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21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将两对机尾自移装置对称安装至导轨两侧的导向套环上,利用调节油缸调节戗柱油缸与牵引油缸的角度,直至两者垂直,戗柱油缸的戗柱油缸伸缩杆伸出顶住巷道顶板,防陷油缸顶住地面,牵引油缸的牵引油缸伸缩杆将机尾往前推移一定距离后,戗柱油缸的戗柱油缸伸缩杆收回至戗柱油缸缸筒内,牵引油缸的牵引油缸伸缩杆收回至牵引油缸缸筒内,带动滑套在导向套环内移动,从而实现了整个机尾自移装置迈步前移的目的,继而带动整个综掘机二运转载机自动往前移动,实现了迈步自移功能,而且不需要专人看管,不仅减少了人员伤害,而且提高了运煤效率。而且提高了运煤效率。而且提高了运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综掘机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综掘机是综合机械化掘进机的简称,是一种集合掘进、装岩、运煤甚至支护、钉道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械化设备,掘进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综掘机的工作效率,决定煤炭企业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的煤矿运煤装置有综掘机、二运转载机和传输皮带机,具体过程如下:综掘机进行挖煤,综掘机将煤块输送到二运转载机上,煤块通过二运转载机的皮带输送到传输皮带机,传输皮带机再将煤块输送到煤仓,从而完成运输煤的工作。
[0003]现有的二运转载机的机尾移动基本靠履带掘进机或人工用单体柱做固定绞车后用绞车拉移,专利申请CN 108868764 A说明书第四页第二行公开了一种机尾移动方式,动力行走部释放绞绳到机尾连接处,蝴蝶扣连接,动力部后支腿落地,支腿鞋钉扎进底板,预紧绞绳,控制绞绳尽量与巷道走向平行,收紧绞绳,将机尾拉到距离动力部尾端1000mm的距离上,放松绞绳,取下蝴蝶扣,延伸机尾部前端打地锚固定,完成机尾移动过程,此移动方式费时费力,需要人工操控,并且绞绳方向控制不好的话,容易使整个机尾跑偏,机尾的移动效率低下,造成掘进速度慢,掘进出煤量少,提高了成本,井矿的地质环境复杂,运输的煤块大小不同,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块容易砸伤操控的人员,危险性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用戗柱油缸、牵引油缸、防陷油缸和调节油缸相互配合,合理布置设计,实现迈步自移功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机尾自移装置的综掘机二运转载机,将两对机尾自移装置对称安装至导轨两侧的导向套环上,利用调节油缸调节戗柱油缸与牵引油缸的角度,直至两者垂直,戗柱油缸的戗柱油缸伸缩杆伸出顶住巷道顶板,防陷油缸顶住地面,牵引油缸的牵引油缸伸缩杆将机尾往前推移一定距离后,戗柱油缸的戗柱油缸伸缩杆收回至戗柱油缸缸筒内,牵引油缸的牵引油缸伸缩杆收回至牵引油缸缸筒内,带动滑套在导向套环内移动,从而实现了整个机尾自移装置迈步前移的目的,继而带动整个综掘机二运转载机自动往前移动,实现了整个综掘机二运转载机的自移功能,而且不需要专人看管,不仅减少了人员伤害,而且提高了整个综掘机二运转载机的运煤效率。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所述自移装置包括万向护板、戗柱油缸、调节油缸、联接销、防陷油缸、牵引油缸、单向调节轴承、联接器,所述牵引油缸水平设置,一端连接所述单向调节轴承,另一端联接于所述联接器右端面,所述戗柱油缸位于所述牵引油缸上方,一端联接于所述万向护板,另一端联接于所述联接器上,联接后与所述牵引油缸呈α角,α≤90
°
,所述调节油缸 位于所述牵引油缸上方,一端通过所述联接销销连接于所述戗柱油缸中部,另一端联接于所述联接器上,并与所述戗柱油缸尾
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防陷油缸安装于所述联接器内部,用于支撑整个装置,装配后,所述调节油缸可拉动所述戗柱油缸,调节所述戗柱油缸与所述牵引油缸之间的角度α的大小。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戗柱油缸包括戗柱油缸缸筒、戗柱油缸伸缩杆、伸缩杆限位套,所述戗柱油缸伸缩杆一端插入至所述戗柱油缸缸筒内部,一端与所述万向护板球联接,所述伸缩杆限位套设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出口处,用于限制所述戗柱油缸伸缩杆推出的行程,所述调节油缸包括调节油缸缸筒、调节油缸伸缩杆,所述调节油缸伸缩杆一端插入至所述调节油缸缸筒内部,一端通过所述联接销联接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的上端中部,并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以所述联接销为轴心,向上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呈锐角β
°
布置,β<60
°
,所述牵引油缸包括滑套、限位套、牵引油缸缸筒、牵引油缸伸缩杆,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一端插入至所述牵引油缸缸筒中,一端与所述单向调节轴承销联接,所述限位套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两端,以限制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伸出所述牵引油缸缸筒的行程,所述滑套截面为长方形,套设于所述牵引油缸缸筒外周面上并固定,所述联接器包括缸筒连接板、联接盒,所述缸筒连接板设于所述联接盒上端面,并与所述联接盒上端面呈斜角布置,所述缸筒连接板一端与所述调节油缸缸筒的尾部销联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调节油缸缸筒下方的所述戗柱油缸缸筒尾部销联接后,再联接于所述联接盒上端面上,所述滑套尾端固接于所述联接盒右端面,并使得所述牵引油缸缸筒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呈α角,α≤90
°
。调整到90
°
时,通过万向护板顶住巷道顶板,防陷油缸顶住地板后,所述牵引油缸的牵引油缸伸缩杆推动与之联接的综掘机二运转载机部位,即可实现自移功能,适合各种综掘机二运转载机上应用,无需人员看管,减少人员伤害的同时,提高运煤的效率。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缸筒连接板和联接盒一体成型。结构简化设计,安装更方便快捷。
[000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应用上述的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所述综掘机二运转载机包括权利要求

