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1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架、固定板、升降板、旋转板、滑动板和手托,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架连接,固定板和升降板连接,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设有升降器,升降板与旋转板连接,升降板与旋转板之间设有旋转电机、齿轮和齿圈,旋转板上设有导轨,滑动板与导轨上的滑块连接,旋转板和滑动板之间设有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对旋转电机、步进电机和电动充气泵的控制,实现轮椅外固定装置在多个方向上的自动运动,特别适用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肌骨超声检测时的体位控制,降低了医生寻找关节腔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的医疗效率,也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患肢康复。也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患肢康复。也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患肢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辅助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脑卒中患病率呈整体逐年上升趋势,而脑卒中后偏瘫,是最为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轮椅也就成为了脑卒中患者最主要的出行工具。脑卒中患者偏瘫后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肩手综合征较为常见,肩手综合征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因疼痛较重并发孪缩,成为康复的阻碍因子。
[0003]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康复医师应用肌骨超声技术来检查并了解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所致肩周情况,从而为上肢康复训练计划的合理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通常的做法是,让脑卒中患者坐在常用的轮椅上,由医生或者家属等其他人帮助实现患者胳膊的各种动作以配合肌骨超声检查。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脑卒中患者偏瘫后上肢功能存在不断的变化,且随着病情的延长,同一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处于不同时期阶段的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其基于肌骨超声的检查,所需的最适合的肩关节角度不一,多数脑卒中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患肩本身无法维持适当高度或体位,需要医生和他人进行辅助定位,对医生了解患者肩部情况造成一定困难,也不利于医生对患者超声检查的操作和诊断,甚至影响到对患者疾病的后续治疗,同时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另外,医生寻找患者上肢合适的体位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接诊单个患者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每天接诊的人数少,影响到后续患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通常的轮椅扶手高度和位置不方便调节,不利于患者的胳膊保持在需要的位置,长时间的使用不利于患肢的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升降板、旋转板、滑动板和每一层之间的传动机构,能够实现轮椅外固定装置的上下、旋转、前后的运动,能够使脑卒中患者的肩部处于合适的高度并保持合适的体位,便于医生应用肌骨超声技术来检查并了解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所致肩周情况,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通过控制器与电动充气泵、旋转电机和步进电机的信号连接,实现轮椅外固定装置的自动运动,减少医生寻找合适体位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内部设有气囊的手托,能够对患肢有较好的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架、固定板、升降板、旋转板、滑动板,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架连接,固定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之间铰链接,所述连杆机构与固定板和升降板铰链接,所
述升降板的上端面设有旋转轴,旋转板上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旋转轴配合连接,所述旋转板上端面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板连接。
[0008]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控制器、电动充气泵和升降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充气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动充气泵与升降器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软管上设有电磁阀,或者将电动充气泵与固定板的下端面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用于通过软管的通孔。
[0009]所述升降板和旋转板之间设有齿轮和齿圈,升降板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旋转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旋转电机与升降板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连接,所述齿圈的两端设有沉孔,齿圈通过螺栓与旋转板的下端面连接,齿轮与齿圈配合。
[0010]所述旋转板的上端面设有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旋转板上端面一侧的中间位置,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与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丝杠连接。
[0011]所述滑动板下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滑动板的下端面连接,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滚珠丝杠螺母安装在通孔中。
[0012]所述滑动板的上部设手托,所述手托与滑动板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
[0013]所述手托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电动充气泵连接。
[0014]所述连接架的两侧设有多个固定孔,连接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轮椅扶手连接。
[0015]所述连接架的外部设有控制面版,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面板上设有若干功能按钮,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设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与轮椅扶手连接,或者与轮椅靠背连接。
[0016]所述滑动板的两侧设有若干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绑带。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升降板、旋转板、滑动板和每一层之间的传动机构,能够实现轮椅外固定装置的上下、旋转、前后及倾斜的运动,能够使患者的肩部处于合适的高度并保持合适的体位,保持患者胳膊和肩部的舒适度,保持胳膊和肩部的最佳放置位置,便于医生应用肌骨超声技术来检查并了解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所致肩周情况,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方便后续患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器、电动充气泵和升降器实现升降板相对于固定板的垂直升降运动和倾斜运动。升降气囊充气过程缓慢,升降运动稳定可靠;气缸的升降距离准确,支撑刚性好,本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将控制器和电动充气泵设置在固定板的凹槽内或固定板的下端面,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
[0020]3.本专利技术使用旋转电机为动力,通过齿轮、齿圈和旋转轴的配合,能够稳定的实现旋转板相对于升降板的旋转运动,通过控制器对旋转电机正反转角度的控制,实现旋转板旋转角度的控制,降低操作的劳动强度。由于齿圈的两端设有沉孔,齿圈通过沉孔与旋转板的下端面连接结构更紧凑。
[0021]4.本专利技术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螺母副运动,滑动板通过连接板与滚珠丝杠螺母副连接,与两侧设置的导轨配合实现滑动板相对于旋转板的前后滑动,滚珠丝杠螺母
副运行稳定,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减少故障的产生,减轻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22]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步进电机设置在旋转板的对称线上,能够使滑动板的受力更加均匀,运动更加稳定。
[0023]6.本专利技术通过内部设有气囊的手托,能够对患肢有较好的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在手托内部设置气囊,能够实现对患手的被动挤压,促进患手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且手托与滑动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可以更换使用简易手托。
[0024]7.本专利技术连接架上设置若干个固定孔,在安装轮椅外固定装置时,能够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实际情况安装不同的高度,实现对患肢的良好支撑,以保证患肢处于治疗需要的位置或者舒适的位置。
[0025]8.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气囊、旋转电机和步进电机,实现轮椅外固定装置的运动自动化,降低操作难度,利于脑卒中患者对轮椅外固定装置的状态进行调整,减轻陪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6]通过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架、固定板、升降板、旋转板、滑动板,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架连接,固定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之间铰链接,所述连杆机构与固定板和升降板铰链接,所述升降板的上端面设有旋转轴,旋转板上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旋转轴配合连接,所述旋转板上端面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控制器、电动充气泵和升降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充气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动充气泵与升降器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软管上设有电磁阀,或者将电动充气泵与固定板的下端面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用于通过软管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板和旋转板之间设有齿轮和齿圈,升降板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旋转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旋转电机与升降板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连接,所述齿圈的两端设有沉孔,齿圈通过螺栓与旋转板的下端面连接,齿轮与齿圈配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合脑卒中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用的轮椅外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板的上端面设有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慧荆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