脱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防转定位机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脱板,可以避免立杆从第二空腔杆的内部脱离。
[0020]进一步地,所述防转定位机构的设置用以避免立杆发生转动,所述防转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防脱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空腔杆内侧壁相对于两个所述导向块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转定位机构,可以避免弧形颈托向下移动时,立杆发生转动,进而避免对患者颈部造成损伤。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在进行使用时,实现自动对不同患者头部进行快速自动固定,同时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增加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固定方式繁琐且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固定的问题。
[0024]2、通过设置弧形颈托和调节收纳机构,可以在进行使用时,实现对患者颈部限位的作用,避免因患者颈部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防转定位机构,可以避免在弧形颈托移动时,立杆发生转动导致患者颈部受到损伤的问题,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联动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床体;2、弧形限位板;3、安装槽;4、联动板;5、第一滑动槽;6、第一空腔杆;7、T形杆;8、限位套块;9、第一弹簧;10、第一导向杆;11、第二滑动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部相对于两个弧形限位板(2)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5),所述弧形限位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4),所述联动板(4)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动槽(5)的底端外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联动板(4)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自动限位机构,所述床体(1)上表面嵌入安装有第二空腔杆(14),所述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立杆(15),所述立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颈托(16),所述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收纳机构,所述弧形颈托(16)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海绵垫(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以对所述弧形限位板(2)的自动调节,具体是,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空腔杆(6),所述第一空腔杆(6)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的内腔一侧,所述第一空腔杆(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7),所述T形杆(7)远离所述第一空腔杆(6)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7)靠近所述联动板(4)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套块(8)和第一弹簧(9),所述限位套块(8)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空腔杆(6)上,所述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套块(8)和所述联动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所述T形杆(7)的外侧,所述联动板(4)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向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的设置用以增加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10)和第二导向杆(13),所述第一导向杆(10)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4)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12),所述限位圆盘(12)与所述床体(1)的外侧相贴合,所述床体(1)外侧开设有便于所述第一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