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尾自移装置,还包括驱动泵站、货架、导轨、游动架、移动滑轮、行走轮箱、链接吊环、游动缓冲床、滑靴、防陷轮、浮煤离边器、皮带、联接汽缸、皮带滚筒和导向套环,所述驱动泵站安装于所述货架上,所述导轨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货架、多个游动架、游动缓冲床,多个游动架和游动缓冲床两侧均安装有所述行走轮箱,所述行走轮箱内部均安装有所述移动滑轮,多个游动架和游动缓冲床均通过所述移动滑轮在所述导轨上来回移动,所述链接吊环安装于所述行走轮箱前后两侧,通过所述链接吊环,使得多个游动架、游动缓冲床之间依次用导链一一联接,所述皮带置于所述游动架和游动缓冲床上方,并绕于所述皮带滚筒上,所述皮带滚筒通过所述联接汽缸和所述导轨末端联接,所述浮煤离边器固接于所述导轨末端,并位于所述皮带滚筒下方,所述滑靴和防陷轮为多个,等间距固接于所述导轨下方,所述导向套环成对设置,分别对称固接于所述导轨的两侧,所述机尾自移装置数量与所述导向套环一一对应,两所述机尾自移装置的所述牵引油缸均穿过所述导向套环 通过所述单向调节轴承与所述浮煤离边器两侧销联接,所述牵引油缸可在导向套环内来回滑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油缸包括滑套、牵引油缸缸筒、牵引油缸伸缩杆,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一端插入至所述牵引油缸缸筒中,一端与所述单向调节轴承销联接,所述滑套固接于所述牵引油缸缸筒外周表面后置于所述导向套环内,并可在所述导向
套环内来回滑动,所述单向调节轴承与所述浮煤离边器两侧销联接。此联接方式,在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伸出时,推动所述浮煤离边器向前移动,带动整个综掘机二运转载机向前移动后,所述滑套在所述导向套环向前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回到所述牵引油缸缸筒内,一次自移工作完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综掘机二运转载机还包括联接杆,两所述机尾自移装置的联接器之间用所述联接杆联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装置包括万向护板(6

