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37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该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吸筒;集尘箱,与吸筒连接,用于收集道路上的杂质与粉尘,集尘箱的顶壁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吸气机构,设在集尘箱内,用于提供杂质与粉尘的吸附动力;扬尘消除机构,设在吸气机构下方的集尘箱内,并通过第一输气管将吸气机构吸入的粉尘送入集尘箱的底部,扬尘消除机构包括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集尘箱的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顶部连接有直线推动装置,集尘箱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二输气管与泡沫水存储箱底部连通,泡沫水存储箱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能耗且防止粉尘溢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能耗且防止粉尘溢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能耗且防止粉尘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风尘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会频繁的使用建筑材料运输车辆运输建筑垃圾和建筑材料,这样道路上掉落大量的石子和其他建筑垃圾,经过车辆的碾压会积蓄大量的粉尘,如果不及时清除,在车辆经过该路段的过程中,该段道路路面上蓄积的粉尘和石子会出现严重的扬尘现象,为了解决道路扬尘的问题,所以定期对施工路段进行清理。
[0003]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道路粉尘吸收装置是通过吸尘车将粉尘吸收到车厢内用水喷淋的方式进行降尘,但是由于粉尘表面具有团聚性和很强的表面张力,所以粉尘与水之间的溶解能力并不高,必须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喷淋,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使没完全吸收的灰尘再次溢出污染大气,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低能耗且防止粉尘溢出的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吸筒;集尘箱,与吸筒连接,用于收集道路上的杂质与粉尘,所述集尘箱的顶壁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吸气机构,设在集尘箱内,用于提供杂质与粉尘的吸附动力;扬尘消除机构,设在吸气机构下方的集尘箱内,并通过第一输气管将吸气机构吸入的粉尘送入集尘箱的底部,所述扬尘消除机构包括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集尘箱的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顶部连接有直线推动装置,所述集尘箱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二输气管与泡沫水存储箱底部连通,所述泡沫水存储箱的顶部设有出气口。
[0006]较佳的,所述直线推动装置包括沿纵向连接在活塞板顶部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第一旋转轴内,并与第一旋转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顶端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键连接在横向设置的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轴通过设在集尘箱外部的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吸气机构包括多个旋转叶片和用于改变集尘箱内径的倒置圆锥形筒体,所述多个旋转叶片设在第一旋转轴,所述倒置圆锥形筒体通过连接杆与集尘箱内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穿过集尘箱与倒置圆锥形筒体的内壁与倒置圆锥形筒体连通。
[0007]较佳的,所述第一锥齿轮还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键连接在横向设置的第三旋转轴的一端上,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另一端上键连接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五锥齿轮键连接在沿纵向设置的第四旋转轴的顶端,所述第四旋转轴的低端通过与泡沫水存储箱内部沿纵向设有带出气孔的出气组件连通,所述第二
输气管通过轴承与出气组件连通。
[0008]较佳的,所述第二输气管与泡沫水存储箱底部入口之间设有文丘里管。
[0009]较佳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空心横板、横板以及多个带出气孔的纵向出气分管,所述空心横板底部通过轴承与第二输气管连通,所述横板顶部与第四旋转轴连接,所述空心横板顶部与多个纵向出气分管低端连通,所述多个纵向出气分管顶端与横板低端连接。
[0010]较佳的,所述出气口内设有海绵层。
[0011]较佳的,位于吸气机构上方的集尘箱内自上而下还设有多个孔径依次减小的倾斜筛网,各倾斜筛网的低端均与集尘箱侧壁开设的通槽连通,各通槽与各收集箱连接。
[0012]较佳的,所述吸筒上设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底部设有滚轮。
[0013]较佳的,所述集尘箱通过连接件与车辆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吸筒吸入的灰尘和杂质进行分离,通过初筛避免大尺寸的杂质与灰尘混杂在一起进行多次处理,降低灰尘处理量,缩少处理步骤,降低能源消耗。
[0016]2、本专利技术将分离后的灰尘通过吸气机构中的多个旋转叶片在倒置圆锥形筒体和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将吸入集尘箱内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下输送,并通过第一输气管、活塞、直线推动装置将灰尘气体进行推送,经第二输气管送入泡沫水存储箱内除去气体内的灰尘,这是因为泡沫水存储箱内的泡沫存在很大的比表面积,所以泡沫能够包裹住气体中的灰尘,起到抑制灰尘飘散,同时也提高了灰尘与泡沫间的相容性,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的剖面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的正试图。
[0019]图中:1、吸筒,2、集尘箱,3、吸气机构,3

