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6983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包括母板、推针三角和驱动机构,母板上有若干个长槽孔,推针三角位于母板的正面,驱动机构位于母板的背面,通过连接件穿过长槽孔连接并驱动推针三角;所述的推针三角为两对共四个,其中一对为主推针三角,一对为副推针三角,副推针三角分列于主推针三角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副推针三角,可以驱动副推针三角向上运动,令沉降片继续沿副推针三角下凸块的走针面运行,从而让沉降片重新关闭,可以下压线圈,防止线圈上浮,避免编织的质量问题。避免编织的质量问题。避免编织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织机械
,具体地,涉及针织横机中的推针三角系统,尤其是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织横机在编织衣片的过程中,成圈和移圈是衣片不可或缺的编织要求。成圈的优劣和翻针的稳定取决于线圈与钩针的配合密切是否适当,而使线圈与钩针的配合适当,必须用牵拉衣片的方式或按压线圈的方式才能完成。沉降片即是按压线圈、帮助成圈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推针三角系统,控制沉降片与织针的动作互相配合,从而在合适的时候对线圈产生压力,帮助成圈。
[0003]申请人曾申请过名为《沉降片控制装置》的专利,专利号为2010205801501,是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该装置包括母板、推杆、推针三角和活动三角,推针三角和活动三角位于母板的正面,推杆位于母板的背面;母板上设有若干个长槽孔;所述推针三角为两个,位于母板的两端;所述活动三角也为两个,位于两个推针三角之间。该专利的特点是活动三角能根据线圈的大小即编织密度的松紧,进行适度的按压,能使线圈与织针的配合达到最优的状态。
[0004]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翻针织针运行至最高位,接针织针穿入翻针织针弹簧片,接针织针上行到达最高位,针钩穿过翻针织针上的线圈,翻、接织针随着走针轨迹都向下行,接针织针下拉线圈,翻针针舌借助下拉线圈顺利关闭针钩实现脱圈,接针完成。但正在参与翻、接针的这些织针的局部位置由于一些其他因素可能牵拉收到影响,牵拉不到位,这时线圈容易上浮,特别是采用有弹性的纱线时,更容易引起浮纱,导致单毛,拉毛或漏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包括母板、推针三角和驱动机构,母板上有若干个长槽孔,推针三角位于母板的正面,驱动机构位于母板的背面,通过连接件穿过长槽孔连接并驱动推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针三角为两对共四个,其中一对为主推针三角,一对为副推针三角,副推针三角分列于主推针三角的两侧;所述的两个主推针三角,各由两个梯形凸块组成,两个梯形凸块的长边位于上下两侧而短边位于中间部位从而相对排列,其垂直于母板的梯形凸起面,短边和两个斜边折角圆滑构成走针面;所述的两个副推针三角,由梯形的下凸块和至少一部分梯形的上凸块组成,两个梯形凸块的长边位于上下两侧而短边位于中间部位从而相对排列,其垂直于母板的凸起面,短边和至少一个斜边折角圆滑构成走针面;相邻的主推针三角和副推针三角,它们的下凸块部分重叠,其中一个下凸块高于另一个下凸块,从而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改变其相对位置。
[0007]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当正常接针完成的时候,相当于沉降片沿主推针三角上凸块的走
针面向外运行,在接针织针继续沿护山下行时,此时是产生拉毛漏针等质量问题的危险期,一旦此时线圈上浮,就会产生这些现象。而本专利技术由于增加了副推针三角,此时可以驱动副推针三角向上运动,令沉降片继续沿副推针三角下凸块的走针面运行,从而让沉降片重新关闭,可以下压线圈,防止线圈上浮,避免编织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推针三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母板的示意图。
[0010]图3是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0011]图4是走针轨迹示意图。
[0012]图5是沉降片位置对照图,其中图5a展示了现有技术的沉降片位置,图5b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沉降片位置。
[0013]附图中标记如下:1

左主推针三角;11

左主推针三角上凸块;12

左主推针三角下凸块;2

左副推针三角;21

左副推针三角上凸块;22

左副推针三角下凸块;3

右主推针三角;31

右主推针三角上凸块;32

右主推针三角下凸块;321

右主推针三角下凸块走针面;4

右副推针三角;41

右副推针三角上凸块;42

右副推针三角下凸块;421

右副推针三角下凸块走针面;5

导块;6

母板;61

长槽孔;7

沉降片;8

顶针杆上针脚;9

顶针杆下针脚;10, 10


线圈;14

齿条;15

推杆;16

推杆挡板;17

轴承;18

轴承销;19

引导块;20

推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母板6,母板6上有四个平行的长槽孔61;母板的正面装有四个推针三角,分别是主推针三角1、2和副推针三角2、4,母板的反面装有推杆作为驱动机构,穿过长槽孔61与推针三角连接,并独立地驱动四个推针三角沿长槽孔进行上下运动。
[0015]四个推针三角均由梯形的上凸块和梯形的下凸块组成,分别标记为11、12、21、22、31、32、41、42,所有梯形的长边在上下两侧而短边在中间部位;所有凸块均突出于推针三角本体,从而形成垂直于母板的走针面,以推针三角3、4为例,上凸块31、下凸块32、上凸块41、下凸块42分别具有走针面311、321、411、421,其中411被导块5遮挡,为梯形的一部分,仅具有一条斜边,其他几个走针面均具有两条斜边,它们的折角处经过圆滑处理,有利于沉降片沿走针面运动。
[0016]仍以推针三角3、4为例,两个下凸块32、42有部分重叠,故在本实施例中,主推针三角3高于副推针三角4,从而在高度上将32、42错开,使得两者均可沿长槽孔上下运动而不至于产生干涉。随着32、42位置关系的改变,走针面321、421可组合成为多种不同的轨迹。
[0017]需要指出的是,推针三角1、2是与3、4对称的。
[0018]参见图3。推针三角固定在引导块上19,引导块19置于长槽孔61里,可上下移动;轴承17通过轴承销18固定在引导块上19,置于推杆槽20内,推杆15上设有齿条14,和齿轮啮合左右移动,通过推杆槽20特定的形状设计,带动推针三角在长槽孔61中上下移动。
[0019]参见图4,图5。当机头运行到图4所示A

B位置时,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高风险区域。图5a是对照例,现有技术中运行到A

B处时,沉降片处于打开位置,体现在沉降片的角度上
就如图5a所示,沉降片7的片踵基本垂直于顶针杆上针脚8,而沉降片的按压部离开线圈10

,线圈10

在牵拉不足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上浮,影响编织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稳定接针的推针三角系统,包括母板、推针三角和驱动机构,母板上有若干个长槽孔,推针三角位于母板的正面,驱动机构位于母板的背面,通过连接件穿过长槽孔连接并驱动推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针三角为两对共四个,其中一对为主推针三角,一对为副推针三角,副推针三角分列于主推针三角的两侧;所述的两个主推针三角,各由两个梯形凸块组成,两个梯形凸块的长边位于上下两侧而短边位于中间部位从而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东孙平范李立军罗成军胡跃勇文秋元沈锡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