1)、戗柱油缸(6

2)、调节油缸(6

3)、联接销(6

8)、防陷油缸(6

4)、牵引油缸(6

5)、单向调节轴承(6

6)、联接器(6

7),所述牵引油缸(6

5)水平设置,一端连接所述单向调节轴承(6

6),另一端联接于所述联接器(6

7)右端面,所述戗柱油缸(6

2)位于所述牵引油缸(6

5)上方,一端联接于所述万向护板(6

1),另一端联接于所述联接器(6

7)上,联接后与所述牵引油缸(6

5)呈α角,所述调节油缸(6

3) 位于所述牵引油缸(6

5)上方,一端通过所述联接销(6

8)销连接于所述戗柱油缸(6

2)中部,另一端联接于所述联接器(6

7)上,并与所述戗柱油缸(6

2)尾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防陷油缸(6

4)安装于所述联接器(6

7)内部,用于支撑整个装置,装配后,所述调节油缸(6

3)可拉动所述戗柱油缸(6

2),调节所述戗柱油缸(6

2)与所述牵引油缸(6

5)之间的角度α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掘机二运转载智能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戗柱油缸(6

2)包括戗柱油缸缸筒(6
‑2‑
1)、戗柱油缸伸缩杆(6
‑2‑
2)、伸缩杆限位套(6
‑2‑
3),所述戗柱油缸伸缩杆(6
‑2‑
2)一端插入至所述戗柱油缸缸筒(6
‑2‑
1)内部,一端与所述万向护板(6

1)球联接,所述伸缩杆限位套(6
‑2‑
3)设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6
‑2‑
1)出口处,用于限制所述戗柱油缸伸缩杆(6
‑2‑
2)推出的行程,所述调节油缸(6

3)包括调节油缸缸筒(6
‑3‑
1)、调节油缸伸缩杆(6
‑3‑
2),所述调节油缸伸缩杆(6
‑3‑
2)一端插入至所述调节油缸缸筒(6
‑3‑
1)内部,一端通过所述联接销(6

8)联接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6
‑2‑
1)的上端中部,并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6
‑2‑
1)以所述联接销(6

8)为轴心,向上与所述戗柱油缸缸筒(6
‑2‑
1)呈锐角β
°
布置,β<60
°
,所述牵引油缸(6

5)包括滑套(6
‑5‑
1)、限位套(6
‑5‑
2)、牵引油缸缸筒(6
‑5‑
3)、牵引油缸伸缩杆(6
‑5‑
4),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6
‑5‑
4)一端插入至所述牵引油缸缸筒(6
‑5‑
3)中,一端与所述单向调节轴承(6

6)销联接,所述限位套(6
‑5‑
2)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6
‑5‑
4)两端,以限制所述牵引油缸伸缩杆(6
‑5‑
4)伸出所述牵引油缸缸筒(6
‑5‑
3)的行程,所述滑套(6
‑5‑
1)截面为长方形,套设于所述牵引油缸缸筒(6
‑5‑
3)外周面上并固定,所述联接器(6

7)包括缸筒连接板(6
‑7‑
1)、联接盒(6
‑7‑
2),所述缸筒连接板(6
‑7‑
1)设于所述联接盒(6
‑7‑
2)上端面,并与所述联接盒(6
‑7‑
2)上端面呈斜角布置,所述缸筒连接板(6
‑7‑
1)一端与所述调节油缸缸筒(6
‑3‑
1)的尾部销联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所述调节油缸缸筒(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鑫杨洋韩强靳鑫李云峰李煜叶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华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