1、多个旋转叶片,3

2、倒置圆锥形筒体,4、扬尘消除机构,5、第一输气管,6、活塞板,7、直线推动装置,8、第二输气管,9、泡沫水存储箱,10、套筒,11、第一旋转轴,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第二旋转轴,15、驱动电机,16、第三锥齿轮,17、第三旋转轴,18、第四锥齿轮,19、第五锥齿轮,20.第四旋转轴,21、出气组件,21

1、空心横板,21

2、横板,21

3、纵向出气分管,22、文丘里管,23、海绵层,24、倾斜筛网,25、吸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对于主体的表述中用到的表示方位的术语,例如,“高度”、“长度”、“宽度”、“前表面”是基于将主体竖直放置,即与地面相互垂直时的前提下的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实施例
[002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道路粉尘吸收装置通过吸尘车将粉尘吸收到车厢内用水喷淋的方式进行降尘,但是由于粉尘表面具有团聚性和很强的表面张力,所以粉尘与水之间
的溶解能力并不高,必须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喷淋,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使没完全吸收的灰尘再次溢出污染大气的问题,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给出的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吸筒1、集尘箱2、吸气机构3以及扬尘消除机构4;其中集尘箱2与吸筒1连接,用于收集道路上的杂质与粉尘,集尘箱2的顶壁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吸气机构3设在集尘箱2内,用于提供杂质与粉尘的吸附动力;扬尘消除机构4设在吸气机构3下方的集尘箱2内,并通过第一输气管5将吸气机构3吸入的粉尘送入集尘箱2的底部,扬尘消除机构4包括活塞板6,活塞板6与集尘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筒(1);集尘箱(2),与吸筒(1)连接,用于收集道路上的杂质与粉尘,所述集尘箱(2)的顶壁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吸气机构(3),设在集尘箱(2)内,用于提供杂质与粉尘的吸附动力;扬尘消除机构(4),设在吸气机构(3)下方的集尘箱(2)内,并通过第一输气管(5)将吸气机构(3)吸入的粉尘送入集尘箱(2)的底部,所述扬尘消除机构(4)包括活塞板(6),所述活塞板(6)与集尘箱(2)的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6)顶部连接有直线推动装置(7),所述集尘箱(2)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二输气管(8)与泡沫水存储箱(9)底部连通,所述泡沫水存储箱(9)的顶部设有出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推动装置(7)包括沿纵向连接在活塞板(6)顶部的套筒(10),所述套筒(10)套设在第一旋转轴(11)内,并与第一旋转轴(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11)的顶端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3)键连接在横向设置的第二旋转轴(14)上,所述第二旋转轴(14)通过设在集尘箱(2)外部的驱动电机(15)驱动,所述吸气机构(3)包括多个旋转叶片(3

1)和用于改变集尘箱(2)内径的倒置圆锥形筒体(3

2),所述多个旋转叶片(3

1)设在第一旋转轴(11),所述倒置圆锥形筒体(3

2)通过连接杆与集尘箱(2)内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5)穿过集尘箱(2)与倒置圆锥形筒体(3

2)的内壁与倒置圆锥形筒体(3

2)连通。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2)还与第三锥齿轮(16)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6)键连接在横向设置的第三旋转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经纬杨琼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